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過去我們總將明朝滅亡的原因歸結到“主昏臣庸”上面,認為明朝末期的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比如萬曆皇帝,幾十年不理朝政;還有大太監魏忠賢獨攬朝政,弄得是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最後致使國內農民起義接連爆發,終於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當然了,我們並不否認這些,但明朝的滅亡,也不僅僅只侷限於在所謂的“主昏臣庸”上面,實際上在這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比如明朝末期的“黨爭”問題就是其中的典型。那麼,什麼是“黨爭”呢?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明朝疆域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中國傳統語境中的“黨”,跟現代意義上的“政黨”是不一樣的。前者沒有明確的組織、綱領和紀律,是一種因為政見、利益和派別相近,甚至是籍貫相同,而結合在一起“特殊團體”,在古代時也稱為“黨派”。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群“幫親不幫理”的傢伙。而不同的派別常常就會相互攻擊和抵制,從而形成我們所說的“黨爭”。不過這種黨爭在大多數情況所起到的,並非是現代政治中不同政黨相互制衡和監督的作用,更多時候則屬於一種毫無意義的意氣之爭。比如某一派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於是另外一派就會開始在皇帝耳邊說其壞話。如此一來的話,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內耗,這對於國家本身來說並無半點好處!

如果朝廷“黨爭”問題嚴重,那麼國家必然動盪不安,甚至還會有亡國的危險。這一點在明朝末期就有很好的體現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明朝末期的黨爭起源於17世紀初期。

公元1604年,江南學者顧憲成、高攀龍等人在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曾經的講學舊址上修建了“東林書院”,而這便是“東林黨人”的起源。當時的東林黨人主張將“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並同時開放地方政權,革新吏治!

此外,在經濟上,東林黨人還提出了“惠商恤民、反對礦稅”等一系列較為先進的主張。實事求是地說,東林黨人當時所提出來的這些意見還是很有進步意義的,因此有學者還將其稱之為是“明代中國的啟蒙運動”。然而歷史證明,東林黨人在政治上是非常失敗的。為何這麼說呢?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東林書院

我們知道,東林黨人正式進入朝堂參與朝政是在萬曆後期,到了天啟年間,其勢力大增,當時東林黨的主要對手就是以大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當時閹黨勾結權貴,勢力很大,同時還實行了各項苛捐雜稅,跟東林黨的主張幾乎完全相反。既然政見不合,那麼必然會產生對抗。天啟年間,魏忠賢得勢,閹黨勢力隨之劇增,於是便開始殘害東林黨人,甚至連他們的書院(東林書院)都給拆了。

魏忠賢此舉不僅沒有徹底擊垮東林黨人,反而還促使江蘇、安徽等地的士大夫和底層文人對東林黨人主張的支持。隨後在公元1624年,江南的幾個大社團開始合併,成立了“應社”,以張溥和周鍾為首的文人集團。此後不久,應社又改名為“復社”,正式成為了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核心團體,甚至還素有“小東林”之稱。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魏忠賢——劇照

公元1627年,崇禎皇帝繼位,很快就將魏忠賢給除掉了,而閹黨也就隨之垮臺。因為在崇禎皇帝看來,這天下的弊病其根源就是閹黨,只要除掉了閹黨,然後重用之前與閹黨敵對的東林黨之類的文人清流,那麼不日就可以實現天下大治。

俗話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崇禎皇帝與復社人員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人極難駕馭,又沒有他所想得那樣純潔無私,他們同樣也會為自己謀取利益,簡言之,一樣靠不住。因此從公元1643年以後,崇禎皇帝就不再考慮用哪一派了,而是通過不斷換人的方式來防止朝廷的這些黨派做大。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僅入閣者就多達五十餘人,而這其中還有四人被處死。熟悉明朝內閣政治的人都知道,頻繁更換內閣大臣,根本無法保證政策的連貫性。甚至還會造成內閣大臣的恐慌,因為很可能今天入閣,明天就被斬首示眾了。在這樣充滿危機和緊張感的環境下工作,試問又有多少人能踏踏實實做事呢?其大多都是來混日子的罷了!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崇禎帝

於是,此時的明朝廷便陷入到了分裂和極度低效運轉的艱難處境之中。雖然最終造成這一局面並不能完全歸結到東林黨和復社身上,但是他們一切以黨派出發的思維方式,確確實實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而且這也極大消解了他們思想上的進步性。

黨爭問題造成朝廷的“分裂”,其對於國事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比如在李自成向北京進軍的時候,崇禎帝本來是想南遷,在南京組建臨時中央政府,並重組軍隊,延續明朝的國祚。不過崇禎又不好將此事提出來,於是在公元1644年3月6日的時候,崇禎就暗示翰林學士李明睿等人,讓其提議皇帝南遷,太子留守京師。

本來計劃得好好的,結果北方籍的大臣們留戀北方的家產,同時又擔心等到了南京之後,自己的權勢又會被南方大臣給奪去,於是便極力反對皇帝南遷!崇禎帝無奈,只好將南遷之議作廢。

同年4月初,崇禎再次提出南遷,但大臣們仍然沒有同意,不過卻同意讓太子南遷,皇帝和北方籍大臣留守京師。對於崇禎本人來說,他當然是不願意留下的,因為一旦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那麼自己很可能就性命不保。即便有幸逃出,但皇帝之位就與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了,而這一點在明朝是有著先例的,當年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明朝為了穩定局勢便立了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即後來的明景帝。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崇禎帝——劇照

因此崇禎帝當然不能同意讓太子南遷,不過他又不好明說,於是索性將南遷提議全部廢除,甚至還批評提議者說:“遷者欲使朕抱頭鼠竄耶?”簡言之就是,你們這些說南遷的人,是想讓我抱頭鼠竄沒面子嗎?皇帝既然都這樣說了,那大臣們也就只能沉默不語了。

而後來的故事我們也就很清楚了,皇帝和太子一個也沒走成,等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崇禎帝便只得自縊於煤山了!

值得一提的是,崇禎死後,黨爭問題並沒有宣告結束,繼續波及到了南明政權。其中史可法等有才之士遭到排擠,就是黨爭餘波最好的體現,而這也給了清軍提供了征服南京的絕好機會。

由於黨爭,明朝的殘餘力量根本無法形成合作抵抗清軍,因此等到南明福王政權覆滅之後,其他幾個稱帝的明朝宗室也被清朝給滅了!而直到明王朝徹底滅亡之後,黨爭問題才正式宣告結束。

明朝後期的皇帝,為何總是平息不了“黨爭”?原因其實很簡單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明朝末年時期的黨爭問題做的一個簡單敘述了。總的來說,這些以朋黨利益和個人名譽為第一追求的黨派人員,他們根本不會顧及到國家更高層面的利益,他們往往只要佔領道德的制高點,就能排斥一切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而想要他們著手於國家大事,提出具體可行之意見,基本上是不太現實的。

就比如我們前文所說到的遷都一事,這明明就是務實可行的策略,但是隻要一跟道德掛上鉤,誰提議遷都誰就是懦夫,膽小鬼,而這就是典型的黨爭思維。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當然是不可能產生利國利民的真知灼見的,因為這些人都在忙著表姿態,看看誰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那個人!

而一個國家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麼不走向滅亡,還真說不過去!

參考文獻:《明史》、《洪業·清朝開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