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樞 的45天

<table> 指揮中樞 的45天

/<table><table> 指揮中樞 的45天
/<table>

3月4日,廣州。社區裡的進出繼續掃“碼”而過,地鐵站外排起了測溫長隊,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寫字樓裡燈光亮起。城市裡、鄉村間,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齊頭並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堪稱前所未有。面對危機,廣州這座經歷過“非典”嚴峻考驗的英雄城市,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一手防止疫情反彈,一手推動復工復產,奮力做到兩個擔子一起挑、兩個責任一起扛、兩場戰鬥一起贏,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在這場必須堅決打贏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堪稱廣州“戰時大腦”的指揮中樞持續高強度高效率運轉。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自1月19日至3月4日的45天裡,廣州市委圍繞疫情防控工作共召開30場會議,市委書記張碩輔開展了28次檢查督導調研,每天一場或多場會議、調研,同時作出系列批示。

疫情是一場大考,檢驗著一座超大城市的治理體系與能力。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廣州快速響應、群防群控、精準施策,展現出一座城市在非常挑戰下的定力和效力,也折射出眾志成城守望家園的責任感與凝聚力。

南方日報記者 周甫琦

快速反應贏得戰疫時間窗口

越是大事難事,越是事態緊急,越是情況複雜,越要見事早、行動快、反應敏。

2019年12月31日下午,武漢市衛健委發佈疫情通報。全面戰“疫”尚未打響,廣州早已未雨綢繆。在1月17日,廣州便指定5家市級定點收治醫院,後又增加至8家。

1月21日,廣州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迅速成立。當天,廣州市委常委會強調,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次日,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啟動疫情應急預案和聯防聯控機制,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提出落實“四個嚴”工作措施,全面啟動“四個一”應急處理機制。

蓄勢待發的春節假期被按上了“暫停鍵”,一張全民參與的防控大網在廣州越織越密。

1月22日,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重點場所開始測溫檢測;

1月23日,暫停春節文化活動;

1月24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博物館、圖書館、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公共服務場所全部暫停對外開放、廣州傳統花市提前結束;

1月25日,全市暫停一切大型經貿活動、各住宿(旅館)企業安裝體溫測量儀;

1月26日,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再次提出“七個最嚴格”的工作舉措。

……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廣州以最快的速度、最有力有效的措施,用最科學嚴謹的工作,推出一系列硬核措施,同時間賽跑,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

“4個三”戰法全面築牢防控牆

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必須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全民參與。

“堅決打贏返穗人流高峰期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即將到來的返工潮,廣州再次“加碼”。2月1日,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織密“三張網絡”,健全“三個小組”,建好“三本臺賬”,對重點人員採取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集中醫學觀察“三種方式”處置。

自上而下,政通令達。廣州有了新“戰法”,全市11個區、170個街鎮、2740個社區行動起來,全面執行“4個三”工作機制。

外防輸入,三張交通檢疫網絡開啟。遍佈全市公路出入口的222個體溫檢測點24小時逢車必檢、逢人必查;機場、鐵路、火車站、碼頭等市域對外出口全面加強站場檢疫檢測;機關、企業學校、市場、商場、賓館等公共場所全面設置體溫監測儀。

內防擴散,社區是聯防聯控的第一道關口。一個由村居幹部、基層民警、醫務人員組成的“三人小組”迅速成行,全面入網入格入家庭,開展“地毯式”“洗樓式”“圍院式”摸排;一戶一本臺賬,對往來人員、來穗人員和重點人員動態更新。

上下同欲、萬眾一心。廣州市主要領導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腳步遍及全市11個區。全市26萬名在職黨員迅速下沉一線,積極協助、指導、幫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依靠群眾,舉全市之力自上而下、覆蓋城鄉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網,是廣州戰法的鮮明特點。

精準施策確保“兩不誤”

操之有度,行之有方。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2月5日,廣州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全力支持各類生產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突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科學決策、精密部署。2月6日,通過《關於支持中小微企業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過程中健康發展的十五條措施》;2月9日,明確提出“保供應、穩預期、抓復產、擴投資、促消費、保穩定”;2月21日,強調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戰鬥一起贏;2月29日,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

兩手抓、兩手硬。真招實招紛紛落地,企業復工復產開足馬力。截至2月25日,廣州市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復工復產5410家,復工率達到97.3%。

在關鍵節點精準佈置落實關鍵工作,這檢驗的是“作戰”的精度,也是更大的格局和氣度。

2月24日,廣州將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隨後,廣州市正式對各區疫情防控進行分級管理,全市無高風險。

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2月26日和27日,在會議和調研督導中,廣州反覆強調,“全市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防控工作難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大了”“要以一級響應措施落實二級響應要求”。

彼時,廣州提出了更加嚴格、更加精準、更加高效的措施,用“打開大門、嚴守小門”的方式分區分級管理,精準差異防控。

因時制宜求變,這不僅體現出廣州的開放和溫暖,更彰顯了打贏防控戰的城市底氣和決心。

“每一位醫療隊員都是勇往直前的戰士,是疫情之下最美的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迎著風雨上、頂著子彈衝,一定能夠戰無不勝。”這座超大城市,正如這句送行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