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能力聚合”與“數字化”轉型或成行業共識


供應鏈“能力聚合”與“數字化”轉型或成行業共識


京東物流上線、中儲智運上線、上海天戈供應鏈上線……不一會的功夫會議系統便聚集了69位參會人。從事供應鏈管理教學的趙先德“舉辦”了一場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的“雲聚會”,“能力聚合”討論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發展之路。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供應鏈上中下游除了利用自己的資源能力外,還要有利用外部夥伴的能力。“如何協同使得我們能夠基於客戶需求整合不同組織資源來快速響應,這個能力叫成‘敏捷’。”

疫情加快了數字化供應鏈轉型的步伐。趙先德表示:“越來越多的供應鏈將實現端到端的可視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在提高響應速度和運作效率的同時降低對人工的依賴。”

東方嘉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衛平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東方嘉盛和客戶建立緊急聯絡機制,全面參與客戶產業供應鏈應急管理中,做好訂單、物流交付、資金支付以及安全庫存計劃。

“危機也帶來很多機會,通過這次疫情,全行業包括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認識到物流和供應鏈的重要性,這為我們行業帶來很好的經營環境。”孫衛平說。

在孫衛平看來,數字化供應鏈平臺在疫情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全資控股子公司上海興亞就是依託企業自身的高科技清關能力,跟海關總署進行全年數字化對接,利用子公司JIT(準時制生產方式)的線上清關係統就能輕鬆完成在家報關全面操作。”

京東集團副總裁傅兵也認為:“面對疫情,企業的反應速度可以通過大數據和相關性數據的挖掘和研究進行提高,幫助企業發現和預判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用大數據提高整個企業對供應鏈異常認知的速度,是未來發展很重要的方向。”

對於處在供應鏈“頂端”的企業,在疫情中也在不斷尋求突破。

“危品彙”作為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危化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臺,在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希望實現供應鏈資源社會化共享,用這些資源整合行業內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中小企業,進行化工行業供應鏈能力的聚合,促進行業協同發展。”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春梅告訴記者。

對於“疫”後發展,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博士顧旻灝建議企業構建彈性供應鏈。一般運營情況下企業的供應鏈需要構建柔性運營能力,這樣能較好地適應客戶需求、技術以及供應鏈上的變化。

“後疫情”時代對行業也會產生長遠影響。王春梅認為:“從傳統‘四流’來說,商流階段會出現海科這樣傳統企業全渠道整合營銷的模式;信息流方面會實現全流程去中心化的轉變;資金流會實現週轉效率、風險管控的轉變;物流方面將實現透明化、全程可視化的轉變。”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轉載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並刪除處理。

供應鏈“能力聚合”與“數字化”轉型或成行業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