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3月12日,安顺市举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安顺市市长宋晓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贡桥、副市长王成刚带领第二观摩组先后走进平坝区青庄坝区、西秀区狗场屯坝区、紫云自治县干水井坝区,现场观摩坝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平坝青庄坝区,观摩组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一路议,认真听取坝区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蔬菜种植发展情况,详细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宋晓路一路走一路问“流转土地你们采取了哪些方式,是怎么和老百姓做思想工作的?”

“春节复工复产以后,我们抢抓坝区建设,乡镇全体干部全部下层一线,通过开院坝会、群众会等形式,给老百姓算经济账、增收账,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我们的积极动员下村民们纷纷统一流转土地。”

“现在坝区都有哪些产业,以后有什么规划?”

“现在青庄坝区核心区规划种植山药1000余亩,大葱300亩,香葱500亩,香芋南瓜650亩,冬瓜850亩,其他季节蔬菜1200余亩,共计4500亩。通过合理安排规划,坝区实现天天有蔬菜,四季有瓜果。”

看着眼前的坝区,观摩人员不时提问,平坝区工作人员认真回答。

青庄大坝位于平坝区乐平镇,覆盖乐平、凤凰、青庄、大屯、小屯、塘约、新光7个村,坝区面积7034.48亩,涉及农户数5247户20403人。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听了介绍后宋晓路说“青庄坝区通过一个月的时间流转土地、建设坝区,工作做得非常不错,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土地流转,三变改革是基础,只有把三变做好了,八要素才能落地。环顾安顺的样板坝区,土地流转必须先行,现在我们安顺的131块坝区都有县级领导在挂坝长,今天大家来看平坝的点,希望大家多学习,回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抓好落实。”

在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坝区,观摩人员详细询问坝区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和农户带动情况建设情况。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狗场屯坝区自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农业园区来,连续5年获评省级重点园区。目前种植大葱5112亩、山药6590亩、白菜416亩,优质油菜13844亩,其他作物1230亩。坝区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反包自种,订单种植等方式,采取“公司+基地+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由公司或合作社统一管理、使用和耕种,在进一步推进坝区建设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的同时,一方面最大化增加农户土地收益增值,同时,通过组织用工,确保当地农户就近就业增收,实现了农户变股东、农民变工人的转变。

宋晓路看了西秀区大西桥镇狗场屯坝区时强调“安顺全市131个大坝,占地55万亩,西秀区占30万亩,平坝11万亩,所以我们坝区的工作重心主要在西秀和平坝,西秀和平坝应该做示范、做龙头、做样板。一种是县统筹的农投公司或者引进的龙头企业统一流转,按照三变改革和八要素来统一进行;第二种方式就是统一规划,统一规划以后就像当年种烤烟一样,老百姓有选择权,就是你只要按照我的统一规划区种植,你可以不流转土地,我给你提供技术、提供苗、提供市场,你种好交给合作社。作为安顺全市来讲,最好是各县区以县级农业公司为平台,烤烟模式是最快最好推荐产业结构调整的,它和八要素、三变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乡镇企业单打独斗,抗风险的能力低,有可能一压就跨了,如果是县级公司,抗风险、筹集资金的能力就很强了,这样市场风险的压力就小一点。”。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干水井坝区,观摩组成员边看、边问、边听、边想。

干水井坝区耕地面积778.47亩,涉及幸福园村、干水井村2个行政村5个村民组,是2019年省级达标坝区。近年来,干水井坝区通过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方式,冬春种甘蓝,夏秋种红芯红薯,真正让坝区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打造出一产“接二连三”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综合亩均产值达9099.52元。

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贡桥来到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干水井坝区时强调,“我们今天看了三个点,这三个点都各有特色,在产业、规模、模式上都做得都很不错。首先,三个地方的土地流转比例都是100%,当地政府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产业发展;其次在资金上,三个坝区通过县级平台或者镇级平台统一筹措资金,解决资金难题;最后在产业选择上,这三个点产业相对集中,主要围绕1-2个产业来发展,坡上种水果,坝区种蔬菜,让坝区发挥了真正的作用。”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安顺市副市长王成刚观摩时表示“安顺作为黔中腹地,农业基础好,农业历史久,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农业能够推动我们安顺的发展。经过一天的观摩,我们对坝区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对我们坝区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下一步,我们会在安顺各县区加大坝区结构调整和建设,打造出更多在规模、产量上更具影响力的坝区。”

 观摩后谈感想收获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安顺市扶贫办主任贾正宁

“现在我们全市的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就在紫云,刚才听了紫云同志的介绍,我想他是几个方面,一个是紧紧的把土地捏在政府的手里,以后你才有主动权,无论是走规划化也好,走市场也好,你才有主动权;第二个主动权是,你才能让老百姓统一到政府主导的方向上面来,确实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闪、乱”,把扶贫资金用完后,烟消云散的状态。在组织有序方面,不仅仅是围绕我们“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让我们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同时,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第三就是我们干部职工这块竭尽全力的下层,让我们的干部职工带起老百姓干,改变整个精神状态,改变思想散的状态,把老百姓的技术、意识、思想状态彻底改变。”

【农业项目观摩侧记】宋晓路:用“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八要素”做好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关岭县县长韦朝虎

“今天看了三个点,看后感受非常深。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以前我们之所以效益不好,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形成规模化。今天看了平坝、西秀区、紫云三个点,模式都一样,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我们的规模化突出,在通过统一销售把价格和利润提高。关岭现在有11个坝区,总共2.2万亩,现在我们成立了县级农业公司,借鉴兄弟县区的经验,把坝区流转到农业公司来,由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把资源全部聚齐起来,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胡丽华 胡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