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一、孩子在家“不聽話”,老師遠程管教治標不治本

最近大多數學校都實行了網課教學,我一做老師的朋友跟我吐槽說:線上教學比線下教學辛苦多了,真想快點開學。

我感到很疑惑:在家裡上課不是很方便嗎?上課時不需要管理課堂紀律,在線上就能佈置和批改作業,甚至有家長幫忙監督,省了很多精力呢。

朋友說:就是因為在家學習,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長了,摩擦也更多。一部分父母反映,孩子怎麼說都不聽教,於是就私信他,讓他在上網課時批評那些不聽話的孩子。

接著,朋友不僅在上課時苦口婆心地提醒學生認真學習,還打電話督促那些“不聽話”的孩子,讓他們聽父母的話。

我問朋友:這樣有效果嗎?

他說: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跟孩子接觸最多的還是父母,如果父母不懂得怎麼傾聽孩子,孩子也很難聽話的。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二、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們不被傾聽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指出,孩子生而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

“自我實現”是孩子尋求自我身份的過程,其需要在父母和子女的合作下,部分以孩子的自然經驗為基礎,部分基於父母加諸的價值觀,再經由語言及傾聽組織而成。

成長過程中,不被傾聽的孩子,由於缺乏他人的瞭解來強化自我認同,他的“自我”就會因為別人的期待與焦慮而變形、扭曲,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聽話”、叛逆。

《小歡喜》中的方一凡媽媽一味說教,從未傾聽孩子真正的感受,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想法。

由於媽媽帶來的壓力,方一凡無法在“真正的自己”和“父母喜歡的自己”中抉擇,於是變得厭學,常常搞惡作劇作弄別人,成為了父母眼中的“搗蛋兒子”。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寫道:如果我們傾聽我們孩子的專注程度和認真態度,就像聽一個偉大的演講家演講一樣,我們就等於贈予了孩子一件珍貴的禮物。傾聽孩子的心聲,重視孩子的意見,會讓你在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的過程中如魚得水、順暢自如。

方一凡媽媽之所以那麼關心孩子的學習,除了普通媽媽的心態外,她本身還是“學霸”,因此特別希望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樣學習成績好。不過後來,在方一凡爸爸的開導下,她終於學會了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再強迫方一凡做她想他做的事情,讓方一凡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夢想。最後,得到了父母認同的方一凡終於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藝考上,不需要再搞惡作劇吸引別人的注意。

大多數時候,孩子“不聽話”不是他們故意作對,而是自己的想法沒有被傾聽,沒有被理解。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三、做到“全身心傾聽”,父母需要做好這四點

只有當父母不再認為孩子是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或手中代塑的作品之後,才能開始真正聽孩子說話。

面對漸漸長大的孩子,父母總感覺越來越想不懂孩子,越來越難教。其實,要想孩子“聽話”,父母應該首先做到“傾聽”,而且要保證與孩子平起平坐地“全身心傾聽”。

那麼,父母如何做到“全身心傾聽”呢?這裡有四個建議:

1.充分使用眼神交流,讓孩子知道你在聽。

當你傾聽孩子時,保持適當的眼神交流,這甚至比用耳朵聽更加重要。

在傾聽孩子時,父母應該保持適當的眼神交流,這甚至比用耳朵聽更加重要。父母是否對孩子所講的感興趣,孩子可以通過眼睛來判斷。如果父母很少與孩子保持眼神交流,孩子會覺得父母對他所講的內容並不感興趣,於是講了一點就不講了。

如果在孩子講話時,父母一直跟他保持目光接觸,孩子會覺得父母對他所講的內容很有興趣,也就更願意繼續說下去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兒科醫生內藤壽七郎在93歲時,接診過一個2歲男孩。

這個男孩的媽媽說,他很喜歡牛奶,並且一口氣就能喝光整盒。但因為喝得太多,男孩患了牛奶癬,皮膚刺癢,導致他白天舉止焦躁,晚上無法入睡。

聽了男孩媽媽的話後,內藤先生脫下白大褂,然後彎下膝蓋,跪在小男孩前面,仔細地注視著小男孩的眼睛,溫和地問道:“你喜歡喝牛奶嗎?”小男孩點了點頭。內藤醫生微笑著注視著他的眼睛,繼續問道:“如果不讓你喝你特別喜歡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嗎?”

小男孩顯得有些煩躁不安,他把臉轉向了一邊。內藤先生又轉到小男孩的面前,和藹地注視著他的眼睛,問道:“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嗎?”小男孩有點不耐煩,他輕輕地回答:“不能。”但是,內藤先生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再一次問道:“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嗎?”內藤先生的目光中充滿了信任。

小男孩終於輕輕地點了點頭。回到家後,小男孩竟然真的不喝牛奶了。很快,症狀就消失了,小男孩的病症完全好了。

內藤醫生通過真誠的眼神交流,成功鼓勵了小男孩下定決心放棄最喜歡的牛奶,治癒了小男孩的皮膚病。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2.放下手頭的事務,給予持續的關注。

當察覺到孩子有話要說的時候,你要放下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面對孩子,給予全身心的關注來支持他溝通。

假如當孩子想要和你交流,但你卻在聽微信、洗碗碟、看電視,他就會認為你對他想要講的並不感興趣,於是他就可能把這個信息內化進自己的心裡,認為他所講的並不重要。

《媽媽是超人》裡面有兩位的母親:霍思燕和黃聖依,當孩子找她們聊天的時候,她們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但兩人對孩子的回應完全不一樣:

霍思燕正在化妝,此時,嗯哼組裝出了一輛小汽車,並開心地喊著:“媽媽,你看我做的!”。霍思燕馬上回一句“來了!”,然後走到嗯哼看,還不禁地讚歎道:“哇塞,這是兩種開法的車吧。”

這位媽媽不僅馬上放下手頭的事情,回應了孩子的需求,還仔細地觀看和讚賞他的作品,相信有很多家長都做不到,而是像黃聖依這樣的居多:

家裡停水了,黃聖依在水龍頭前糾結怎麼停水了。安迪發現了媽媽的髮箍,好奇地問了句:“媽媽, 這不是你的嗎?”黃聖依沒有回答他。

安迪拿起髮箍戴到頭上,一臉興奮地說:“媽媽,你看我!”黃聖依還是沒有回應安迪。安迪只好悻悻地取下發箍,走開了。

確實,有時候家長真的很忙,不能馬上回應孩子強烈的表達願望,但這時可以約定一個時間,例如“10分鐘後”、“吃完晚飯後”,讓孩子在特定的時間再說,比直接的忽略孩子要好得多。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3. 傾聽時保持沉默,切忌打斷孩子。

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齊大輝,在其著作《一次管一生的教育》中寫道:無效的教育是隨意性的經驗發揮,有效的教育是有原則的規律影響。

憑著自己的“人生經驗更豐富”,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知道孩子要說什麼,所以總是不等孩子說完就插嘴“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讓孩子瞬間沒有了溝通的慾望。

其實,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不要打斷孩子,就像你不希望孩子在你說話的時候打斷你一樣。因為父母的干擾可能會打斷孩子思維的連貫性,會讓他感到沮喪。父母可以微笑、點頭或拍一拍孩子,以這種方式來支持和鼓勵孩子表達,但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我的鄰居對此很有感觸。有一次她的喉嚨失聲了,醫生囑咐她一個星期不可以講話。當天她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回家後,馬上找她吐槽:“今天老師說我沒有寫作業,其實不是這樣的,老師錯怪我了……”女兒滔滔不絕地解釋著來龍去脈。鄰居很想像往常一樣打斷她,給她建議,但是一想到醫生的囑咐,只能默默地聽著。終於,女兒說完了,她很感激地跟鄰居說道:“媽媽,你今天竟然聽完了我的話,我感覺舒服多了!謝謝媽媽。我決定不把這件小事放心上了,畢竟誰都有錯,老師也一樣嘛。”鄰居的沉默,讓她意外地得到了女兒的信任,也間接讓女兒學會自我調解。

父母在孩子說話時保持沉默,孩子說得多了,自然會說出自己心裡想的事情,父母掌握的信息就相對準確。等孩子說完了,父母再講,孩子的感覺就有所不同。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4. 給予開放性陳述反饋,避免進行批評。

  • 給予開放性陳述反饋

開放性陳述反饋,指的是當孩子說完話後,父母將孩子所表達的感情重述一遍,並向孩子提出再確認。

比如,如果孩子在抱怨他的數學課很難,你可以這樣說:“看起來你這一天在學校裡確實過得很不愉快。”這樣說不僅表示你在聽孩子訴苦,而且如果你誤解了他傳遞的信息,這時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機會來解釋說明。

這裡的關鍵不在於父母的重述,而在於邀請孩子針對他說的做更詳盡的說明。如果你在這過程中提供了回饋及確認,直到孩子認為你已抓住他說的重點,那麼他就會覺得被瞭解,也更願意開放自己,去傾聽你想說的。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應該使用開放性陳述,給孩子回答的空間,如“你覺得很沮喪是嗎”“再說多一點”“還有什麼嗎”;不要使用封閉式陳述,如“我知道了”“我曾經也碰到過相同的情況”。

  • 避免進行批評

除了給予開放性陳述反饋,父母還不應該批評孩子,批評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難受,更不願意跟父母談感受。

下面是一位父親與12歲女兒的對話場景,大家應該不陌生:

父親:“小麗,你在學校裡過得怎樣?”

小麗:“還好啦。”

父親:“只是還好嗎?”

小麗:“嗯,我數學考試考得不是太好,我都快要瘋掉了……”

父親(打斷):“小麗,怎麼搞的,我原以為你會好好準備這次考試的。你有聽我話去複習了嗎?好好想一想,小麗。我想我的確沒有看到你為這次考試花了多少時間。”

小麗(心想):“他這樣讓我心煩,我絕不會再告訴他任何事情了。”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小麗的爸爸不僅打斷了她的講話,而且批評了她。這位爸爸的話極有可能是出於關心和愛,小麗卻感覺受到了威脅。小麗爸爸這種挑釁的傾聽和回應方式,讓他不可能感受得到小麗由於考試考砸了帶來的難受情緒。

更進一步說,小麗爸爸失去了一個理解女兒在想什麼和有什麼感受的重要機會。

一見父母“撒歡”,一見老師就慫?3招,讓娃秒變你的“小跟班”

四、結語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怎麼“說”都聽不進去,太難教了。也有的父母覺得孩子“不用怎麼說就懂”,即使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也能跟孩子暢所欲言。

這兩種父母的事例說明,孩子“聽話”不是父母“說”出來的,而是“聽”出來的,但父母往往就是“說”得太多,“聽”得太少。要想孩子“聽話”,父母必須學會全身心傾聽:

1. 充分使用眼神交流,讓孩子知道你在聽;

2. 放下手頭的事務,給予持續的關注;

3. 傾聽時保持沉默,切忌打斷孩子;

4. 給予開放性陳述反饋,避免進行批評。

只有“聽”懂了孩子的話,孩子才會“聽”你的話。願每個父母都能在全身心傾聽中,瞭解孩子,體諒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為更“聽”得懂父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