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漢末有劉氏三牧,劉焉是其中一牧,出身出身於劉備相差不多,都是宗室身份,但劉焉是漢景帝兒子魯恭王的後人,憑藉著這樣的身份混了一個官,他始終知道自己在朝廷始終算不得什麼身份,所以向來不敢出大氣,做什麼事都細微之至,也正因此而躲過了幾次禍患,而我們要說的劉璋這個人,則是劉焉的兒子,有人說他們苦心經營了多年的益州,也正是因為有劉焉這麼一個父親,坑就是他埋下的。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劉焉這個人總想著要為自己的子孫找到一片比較安定的地方,於是就向當時的漢靈帝提出了一個主張,廢史立牧。什麼意思呢?就是提議讓宗室或者是重要的大臣作為掌管一州的大臣,在地方上要強於刺史、太守,獨攬大權,可以安定百姓。朝廷也採取了這麼一個建議,劉焉內心歡喜,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也當上了州牧,那麼上任之後基本不會受到朝廷的控制了,當然了,他其實不是想奪權,只是想到帝國最遠的地方好好發展自己的勢力,但其他州牧會這麼想嗎?看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劉焉這個人挺迷信算命之說,當時有人私下跟他說:“益州上空有天子之氣!”於是劉焉就把自己運作到了益州,當時和荊州的劉表一起單槍匹馬的上任,剛上不久就受到了大部分豪強的支持,劉焉很高興,但其實當地的豪強只不過認為劉焉是一個不錯的“傀儡”。然後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變化,益州開始爆發了黃巾起義,此時被殺,豪強全部聚集兵馬鎮壓起義,而劉焉呢?這時一改之前謹慎而又細微的形象,竟開始打起了算盤,準備對付這些豪強大族。於是就趁著北方的霍亂,引進了許多流民,並組成了東州軍隊,後來就用他們與豪強們打起來了,最後劉焉勝利,並殺掉了豪強的大哥賈龍。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勢力大起來之後,其內心竟然有了變化,連朝廷的使者也敢派人暗殺了,甚至還想派人進攻漢中……這時漢獻帝就派劉焉的兒子——劉璋前來勸說,也因此劉璋留下來了。朝廷看到情勢部隊,而且劉焉竟然還派人進攻長安,於是劉焉的長子、次子都被殺了,劉焉氣急敗壞,生病而死,劉璋順理成章接管了益州。不過劉焉其實並不想讓他接任的,因為當時益州內部都還有人虎視眈眈,而且劉璋更是一個懦弱多疑的人……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可是劉璋就是接任了啊,懦弱的劉璋根本沒法駕馭益州,當地的豪強和東洲一派更是開始內訌不已,而劉璋本人只會和稀泥,很快兩派人馬都不想再跟在劉璋身後,在聽聞劉備的豐功偉績,手底下的大將多麼威風之後,劉璋的手下在劉備還沒來益州的時候就已經準備投靠劉備了!後來劉備來了,我們都知道,劉備向來就是有仁義之名,而且還是漢室的宗室,也大喊著要復興漢室,名聲很大,遠超劉璋,而劉璋呢?雖然與他自己的父親經營益州那麼多年,也有苦勞,也有名頭,但是根本鎮不住當地的勢力,豪強與東洲勢力都不滿意他,所以劉璋得不到什麼支持,這有什麼用?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而且最快投靠劉備的也就是東洲的勢力……劉備當時兵力雖然明面上沒有劉璋那麼強,但是劉備的軍隊勝在精,要知道劉備手底下的兵馬那可是經歷過多場戰役的,而且劉備還有諸葛亮、龐統等等厲害的謀士,又有張飛、趙雲等猛將!正東洲一派可真是識時務啊!劉備也確實理解……大家不妨換位思考一下,你得敵對勢力內部很亂,而這時你來了之後,敵對勢力有人立馬願意投靠你,這時你還會心生芥蒂嗎?反而會覺得自己真優秀吧!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不過劉璋要是能夠心狠一些的話,結果大有不同,當時兩人剛剛翻臉的時候,劉備進攻益州,而劉璋手底下有一個人,鄭度。此人分析局勢,覺得劉備進攻益州,軍隊缺少後援,武器也不夠,那麼只要把沿路經過的一些村莊裡的百姓趕到別的地方去,再把糧食全都毀滅掉,然後在益州準備防守,絕不主動出擊,那麼劉備肯定只能疲憊撤退,到時候咱們再追擊!一定可以擒住他!

劉璋兵力比劉備強多了,但是沒打就投降了!益州也白送給人家

然而劉璋沒有采用這種方法,覺得太狠了,而且覺得這種方法太缺德了,從來沒有聽說過遷移百姓,毀掉糧食,然後躲避禍亂的!而且只是躲得了一時,遲早要打起來!所以劉璋就沒有這麼做!但是劉備聽說有這麼一回事之後,非常討厭這個鄭度……後來不用說了,劉璋與劉備正面剛起來了,沒一會兒,劉璋看到情勢不對,便投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