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張三丰與陳王廷誰最先創立了太極拳?

歡影


太極拳既不是創自張三丰,也不是創自陳王廷。

但是在張三丰和陳王廷這兩個人中,太極拳和陳王廷有關聯,跟張三丰一點關聯也沒有。

陳王廷創的拳是根據戚繼光的《拳經》裡所記載的三十二式長拳,經過陳王廷的再創造,從戚繼光的三十二式裡直接使用了二十七式,再加上自己的創造,發展到一百零八式。

陳家溝在陳王廷時期練習的都是這套長拳。

太極拳來自王宗嶽。

王宗嶽根據陳王廷的一百零八式長拳,系統提煉成了十三式,就是後來的太極十三式。

王宗嶽這個人曾經在洛陽一帶教書,是個文化人,他提煉出十三式後有總結出太極拳總訣,給太極拳進行了理論的提升。

另外王宗嶽還有一套槍法,叫做陰符槍,槍意和太極拳意相合。

看文化人創造出來的功夫名字都很文雅,太極拳和陰符槍從命意上也跟般配。

而陳家溝所傳的歌訣詞意就很粗糙,算法起初也是叫做長拳,炮錘這些名字。

到陳家溝第十三代陳長興的時候,陳家溝才以太極拳聞名。而陳長興的太極拳是跟一個叫做蔣把式傳授的。

這個蔣把式,本名叫做蔣發,是王宗嶽的徒弟。

算是王宗嶽提煉陳家長拳創造出太極拳之後的一個迴流。

這就把太極拳和陳王廷的關係說明白了。

而張三丰跟太極拳的關係就純粹是附會了。

民國的時候,提倡國語,國學,國術。這個國術就是傳統武術,那時候國家有專門機構來管理武術上的部門,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國術裡以張三丰為祖師爺的門派有一百多個,說是張三丰創造的武術種類有五百多套,說張三丰是很不可信的。

據說太極拳之所以跟張三丰牽扯上關係是因為《聊齋志異》,聊齋上有一個“武技篇”,上面有一句話,說“武當山張三丰為內家,三豐之後有關中人王宗……”。

他們牽強附會地把王宗當做王宗嶽,又再一牽強地把王宗嶽當做張三丰的徒弟了。

這都是以前練武之人要自高身價做出一些缺乏考據的事情導致的。

總結一下,太極拳創造自王宗嶽。和張三丰沒有關係,和陳王廷還算有點關係。


閒白社


太極拳絕對與戚繼光無關,更與陳家炮錘與長拳無點滴關係,因為除楊露禪傳下來的太極拳基本合乎張三丰的“太極拳”理論與宗旨,陳氏太極拳純粹與太極拳不著邊際。張三丰創編的“太極拳”真實叫法叫《三豐法脈六寶》,稀為人知,更是武當山鎮山之寶,歷來不落文字,口授身教。《六寶》也是寧波老話的理論出處,源自寧波王徵南,又名王瑞伯,為四明蔣松溪弟子,蔣松溪得張三丰真傳《三豐法脈六寶》。本人有幸得張三丰謫傳之《三豐法脈六寶》,故而視若珍寶,也才有發言權。只有王宗嶽是否有其人不得而證,但他的《拳論》與張三丰的《拳經》、六字真言、七魔鍊金剛、四舍法門、三法印、法器組成的《三豐法脈六寶》幾乎一致,故本人一度懷疑,王宗嶽是否為張三丰在社會上的俗名,因為要寫出《拳論》純粹是練功的心得與感悟,也就是隻有把張三丰的《法脈六寶》練到家的人才能整理出來,如果不是張三丰本人,是很難練到這個完美的境界,自然寫不出這篇《拳論》來的。陳家長拳也好,炮錘也好,搖身一變借楊露禪之威名,妄想竊取成太極拳,但其練習者傳播者根本與王宗嶽《拳論》無絲毫關係,何談太極拳?


用戶8434112185665


但是2006年河北永年和河南焦作一起申報,太極拳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式太極拳位列其中,這個時候,武當太極拳沒有申報,自然說到太極拳幾大流派時,只有陳、楊、吳、武、孫、和。且現今陳式太極拳流傳國內外,知名度很大,武當太極拳知道的人較少。


凌風者


題主的這個問題本身有點問題。張三丰和陳王廷不是同時期的人,所以也就不存在最先的問題。時間軸上沒有可比性啊。我揣測題主是想問誰才是太極拳真正的創始人吧。

我們還是來捋一捋這兩個人和太極拳的關係。

1、生平。先來說說兩個人的生平。

張三丰。有史可查的,歷史上有兩個張三丰。

一個是北宋的武林高手張三峰,一己之力搏殺百名盜賊,是名副其實的技擊實戰家。見

明末大儒黃宗羲在《王徵南墓誌銘》。

另一個是元明時期的張三丰,道法高深,朱元璋、朱棣兩任皇帝都派人找他而不得。見《明史 方伎傳》。

陳王廷。明末清初人。

時間線上,張三丰要比陳王廷早200餘年。

2、創拳。

到底是張三丰還是陳王廷,誰才是太極拳祖師,創拳之爭從楊露禪京師揚名開始也有百餘年了。太極稱道的看法是:

A、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多元文化的傳承、它吸收了《易經》的陰陽學說、老子的剛柔之論、兵家的虛實論、中醫的經絡原理還有道教吐納導引之術,集中華文化之大成。太極拳一定是根植於中華沃土,而不是某地某域。從這個意義上講,太極拳也非一人所創,而是博眾家之長,經歷數代,諸多高道大德、仁人志士流變成基因明晰、體系完整、理論齊備的太極功法。

B、就像黃帝、炎帝一樣,雖沒有明確的史實考證,但並不影響他們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因為張三丰在道教養生、武術方面的各種神話般的傳說,作為一個集大成者,成為太極拳符號化的人物或者精神象徵合情合理。沒有張三丰,就沒有武當派,沒有武當派,就沒有內家拳,沒有內家拳,中華武術就少了一條胳臂,就不成其為完整的武林。

張三丰雲遊四海,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所到之處善行善舉有口皆碑,影響了明朝4位皇帝,遍尋其蹤跡,這在道教史和文化史上也極其少見。所以除開陳家溝外,內家拳及太極拳各流派都尊其為祖師,絕非偶然。這是文化的大認同。

所以,奉張三丰為太極拳的始祖,符合歷史發展的邏輯,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需要,也是中華武術發展的歷史必然。以上。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可評論區互相交流。喜歡,不喜歡都可關注太極稱道。我是武當太極愛好者,願與您分享更多太極精彩!


太極稱道


王宗嶽,山西洪洞縣趙城鳳凰窩人。其他說法都是不靠譜的。他是清乾隆時期人,因唐村李氏祖籍也是趙城鳳凰窩人,才會到唐村教書。在教書的同時,隨李鶴林學習太極拳。

歷史上說王宗嶽籍貫的有兩個人。一是陳鑫,他只說有山西王氏云云,沒有說王氏就是王宗嶽。二是杜育萬,說蔣法的老師王老夫子字霖禎,並沒有說過王宗嶽。王霖禎是王宗嶽,是山西太谷縣小王莊人,那是現代人胡猜,沒有一點依據。從名字看王霖禎很可能是王堡村人。王堡就有王霖倉的槍法,拳法大家。清代陳溝,趙堡有許多人到王堡學槍學拳。


魏美智


太極拳,

太極拳,自太極三元論的思想而來,即《炁陰陽三元論》,也就是,身心加能量三者之間最佳的關係。

張三丰,是求真修仙的道人,追求長命和永生,所以,張三丰所領悟的太極,是為了修心養性,而不可能創立以武學為主的《太極拳》,這從張三丰所創,武當十三式中即可明鑑!!

陳王廷,本是修武之人,自太極理論中悟出《太極拳》,卻是順利成章!!


虎嘯金鐘


王宗嶽和陳王庭是何許人,又是那個朝代那個時期的人?又如何能代表道家太極?王和陳都不是道家中人,所創雖然名號上叫太極拳,但實質上和太極相差太遠,道家太極拳發展上千年,豈可區區兩個局外之人就能創出正宗道家太極拳?他們只不過是加以調整和更改成一個小小的枝葉而已。這裡所說的太極,應該是武當道家太極;武當道家太極博大精深,發展歷史悠久,派系與套路頗多,也不是一招兩式就能代表了整個武當道家太極拳,張三丰太極拳也只是道家太極拳的一大流派而已,在張三丰手上,武當道家太極拳得以發展到淋漓盡致、世人共知,最終創下武當三豐太極拳的一種體系,並廣泛流傳於人間,那些所謂楊式陳式吳系孫式武式都是借鑑了三豐太極拳加以改進成形的,更不用說創立什麼太極拳了。說到此處世人也應該明白,武當道家太極拳是屬於中華文化魁寶,是那些道門中數不勝數的前輩日積月累、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發展而成的。所以太極拳既不是張三丰更不是陳王庭創立的;希望武當太極拳好好者,不斷努力,正確認知和發揚我們祖國的中華文化!


竹韻清風1


據某些祖譜記載,趙堡太極出現早於陳王廷這個人的出現。所以,要麼趙堡鎮趙堡太極與趙堡鎮陳家溝村陳式太極沒有淵源,要麼太極拳並非陳王廷所創。

至於張三丰創太極拳說,是除陳氏太極拳外其它流派的太極拳所承認的,是不是拜個神仙讓自己有個牛逼的祖宗就不知道了。

這個傳承之爭讓我這外人的感覺,打個比方~孫子輩的其它太極流派都認張三丰當爺爺,作為父親的陳氏則說自己不是張三丰親生的。同時,陳氏又說鄰居的趙堡太極是自己的私生子,而趙堡太極則拿出自己的出生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比陳氏的媽還早出生。

其實這涉及到的是利益問題,源於誰,誰更有炒作資本和喙頭。

大家看熱鬧就好。


崑崙奴王富貴


陳王廷是蔣發之徒,蔣發學於武當。張三丰是武當太極祖師。


晏旭輝87


陳王庭造拳說的明明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