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發神經!要麼漲上天,要麼“斷頭鍘”,華爾街大鱷如何應對?


市場發神經!要麼漲上天,要麼“斷頭鍘”,華爾街大鱷如何應對?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美股上下千點波動了19個交易日,終於官宣入熊,創美股歷史上最短時間入熊記錄。全球資本市場也跟隨美股下墜,韓國禁止賣空,股市反而創近三年新低,儼然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既視感。

此時此刻,那些經歷過危機,見過大風大浪的華爾街大鱷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波動?他們又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


市場發神經!要麼漲上天,要麼“斷頭鍘”,華爾街大鱷如何應對?


華爾街的基金經理、經紀人、策略師、分析師等等都開始在這場史詩級大跌中發出自己聲音:分析原因、對比歷史危機與當前又有何不同,當然還包括在危局中尋找機遇。

寄希望於美聯儲救市派

Quincy Krosby 2009年加入保德信金融集團,現在擔任該集團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在此之前,她就職於美國哈特福德金融服務公司(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

Quincy Krosby :在過去11年,市場又多次下跌,美聯儲總是及時救市。有時候市場跌5%,有時候跌10%,甚至更多。現在,美聯儲做的遠遠不夠,央行的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不確定性堆積如山,人與病毒之戰打響,但病毒還不是唯一的不確定性。

Peter Tchir 是 Academy Securities LLC 的宏觀策略師主任。

Peter Tchir:多去十多年,有很多幫助微小企業的條款,但是大公司才是最終獲益的,這在銀行板塊尤其突出。這反過來會讓政策制定者更加確定,保住銀行良好運營。因此,央行們會因此採取更加激進的措施。

為市場大跌找原因派

本次市場大跌,華爾街精英們各有各的看法,有責備低利率的、也有將此歸咎於市場過於自滿的。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Ian Winer 在帆船集團(Galleon Group)負責一個投資組合,曾就職於野村證券和韋德布什證券,現在擔任Bellator Asset Management 顧問委員會成員。

Ian Winer:當雷曼兄弟破產搬出大樓的那一天,我們搬進去了。所謂的投資組合已經消失了,我甚至都不相信市場會反彈,完全低估了央行釋放的流動性產生的能量。我當時害怕極了,在見證了金融危機的巨大破壞性之後,即使身在牛市中也難以相信一切都恢復了。即使經歷了10多年的上漲,12年前的一切仍然難以被忘卻。對於我這一代人來說,並沒有從危機中完全恢復。很多人甚至對央行在危機中的作為持批評態度,自2009年以來的反彈充分說明了央行的流動性注入支撐股市、房地產市場和其他投機性市場的價格,從而形成了一個資產泡沫,但這個泡沫最終將破裂。

Jeff Mills 現任布林莫爾信託(Bryn Mawr Trust)首席投資官。過去十年,曾就職於PNC金融服務集團(PNC Financial Services)。

Jeff Mills:在市場中,穩定孕育不穩定。隨著貿易問題得到階段性解決,英國脫歐問題塵埃落定,美聯儲又在這時候承諾保持低利率,所有風險似乎都消失了。市場穩定,導致投資者願意承擔更多風險。這種額外的冒險行為埋下了不穩定的種子。正當人們最樂觀,市場似乎最不可能下跌,下跌就來了。因此,在我看來,從非常樂觀到恐懼的轉變並不罕見。有點不尋常的是導致下跌的催化劑和下跌的速度,這加劇了情緒波動。


市場發神經!要麼漲上天,要麼“斷頭鍘”,華爾街大鱷如何應對?

Doug Ramsey 是Leuthold集團首席投資官,他經歷過1987年美股大崩盤和2001年科技泡沫破滅。

Doug Ramsey:這是最招人恨的牛市。我想人們應該是在過去十年中期踏上這趟牛市的車,在2019年他們成為牛市的信仰者。美聯儲造成了這一輪牛市。

Linda Zhang是Purview Investments 的CEO,2008年危機期間,她就職於貝萊德。2009年本輪牛市初期,Linda Zhang 在MFS Investment Management 擔任投資組合經理。

Linda Zhang :這場牛市史上追難以置信的長牛。但它的消逝會傷到很多人,因為市值蒸發抹去了很多人的養老金。我們大多數人在2005年和2006年,都不知道金融市場將要經歷什麼樣的痛苦。2008年摧毀我們的是過度槓桿,而2020年則是太多期待,高上天的估值。

Rich Weiss在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 擔任跨資產策略的首席投資官。

Rich Weiss:就持續時間而言,這輪牛市非常不典型。如果你看一下過去幾年,全球各地的經濟增長都不是很強勁。實際經濟增長在2%左右徘徊,很值得肯定,但肯定不是典型的牛市裡的經濟增速。這種特別的牛市,低利率可以說是主要驅動力。

Dean Curnutt 是 Macro Risk Advisors 的CEO。

Dean Curnutt:市場走到這一步,是一些非同尋常的,潛在的史無前例的環境因素所致;也是因為市場強烈的定價共識遭受急剎車。不可否認,長期以來一直保持低位的波動性決定了市場定位,並迫使投資者思考市場是否經歷了永久性的結構性變化。因此,這種陡峭的調整,是異常平靜時期突然出現擁擠交易與商業週期真正轉折碰撞而產生結果。

仍然樂觀看待美股派

Marvin Loh 是道富銀行(State Street)全球宏觀高級策略師。

Marvin Loh:如果你剛好選了成長股,比如FANNG,打擊是巨大的,因為這些股票之前創造的財富效應是非常大的。如果之前持有增長行業,特別是科技股相關的股票,當時的收益和現在遭受的衝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美國成長股能夠在如此長的時間裡表現一直超越價值股,而且美股在長時間裡都領漲全球股市。從這個角度看,也就理解了美股的獨特性,以及為什麼能夠維持那麼長時間的牛市。

美聯儲“自己人”怎麼看?

前達拉斯聯儲主席Richard Fisher 上週說出了很多的“反問句”:

美聯儲真的想在每次市場緊張的時候出手救市嗎?市場從歷史最高點下跌,美聯儲次次救助有意義嗎,或者是創造另一個陷阱?

美聯儲一手炮製了市場的這種依賴感。沒有經歷過1974年、1987年、1997年,甚至2007-2009年市場波動的基金經理,只見識到一種單向的市場運行情況,他們當然會緊張。問題是,美聯儲會回應他們的渴望嗎?繼續使用像鴉片一樣上癮的大量廉價流動性嗎?

市場已經過度依賴美聯儲了,而且是美聯儲自己造成的。但是美聯儲不得不考慮,通過聲明而不是實際行動來讓市場擺脫對美聯儲看跌期權的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