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誰是中國古代第一名將?

一杯濁酒加烤肉


大家說的都是比較有名的 我提幾個

抗倭英雄戚繼光 不但有戰功 而且為人處事極為圓滑 眾所周知 但凡名將 基本沒有善終者 要不死於戰場要不死於政治鬥爭 戚繼光就是例外 不僅戰功顯赫 更是訓練出來戚家軍 留名青史 得以善終

另外一個就是也是民族英雄 于謙 這個人太厲害了 土木之變以後 力挽狂瀾 組織北京保衛戰 挽救明朝於水火 之於他的人品更沒得說 不貪汙 不受賄 不結黨 不營私 最後被奸人所害 抄家的時候 家裡家徒四壁 只有立下戰功的時候皇帝賜的一件蟒袍

最後一個 也是明朝的民族英雄 孫承宗 木匠皇帝的老師 袁崇煥的伯樂 挽救明朝於懸崖峭壁 魏忠賢數次想搞死他 他構建的寧遠防線 到大明滅亡了 都未被清軍攻破 最後清軍打到他家鄉 他都70多歲仍然組織民軍 鄉親進行防守 破城後自縊而死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斷髮展 正是因為這些民族英雄


用戶74425523946


評選第一名將,首先要考慮戰績,其次要考慮名聲,再次還要考慮下結局。

戰績最牛的應該是白起、韓信、李靖三人,一生沒有敗績,如果5分滿分,3人都是滿分。

名聲,白起坑降,所以名聲稍微差些。算3分。韓信、李靖中,韓信是5分,李靖,名氣在民間稍小,4分

結局,白起4分,韓信2分,李靖5分!

綜合起來李靖應該第一


守望者108992318


即然是第一名將,那肯定是具有傑出的軍事才能突出的功績,且家喻戶曉家知名度高最具影響力的,除了武藝高強外,品德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正能量的典範,如果要選一個最有名的,有四個人最具有競爭力:

1.關羽,三國曆史上唯一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之人,威震華夏,逼迫曹操差點準備遷都避其鋒芒,後世尊崇為“武聖”。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在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對關公也多加崇祀。

2.岳飛,岳飛是中國古代治軍的楷模,“岳家軍”成為一時的典範。雖是武將,但他文采橫溢,有儒將風範。有“岳家拳”和《武穆遺書》留傳後世,為紀念岳飛,中國許多地方都修築了嶽王廟。

3.孫武,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有“兵聖”之稱,武廟十哲之一,他所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一。

4.項羽,西楚霸王,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 的代表人物。 力撥山兮氣蓋世。

從名望及後世的影響力這四人有得一比,很難排出個123來。


大道至簡2019888


翻開一篇篇中國歷史的竹帛華章,無數名將刀鋒所向、金戈鐵馬,立下赫赫戰功。雖然,都曾星光璀璨,閃耀一時,但一個個卻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歲月長河中,化為竹帛傳揚的華夏文明。

如果要對中國歷史無數名將進行排名,無論是武廟十哲六十二將,或是“將不過李”的李存孝,或是抗金英雄岳飛,或是明朝猛將徐達、常遇春,還是清朝名將年羹堯等,可能都極難給予定論,或許唯有天生殘疾的戰國名將趙國李牧無可爭議。

一、趙國後期危如累卵,李牧天時盡失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公元前262年,秦國和趙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長平之戰”, 趙國一共死了45萬,這場戰役帶來的後果就是趙國元氣大傷。當時,如果不是秦王猜忌白起心存二心,詔其回都,怕趙國已被其所佔。

據最早的人口史料《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籍的人口有1223萬餘戶,5959萬餘口,是中國人口增長的第一高峰期。而我國1978年全國人口普查為9.42億,新增人口2445萬(實施計策生育政策的第一年),新增人口占總人口的3%。如果以古代人口出生成活率較低和人口死亡率極高的實際,再按照現代新增人口3%的基礎上再縮小10倍,應該就是3‰來算。則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當年新增人口為17.9萬人。

同時,從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到秦滅六國的公元221年(歷經41年),再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一統六國(歷經15年),再從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到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爭霸(歷經2年),最後再到西漢元始二年(歷經200年)的戶籍登記。期間,則共歷經260年。

由此可知,公元前262年戰國時期的總人數約為1311萬人,最多應該不會超過2000萬人。若以當時趙國所處七雄中的中間實力來看,趙國總人口約為285萬左右。而長平一戰就損失了45萬男子,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5.77%,也至少佔全國男子總人數的55%以上。

所以,此戰已明顯動搖國之根本,打擊國民信心。

然而,時隔5年(公元前257年),趙國、魏國、楚國聯合(幫助趙國,對抗秦國,以免唇忘齒寒)一起,大敗秦軍於邯鄲。雖然,此戰勝利,歷史也沒有記載謝禮一類,但人家能白幫嗎?最基本糧草一類要提供吧,戰利品什麼的怕也被魏楚瓜分了吧,死亡將士要慰問吧,成年男子也在迅速減少吧等,都將造成趙國國力的嚴重衰退。

同時,在公元前244年,大將廉頗不忿樂乘取代自己之位,一怒之下,率軍擊退樂乘,並趁機率領麾下將士投靠魏國。而在此之前,趙奢、藺相如皆亡。至此,趙國僅餘碩果李牧可用。

此時,對於擔負護國重任的李牧來說,可謂天時盡失。

二、趙國地勢四面皆敵,李牧地利不在

戰國七雄中,楚國地處南方山水之險,擁兵百萬,對外可攻,敵攻可守,地勢最優;齊國佔據東南米糧、食鹽產出富庶之地,錢糧地理最優;在“圍魏救趙”、“圍魏救韓”、丟失河西之地前,魏國實力最為強大,曾多次攻佔趙國都城邯鄲,國土面積為最;秦國同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趙國,地處各國之要衝,四面皆敵,北有樓煩、胡林、匈奴屢犯,東有富齊虎視,南有強悍魏國匪寇,西有秦國豺狼。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公元前231年、公元前230年,分別發生代地大地震、百姓大饑荒兩大天災,造成國力嚴重倒退。為此,百姓謠言:“趙人號哭,秦人歡笑,如果不信,看看田裡只長草。”

此種地勢和國力,對於臨危受命的李牧來說,地利已亡。

三、趙國君王昏庸無能、讒佞專權,李牧人和遠離

據《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趙偃病逝;公元前235年,趙幽繆王趙王遷繼位後,昏庸無道、荒淫無度,寵信佞臣、貪官郭開,整日縱情聲色,不理政事。

這一情形,好似大多亡國之君的通病。

因此,對於想要挽救趙國命運的李牧來說,人和也已離他遠去。

四、天時、地利、人和皆去,以天下七分之弱趙,李牧依舊卻秦破匈,戰功赫赫

公元前244年,李牧駐守趙國北疆的代郡和雁門期間,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採用“堅壁清野之計”、“痺敵之計”,誘導匈奴主力進入預設戰場,再施以三萬陷陣步騎突襲、一千三百輛重裝戰車包圍、兩萬弓弩兵精射、三萬步兵圍攻、五千精騎追剿的“多兵種組合戰”,一戰幾乎全殲匈奴十萬主力,匈奴單于在數十死士護衛下才得以生還。

這一戰,打的匈奴人元氣大傷,數十年不敢越趙國邊境半步。而趙國方面,百姓無意外傷亡,兵馬損失甚微,人、財、物方面更是損耗極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戰兵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步騎弓車等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創始戰例,也為後來的大漢征戰匈奴提供了借鑑經驗。

此戰,以極低損耗、極弱之旅(主力對秦,偏旅守邊)、以羸暮之國,實現了極大戰果。

公元前243年,李牧奉命攻陷燕國的重鎮武遂、方城兩城;公元前233年,大敗秦國大將桓齮;公元前229年,於井陘關外阻擊秦國大將王翦一年有餘,使之難有寸功。

同時,李牧守邊期間,連敗東胡、林胡,最終使其降服。

可也說,李牧一生從無敗績,功勳赫赫,真正的常用將軍,因功受封武安君。

而其孫子李左車同樣繼承了其軍略才能,韓信曾向其求計,其提出:“百戰奇勝”的良謀,才使韓信收復燕、齊之地。且後世留傳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名言,就是李左車《廣武君略》兵書中的一部。

為此,史學界給予了李牧極高的歷史評價: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連卻秦軍,軍事家廉頗、趙奢皆不及也。

如此戰績,歷史諸多名將何人堪比?

五、名將之殤

遺憾的是,李牧這根趙國的最後擎天白玉柱,卻因秦國重金賄賂趙王遷寵臣郭開,遭其誣陷有謀反野心,而昏庸無能的趙王遷竟然也信了,就連李牧的右臂假肢也被趙王遷身邊的佞臣認定為謀反的兇器。

其實,據《戰國策》記載:李牧右臂天生殘疾,為了叩見趙王遷時方便行禮,才裝了一個假肢。奈何,卻成為謀反兇器。

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後,李牧在趙王遷的詔令下,右手欲拔劍自刎,卻夠不著脖子,遂口銜寶劍撞柱而亡。

此後,趙國數十萬百姓自發哭祭; 秦國大將王翦、楊端欣喜萬分。立即指揮大軍攻打趙國,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殺趙蔥,敗顏聚,用時三月攻克邯鄲城,擒拿趙王遷。至此,共歷十王,歷經一百八十二年的趙國隨滅。

因此,百姓憤然感嘆:前秦之不能並趙者,以牧在耳;今李牧亡,趙遷隨亡”。

以此看來,李牧可堪榮登歷史名將榜首。

對此,你怎麼看?


祥子談歷史


中國古代第一名將完全沒有異議兵仙李靖當之無愧第一。第一,李靖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以武將的身份滅掉強大外族敵國的人,而且他還是滅了兩個東突厥和吐谷渾。其中東突厥有多強知道嗎,李淵和李世民為了穩住東突厥,不讓他們參與中原會戰,李淵和李世民還向東突厥稱臣,進貢。第二,李靖也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在各個地形,包括沼澤,江河,平原,丘陵,山地取得全勝名將。第三,李靖也是寫過兵書的人,他的兵書也是入選了武經七經。而且他的實戰經驗比孫子和吳起還要多得多。第四,李淵和李世民都說過李靖比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都要強,大唐名將侯君集也心甘情願拜他為師學習兵法。第四,李靖死後也是被封神的人物,看過西遊記的人知道,這本書中國古代人物就只有兩個人封神了,一個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還有一個就是托塔天王李靖。可以知道李靖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這上面四點每一點都讓人歎服,驚訝,能做到四點的人,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一名將,相信沒有人不服。


扶風郡馬超


既然要選第一名將,肯定得有一個標準。既然要選的是第一名將,那麼他首先不應該吃過著名的敗仗,尤其是那種決定國運級別的,其次相對應的他當然也應該贏得過著名戰役而且最好是決定國運的著名戰役,然後一代名將自然應該立言,因此有沒有留下過著名的戰術思想,軍事理論或者軍事典籍也應該是重要的加分項,最後既然是將軍那麼起碼應該親身上過戰場,所以大多數皇帝基本都可以排除。那麼以此為基礎,我舉例以下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成吉思汗

一生經歷六十餘戰,雖然一開始遭遇了十三翼之戰並且戰敗,但這反而成為了他的動力,從此以後,一生征戰無數再未戰敗過。

此人一生戎馬,經過納忽牙之戰最終一統草原,此後亡西夏,破金國,西征花刺子模,最終逝世於六盤山,為忽必烈尊為元世祖,是中國第一個北方少數名族建立的大統一帝國的創立者。

其人吸收了中原西域先進的騎兵戰術和裝備,完善了蒙古騎兵的作戰技巧和戰術戰法,開創了同時代幾乎不可戰勝的蒙古騎兵戰術戰法。

第二:孫武

孫武一生戰例不多,早年痴迷於戰術和軍事思想,不曾征戰,但出山後難尋敗績,堪稱金身不敗。

孫武例侍兩代吳王,均為春秋霸主級人物,出山即敗楚,而後越王勾踐來襲,也為其所敗,不得不臥薪嚐膽,至其死後才得以復國稱霸。

主創《孫子兵法》,為世界三大軍事著作,其中軍事理念經久不衰,連西點軍校也將其列為必看書籍。

第三:韓信

兵仙韓信,一生幾無敗績,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不敗將軍,更是中國有記載的以少勝多最多的將軍之一,最早的神仙仗指揮官。

韓信一生戰績極為輝煌,光是成語就有許多,諸如十面埋伏,楚歌四起,拔旗易幟,暗度陳倉等,其中最為有名的自然是覆沒了霸王項羽一舉奠定漢家四百年基業的垓下之戰。

後聯合張良,寫下來《淮陰兵法》三篇,可惜已經失傳,後人不得見其真容可謂憾事。

第四:李靖

又是一位一生幾無敗仗的不敗軍神,被封為兵家四聖之一,更是無論步軍還是騎軍都能統領的少有的全才型將領。

此人早年追隨李淵,後轉投唐太宗門下,最著名的成就,除了在唐初的一統之戰中屢戰屢勝外,就是其攻滅東突厥的戰鬥了,陰山之戰中,其作為指揮官,以少勝多覆滅了東突厥幾乎全部的戰爭潛力,一句奠定了勝局,隨後攻滅吐谷渾這樣的滅國之戰也只是花絮而已了。

其個人著作眾多,如《六軍鏡》《陰符機》《玉帳經》《李衛公兵法》等,可惜多已失傳,不過有許多散篇見於後世軍事著作之中。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四位中國歷史第一名將候選人,個人是比較傾向於成吉思汗的,畢竟是中國西征第一人,是真真切切影響了全世界的著名將軍。

至於後續,宋朝有限於國情,軍隊的弱小注定了宋朝的軍事奇才缺乏競爭力有點可惜,明朝和清朝疆域相對穩定,軍事理論也更成熟,很少有能夠做出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的將領,所以不好找。硬要說的話應該就只有岳飛能夠上榜,但他一生征戰少有敗績是不錯,可惜未能扭轉歷史進程,軍事理論相對成熟的原因,也沒有什麼軍事著作曾經流傳於世,與上面四位比起來還是多有不足,因此不予考慮。


Melt83993107


剛剛回答一個第一名將的問題。我還是要說,要評第一,首先得有標準,第一將,要智勇雙全。像兵仙韓信,謀略性的,帥的成分,軍師的成分多一點。成吉思汗,就他媽放藏獒,放比藏獒還藏獒的蒙古騎兵。

西楚霸王項羽,一人敵,萬人敵,力能扛鼎,縱橫天下,雖敗猶榮。

嶽武穆岳飛,智勇雙全,立志抗金,一枝獨秀,功敗垂成。

雙星閃耀,要是我選,還是項羽。都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風騷娘們,但是漢史沒有抹黑項羽,他的光輝形象依然流傳千古。





坎坎且伐檀


陳慶之,南朝梁人,字子云,寒門出身,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一直不能得到重用,畢竟南北朝還是屬於豪門與世家的時代。直到41歲開始領兵作戰,且只戰鬥了十五年,但是這十五年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史書記載陳慶之“射不穿札,馬非所便”,就是這樣一個並非勇冠三軍的人,在其領兵作戰的十五年中,他創下了多次以少勝多的戰績,最出名的當屬以7000兵力北伐攻陷洛陽。就是這一戰,陳慶之率領手下將士7000餘人14個月內連下32城,攻無不克。又因其總是披著一件白袍,被稱為白袍戰神,並且在有一句民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梁史中是這樣評價的“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就連毛主席在讀到陳慶之傳時,都做了這樣的評價“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所以我認為陳慶之還是相當厲害的,至於能不能稱為史上第一強的將領?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評價,都有一個自己認為的最強將領,這是很難評價的,畢竟就算同一時期的將領都很難選出一個最強將領,更何況不同時期的呢!


歡樂的禿子


當然是飛將軍李廣了,唐代大詩人王維他寫了一首詩叫《老將行》裡邊有四句說的是李廣:一身轉戰三千里,

一劍曾當百萬師。

衛青不敗由天幸,

李廣無功緣數奇。



腳踩內聯升


這個還真不好比較,也沒法比較,不過按照古人的觀點,單論武力值,中國歷史上猛將第一強是五代殘唐時期打虎的李存孝。

古人說過“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就是李存孝。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能舉鼎的楚霸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大咖級歷史人物,太史公司馬遷對項羽也是偏愛有加的,在《史記》中,把項羽塑造成為一個雖敗猶榮的失敗英雄。

楚霸王的故事不說了,這裡就說說將不過李的李孝存,將不過李的意思就是:縱觀寰宇,古往今來,所有的武將、猛將都不能超越李存孝。

按照古人的評價,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猛將第一強,還真不過分。

李存孝是代州飛狐突闕沙陀部落人,原來的姓氏姓安,名敬思。年少時力大無窮,能徒手搏猛虎。這種級別的武力值,與《水滸傳》中,景陽岡上打虎的武松有得一比,不過武松打虎,是一個通過藝術加工的虛構小說故事,而李存孝徒手搏虎,確是真有其事。

正是有了這種天賦神力,李存孝被晉王李克用收為義子,在李克用麾下為將,賜姓李,改名孝存。

跟隨李克用南征北戰,常常擔任先鋒,臨陣之際,驍勇冠絕,未嘗挫敗。建立下了不少功勞。

後來,李克用聽信了義子李孝信的讒言,對李存孝建下的功勞不予獎賞,於是,使得雙方之間產生了芥蒂。由於雙方之間已經有了猜忌矛盾隔閡,在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李克用發兵圍困邢州,李存孝兵敗被擒,最後在太原被車裂於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