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眾所周知,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的進攻分為南、北、中三條路線。起初,德軍一路攻堅,三條路線幾乎同時到達了相應的主要目標戰場。

然而,直到三軍集團軍成功到達目標並對目標發動全面攻擊後,戰爭形勢才開始不像希特勒預期的那樣發展。

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首先,北路集團軍長期無法進攻列寧格勒,迫使希特勒下令中央集團軍向北增援,導致中央集團軍進攻莫斯科的計劃推遲。

當希特勒決定對莫斯科發動總攻時,蘇聯的冬天悄然而至,德軍被寒冷吞沒,最後德國對莫斯科的總攻以慘淡的結局告終。

所以只有南路軍沒有讓希特勒失望。從德國入侵蘇聯開始,到1942年初德國中央集團軍在莫斯科被蘇軍殲滅,德國南路軍仍然所向披靡,所向披靡。

達南路集團軍首先在基輔殲滅蘇軍近60萬人,然後佔領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共俘虜和殲滅蘇軍近50萬人。

所以希特勒決定把重點放在南路集團軍上。然而,希特勒的下一個主要攻擊地點遭到了許多伊曼斯坦高級將領的反對。

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他們一致認為,如果我們再發動一次進攻,我們仍然應該把主力部隊部署在莫斯科,徹底摧毀蘇聯的軍事中心,而不是攻擊無用的斯大林格勒。

但他們不知道斯大林的個人英雄主義在莫斯科戰役中嚴重觸動了傲慢的希特勒。當德軍包圍莫斯科時,斯大林沒有理會,他正興致勃勃地舉行“十月革命勝利”大慶大典。

希特勒暗暗發誓要摧毀以斯大林命名的斯大林格勒。

當然,希特勒不會用這種方式駁斥他的士兵,而是談論戰爭理論,說:中央軍團遭到嚴重破壞。目前,最重要的是摧毀斯大林格勒的工業區,然後向北包圍莫斯科。與此同時,它向東南進軍,佔領了高加索油田。

然而,事實是斯大林格勒的工業區只需要立即被轟炸機摧毀。這是從前線進攻莫斯科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進入高加索地區,不需要繞道斯大林格勒,但曼斯坦率領的第11軍可以直接從克里米亞半島穿過紅峽。這就是我們第一次進攻克裡米亞時的計劃。

希特勒的獨裁統治使他們束手無策,但後來希特勒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當德國早期對斯大林格勒的圍攻取得顯著成效時,希特勒傲慢地認為,沒有必要在這裡浪費太多德國軍隊,於是他只留下了以保盧斯為首的第六軍作為主力。

其餘的人向東南進軍進入高加索地區。這種部隊調動充分表明,希特勒之所以堅持進攻列寧格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斯大林本人的報復。

他非理性報復行動的結果是,沒有遭受失敗的南路軍也會導致失敗,進而徹底摧毀他稱霸世界的夢想。

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果然,進攻斯大林格勒的主力保盧斯第六軍很快就被蘇軍制止了。雙方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保盧斯的損失越來越重。

不僅不能滿足軍隊的增援,而且後勤供應方面也存在嚴重問題。士兵們開始飽受食物不足之苦,這種情況日益嚴重。

相反,蘇聯在莫斯科的軍事調度中心並沒有受到大規模的攻擊,因此派出部隊有序增援,還收到了盟軍武器、糧食等物資的大量增援。

在這種情況下,保盧斯能堅持多久?11月,保盧斯被德軍趕往斯大林格勒郊外,並被第六軍從三面包圍。

保盧斯見大局已定,便電希特勒要求撤軍,自然遭到希特勒的無情拒絕,當他清楚地知道冬天來了,便要求他們打到“最後一個士兵”。

因對個人的不滿,希特勒堅持攻打這座城市

保盧斯第六軍近30萬士兵在第一年再次面臨莫斯科城下40萬德國士兵的命運。他們凍死了,餓死了。

最後,保盧斯看透了希特勒的無情,在兩次提出“我軍無力,以人道主義精神要求國家元首允許投降”之後,他也選擇了放棄一直熱情追隨的國家元首,選擇了向蘇聯投降並與盟國合作。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國南路集團軍開始瓦解,這意味著整個蘇軍戰場和德軍都走下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