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她有卓群之才。作為皇帝,她也算勵精圖治,但是作為一個在男權社會中站在頂端的女子,免不了會被人們的明槍暗箭所針對。
武周開國君主,這個名頭響亮又威風,但人們不知道的是,在這冠冕堂皇的背後,有著多少心酸和血淚。
武則天先後有兩任丈夫,這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倫理大戲,因此也給這個女人安上了更加複雜的頭銜。
光以手段了得不足以形容這樣一個奇女子,她像一個運籌帷幄的軍事,顛覆了普通古代女性的形象。但是,她雖然成為了第一個女皇帝,可也是最後一個女皇帝。封建社會男重女輕,女子掌權的事情僅限於後宮院落,“後宮不得妄議朝政”,這樣一句臺詞在如今的影視劇中出現了無數回。
人們對女子“知書達理”的定義只是能識文斷字通讀《女德》,像武則天這樣政治才能了得以至於開朝稱帝的,自然會有無數的大臣們不服。
從各種歷史典籍中可以看出,武則天此人其實非常謹慎,她一步步處理掉了威脅自己的人,又一步步豢養心腹,她崇尚“酷吏政治”,但她又能慧眼識珠善於用人,謂之“明察善斷”。
這樣的手段,放在諸位皇帝中,也是不輸於男子的。她是在位最年長的皇帝,隨著年紀漸大,也慢慢開始利用職權謀取一些己需。武周神龍705年,一場政變在悄然聲息的孕育著。
武則天此時已經是年長之人,對於那些暗流湧動的事情也不像以前一樣敏感。在她病篤的時候,宰相張柬之帶頭共五位官員,發動了稱為“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扶持李顯重新登上皇位,復辟李姓大唐。這大唐,終究還是姓李的稱帝才行。
但是,縱觀諸多案例,每一位開國皇帝背後的勢力,在這之後都會被皇帝猜忌疑心,直到消滅,哪怕是籌劃了政變扶唐中宗上位的五位功臣,也避免不了這樣的結局,畢竟,沒有皇帝願意去對曾經的政變者深信不疑。
何況武家勢力非常強大,在朝廷里根深蒂固,哪怕是這場駭人聽聞的政變,也只是殺了兩個武則天的男寵及其門客罷了。武則天自己交出手中的權利,便也相安無事,而武家,更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受傷,照樣在朝廷中身居高位,把握重權。
李顯上位之後,將張柬之封為漢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他們五人對皇帝的忠心對大唐的忠誠是日月可鑑的,但是,他們五個人最後的結局都非常悽慘。
武家的勢力,可以說是對這五人最致命的打擊,曾有人勸說張柬之一定要將武家徹底摧毀,但是張柬之卻希望由皇帝來親自處理這些剷除奸惡,從而樹立威名。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之後的諸多事端,他們本就該一次性清掃完畢,卻優柔寡斷輸掉了人生。
張柬之算錯了武家和李顯之間的羈絆,李顯的韋皇后本就野心勃勃,她與武三思一同汙衊五位功臣,讓皇帝鬼迷心竅的將五人放逐了。這個時候距離政變也不過一年的時間而已。
可想而知,張柬之心中的怨恨和憤怒,是該多麼深刻。很快,張柬之就在蠻荒之地鬱鬱而終,最後憂慟而死。而其他幾個人也是相似,敬暉被凌遲處死,這樣的死法,殘酷至極。崔玄暐病死他鄉,而剩下二人,更是被武三思暗殺。
武家的人,個個精明能幹,卻也是個個心狠手辣。那麼武則天這樣一個強勢的人,在背後又做了什麼呢?玩夠了強硬的手段,這一次她換了親情的柔腸。
她喚李顯來,痛哭著告訴他,李顯貴為太子,怎麼會沒有繼位的時候?只要武則天駕崩,那麼下一位皇帝本就是李顯,何必用政變這樣的手段致李顯於不忠不義的位置?所以,那五個人不過是圖名利而動朝政,實在是在陷害李顯!
這李顯也不是很聰明,對於這樣的理由便輕信了。他也是百感交集,之後也就默許了武三思等人一系列的行動。實在是可惜了那五個人,專心實意的輔佐皇帝穩固朝廷,卻還是輸給了老奸巨猾的武則天。
閱讀更多 脈絡文史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