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軼聞二三事

乾隆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高壽,在位時間還長,沒事兒喜歡出宮巡遊,留下了不少逸聞趣事,摘取二三以博一笑。

乾隆讓紀曉嵐校理《四庫全書》,時值盛暑,翰林院書屋內又書籍雜錯,密不透風,天生怕熱的紀曉嵐為了涼快,乾脆脫下了官服光膀子幹活,倒也痛快。

不曾想乾隆皇帝心血來潮,一日駕臨視察,聽到門口太監傳報“皇上駕到”,紀曉嵐已經來不及穿官服,光膀子自然無法面聖,否則會被彈劾君前失儀。滿頭大汗的紀曉嵐急的四處亂轉,突然看見寬大的書桌,急中生智,一頭鑽進了桌子底下,心想好歹躲到皇上走了就萬事大吉。不想乾隆進門時其實已經瞥見紀曉嵐撅著屁股在鑽書桌,於是存心要拿紀曉嵐開涮,他裝作若無其事的坐下,讓左右自去公幹,隨意翻看起了案上的書籍。過了很久,趴在桌子底下的紀曉嵐實在熱得有點吃不消了,伸耳聽聽外面好像也沒了聲音,就輕聲問道:“那個老頭子走了嗎?”

話音剛落,乾隆一看終於抓到藉口,便發聲呵斥誰躲在桌子下面無禮。紀曉嵐眼見事情露陷,沒辦法只好乖乖趴出來請罪。乾隆看著光著膀子狼狽不堪的紀大學士樣子實在好笑,卻故意拉起臉來問他為什麼在背後喊自己“老頭子”,這屬於大不敬。紀曉嵐見乾隆挑刺,知道應對不當真的可能吃罪,腦筋一轉有了主意,答道:“所謂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況且歷代許多學者都稱子,如孔子、老子等等,皇上乃是四海之內第一人,德承天授,自然當得起‘老頭子’的稱呼。”乾隆明知他在狡辯,想想也有道理,便一笑了之。

乾隆皇帝軼聞二三事

還有一年,剛過春節,乾隆皇帝在宮中覺得無聊,於是微服出宮散心,當他青衣小帽走在大街上時,看到街上人們熙熙攘攘很是熱鬧,家家大門上貼的對聯,都是發財保平安,歌頌聖恩的,一向好虛榮的乾隆看了很是得意,就一家家的看下去。等他來到一戶人家門口,看了這家的對聯:

上聯:驚天動地門戶;

下聯:數一數二人家。

橫批:先斬後奏

乾隆心想,這是何等人家口氣如此狂妄,還敢“先斬後奏”!於是進入這家人的院子,看到院裡一個老漢正在曬太陽。乾隆向前寒暄:“老丈過年好啊。”老漢一看來人氣宇不凡,不是平日裡交往的平民之輩,就急忙起身讓座,問有什麼事。乾隆說:“我有一事不明白,請老丈幫我解釋一下。”

老漢微笑點頭:“您可問的是對聯的事?”

乾隆很是驚詫:“您怎麼知道我是為了對聯而來的?”

老漢說:“自從門口貼了對聯,天天都有人上門打聽啊。”

乾隆更加迷惑:“對聯是有什麼來歷吧?”

老漢道:“‘驚天動地門戶’,說的是我大兒子是打更的,夜深人靜,梆子一敲,一條街都聽得清楚,是不是驚動地門戶?”

乾隆點頭笑道:“這也說得過去,可下聯‘數一數二人家’說的未免口氣有點大了吧?你們家比得上帝王、宰相家嗎?”

老漢接著說:“我二兒子是糧庫小吏,每天鬥進鬥出的,都要‘一斗、二斗……’的數,這不是數一數二人家?”

乾隆又說:“還有這‘先斬後奏’可是目無國法!”

老漢接著說:“我三兒子是個廚子,每天殺雞宰鴨,做好菜端上去都要報菜名,這就是先斬後奏!”

乾隆聽了後哈哈大笑,給老漢道謝後,出門而去。

乾隆皇帝軼聞二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