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班幼儿前建立威信,让他们上课保持安静?

妮妮小兔


首先,我觉得在小班幼儿面前建立威信,是一件很扯的事情,说这句话的人,大概不懂得教育是什么。

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是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老师想让他成为的人,不是成这个世界的一颗螺丝钉。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启蒙,启蒙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灵气。小班的生活更应该是有一部分自理能力的锻炼,让孩子学着融入集体,懂得怎样与小朋友们相处,对这个世界的除家庭生活之外的另一种认知和体验,对规则的理解。

幼儿园的老师除了担任教学的任务,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应该是生活辅导,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幼儿园老师都是叫”阿姨“的缘故。

题主想要保持上课的安静,请问上课安静是为了什么?不外乎教授知识,如果纯粹为了教授知识,而要在小班的幼儿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在恐惧的情绪下学习,恐怕效果并不会太理想。

如果早早地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对上课产生了厌烦,对孩子们以后漫长的学习历程恐怕会是一场灾难。

试问幼儿园小班三四岁的孩子,即便坐着不动,又能学到多少的知识?

现在学前教育都提倡孩子在玩中学,在玩儿中探索,幼儿对老师的感情应该是”亲“而不应该是”怕“。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三四岁的幼儿,专注能力是远远达不到一堂课的时间,硬强迫孩子安静地坐在那里,是不科学也不人性的。所以幼儿的教学也是要求多种方式结合,而不只是一味地强迫孩子保持安静。


迅图


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老师怎样教孩子就怎样学,小班的孩子注重常规的培养。例如:喝水,入厕要排队,有内急要举手,上课不许下座位等等。不存在要树立威信一说,爱孩子胜父母,关注每个孩子的生活细节,掌握孩子的精神需求,前期可能要麻烦些,只要孩子为熟悉后,你说一他决不说二。其次对孩子家长的关注,现在的孩子每个都是宝贝,多沟通,讲细节。例如:某某家长,某某小朋友上课,睡觉很乖了,但吃饭时爱讲话,我们作为孩子的老师要教会孩子寝不言,食不语哟。家长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他肯定要问老师我们要怎样去做啊?你可以告诉他,回家时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只要吃饭时不讲话,就有奖励,奖励也可以叠加,一次一个吻,二次拥抱一下,次数多了再换,千万别用物质奖励,会让孩子贪心的,多次的可以带他去散步,会玩一次游戏等。孩子改变了,家长也会认可你了。祝你旗开得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