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被稱呼為“倭人”,是為什麼?

墨不留行


日本人被稱呼為“倭人”,這個稱呼主要來自於漢朝,在公元一百年左右,日本那個小破島大概有100左右個國家,其中一個日本小國派使臣出使我們漢朝,當時派來的使臣長的非常醜陋,而且矮小,但是咱們大漢朝並沒有以貌取人,以禮相待。這個使臣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求庇護,成為我們的附屬國,東漢的皇帝劉秀非常高興,多了個小弟不說,還要年年給我們上供。

於是劉秀就封了日本國王為“倭王”,倭的意思是醜陋的,矮小的意思。從此我們便稱日本人為“倭人”。





歷史文堂


“倭”是什麼意思,就是倭瓜的意思,矮倭瓜。歷史上,日本人一直都很矮,所以才會被叫做倭人。一直到近代侵華的時候,日本人還是特別特別矮,我們從當時很多影像資料上都能看得到。

寡不敵眾,這是被一群倭國小矮人俘虜的中國普通戰士的照片。目測圖中中國軍人,最少要比日本人高20cm。

根據二戰時的文獻記載,日本二戰時對軍隊軍人的分類標準是:

身高超過1.5米且各項指標優秀的人被評為甲種兵;

身高超過1.5米且大部分指標良好的人屬於乙種兵;

身高在1.45到1.5米之間但身體素質一般的人屬於丙種兵;

身高低於1.45米並有精神異常的人屬於丁種兵;那些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則被歸類為戊種。(甲種兵數目僅佔二戰日軍比例的三十分之一,即3%左右,也就是說,二戰日軍體格等於或者高於橋本環奈的,只有3%。橋本環奈身高151cm,體重105斤。在二戰,是妥妥的超級精銳戰士體格)

但是上面這只是理想化標準,實際上因為徵兵數量指標,許多甲種兵實際身高也是沒達到一米五的。下面我們從大量的史實照片中來看看,多圖預警。

甲種兵軍官,這小短腿跟魯班有得一拼吧。

日本軍官和精銳部隊的真實身高,跟中國12歲小學生的體格沒什麼大的區別。

日軍機械化部隊,上圖這個大鬍子老兵看起來很高大魁梧,但其實他加上帽子和鞋子至少一米四五高。在日本人裡面,真是算得上是一位不世出的“巨漢”。

上圖為日本幕末武士真實照片。

日本名曲《拉網小調》,其中一句歌詞就是“我們都是堂堂五尺男子漢!”(145釐米)。

昭和舊小說裡還經常有“門外站著一名一米六高的彪形大漢”的句子。

《浪客劍心》男主角緋村劍心,按原著說身高一米五八,重48kg,這身高體重在幕末真是一名魁梧漢子,難怪大殺三方。被稱為千手人屠。

日本著名演員三船敏郎。出生於中國青島,身高一米七五。在日本人群中猶如天神下凡。

普通日軍士兵告別親人上路,有可能從此一去不回。

倭國倭國,真的是名不虛傳。

抗戰時期,為什麼會跟他們叫小日本,因為他們是真的“小”啊……


海佑講史


東漢時期,中日兩國正式建立交往並載入史冊。班固《漢書*地理志》載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樂浪是漢武帝封朝鮮四郡之一,樂浪海是指東海。據《後漢書*東夷傳》載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遣使來見。光武賜以印綬。”當時中國處於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而日本還處於由原始部落向奴隸社會轉變的時期。1784年,日本出土了“漢倭奴國王”的金印,證實了當時的日本臣服於東漢,受冊封就是明證。

倭字之義及日本人何以被稱為倭人。漢字是形意文字,倭字,從人旁,右也是矮字右半邊,說明東漢之前日本人普遍矮小,且由於當時的日本還有“人面著墨”的習俗,更顯猥瑣,且古時有華夷之分,用倭字稱日本人,用倭奴國稱日本還是很符合當時中日正統與野蠻之分,中國強大先進與日本弱小落後之歷史事實的。


低調與責任


古代為什麼會用“倭人”這個字眼來稱呼日本人,至今好像也沒有太明確的定論。

在中國古籍中,有關“倭”這個字的史料是很早就出現了。例如,先秦成書的《山海經·海內東經》就提到:

海內東北陬以南者。鉅燕在東北陬。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

很明顯,這裡的“倭”或是地名,或是政權的名字。有些人把這當成是日本與中國的早期交往證據,有些人認為此時的倭人是指東南沿海,吳越一帶的居民。

當然,如果從語言的角度講,現代的“倭”字,在日語中的音讀わ(wa),與“和”字是相同的;“倭”字的訓讀是やまと(yamato),讀音與“邪馬臺”是極為相似的。

如果“倭”是某些部族的“我”的自稱發音,那麼官方以“倭人”來稱呼這些人群,也未嘗不是一種解釋的答案。

總而言之,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太明確的答案。


HuiNanHistory


語文,口頭成語,書面成文。一起君帶你來了解那些大家天天掛在嘴邊,寫在筆下,卻不甚瞭解的語文。

提問:為什麼古人稱呼日本人為倭人?

日本人被稱為“倭”源於中國的漢朝,出自《後漢書》中東漢光武帝劉秀“漢委倭王”的典故。

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前100年左右,在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有一個小國向漢朝派遣使臣,東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就封日本小國王為“倭王”,並向他們授了印記,使之成為中國的附屬國。

之所以封日本人為倭王,一是由於當時的日本使者相對漢人又黑又廋又小,二是中國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有愛用蔑視性的稱呼的習慣,以此顯示天朝的權威。

倭字本意是醜陋的、矮小的、瑣碎的意思。從此我們稱日本國為“倭奴國”,日本人為“倭人”,對日本的其它一切稱呼也都加上個倭字,如:倭傀(古代的醜女);倭奴(中國舊稱日本為倭奴);倭刀(古時日本所制的佩刀,以鋒利著稱);倭股(日本產的緞子);倭夷(日本海盜)。有的史書乾脆把日本人和我們東方周圍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東夷”也就是“東面的野蠻人”。

一說,倭人,《論語》中認為倭乃九夷之一;漢代以來專指日本列島的人。本無貶義,可能於元明時期開始帶有貶義。


水墨鄂州


倭人(わじん)一詞專門指代日本人,具有很長久的歷史演變。從東周春秋時代開始,傳統華夏文明就秉持一個華夷之變的文化觀念,宣示正統,對外部各族都稱為夷狄蠻方之類。

中原各個王朝成立後,對周邊的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大致都認為沒有開化,稱呼上基本也比較粗鄙,如身毒、匈奴、鬼方、獫狁、狗奴、狗邪,濊貊等。在先秦孔子的《論語》中,就認為倭乃九夷之一。直到元明兩朝,倭人才具有了強烈的貶義色彩,大概是和元代征討日本和明代中後期倭寇浪人侵擾東南沿海一帶有關。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

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

自漢代之後,朝廷把日本列島的人統一稱呼為倭人,曾經還欽封王位,發放表明統治權的璽印,賞賜給倭王禮物。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國對倭人的認識也沒大的區別,還是停留在自然條件與地理方面,比如《晉書》中就記載:

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地多山林,無良田,食海物。好沈沒取魚,亦文身以厭水禽。舊有百餘小國相接,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

唐代前後,日本來華譴唐使增多,據說是女皇帝武則天改倭國為日本,日本這個詞才廣泛出現在中國文獻內。

自此,之後歷代都和倭國多有交流關注,不斷變化,還形成了諸如倭寇,倭夷,倭傀,倭娘,倭妥,倭刀等派生性詞彙。比如明代袁可立《請討篡逆疏》中記載:

又系倭夷之婿,廢立之舉,實借倭為之。

漢字博大精深,意義很多元。從音韻學和訓詁學意義上,倭人會意從禾從女,本意是形容莊稼長不大不高,植物的尺寸小了一號,果實大而枝幹矮小,就像是一個人彎下腰不起來,顯得低一點的意思。當然,倭人不僅僅是指代身高矮小的內涵,如《說文解字》的倭字就解釋為:順貌,從人委聲。所謂委,包含了逶迤曲折的意思。

也就是說,不單純是因為個頭矮小。之所以普遍叫做倭人,還因為山高路遠,漂洋過海,迂迴婉轉,道路曲折,派遣使節來華朝貢通商不容易。而且,傳統古代中國人大多認為日本列國多山,普通老百姓都基本都住在非平原地帶,進而有了倭的擴大意思。到了近代時期,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才從彈丸小國的形象擺脫,被各個國家正視。

以上就是倭人這個習慣稱呼的意義來源和歷史演變,頗有一些文化類型學和漢字詞意考據的意思。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日本人被稱為“倭”,開始於我國的東漢時期。大約公元前100年,日本島建立了大約100個小國,其中一個小國向漢朝派遣使臣,光武帝劉秀很高興,便封小國王為“倭王”,並授了印記,它也就成為我國的附屬國。

當時日本作為一個封閉島國,食物資源有限,矮個子較多,很適合生存。倭字,本意是醜陋、矮小、瑣碎的意思。光武帝封日本人為倭王,是因為日本使者生得又黑又瘦又小,加上我國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喜歡用蔑視性稱呼,好顯示天朝的威嚴。 從此,我國對日本的稱呼都加上個倭字,如倭奴、倭傀(日本醜女)、倭刀(日本佩刀)、倭股(日本緞子)、倭夷(日本海盜);有的史書稱為東夷,即東面的野蠻人。

我國漢、魏、晉、南北朝時稱日本為倭。隋唐之後,日本開始接受漢文化,就對倭人稱呼很反感,於是向中國皇帝提出改名的請求。《新唐書》介紹了日本改名的經過:670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賀平定高麗。使者說,學習中國文字後,不喜歡倭的名字,要改名為日本,即靠近日出的國家。唐朝早期的幾個皇帝都沒有同意,直到武則天當政時才同意賜國名日本,從此倭國就叫日本。

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在日文中,倭與大和的發音都為“yamato”,為了好聽點就自稱大和民族。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國旗上有個太陽,叫太陽旗。所以,我們的抗日影視劇中稱日本為“倭寇”,稱太陽旗為“膏藥旗”。

元、明以後,中國又將日本人稱為“倭人”,其原因是我國東南沿海常常發生日本強盜入侵事件。《明史》最早將“倭”和“寇”一起使用。倭寇中的寇字,最初用是作動詞,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約60處都是如下的記載:倭,寇山東臨海郡縣;倭,寇雷州;倭,寇福州;倭,寇浙江;倭,寇上海;倭,寇嘉興等。

按現代的翻譯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由於明朝倭寇長期的入侵行為,倭寇被賦予了壞人的形象,也成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最終作為名詞而被使用,這樣日本人的形象從“倭”到“倭寇”,漸漸形成了蔑視性的稱謂。(網絡圖片)

[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內容]


天寧閣


一,倭和日本人稱倭人的由來

日本人被稱為“倭”源於中國的漢朝,出自《後漢書》中東漢光武帝劉秀“漢委倭王”的典故。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前100年左右,在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

其中有一個小國向漢朝派遣使臣,東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就封日本小國王為“倭王”,並向他們授了印記,使之成為中國的附屬國。

之所以封日本人為倭王,一是由於當時的日本使者相對漢人又黑又廋又小,二是中國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有愛用蔑視性的稱呼的習慣,以此顯示天朝的權威。倭字本意是醜陋的、矮小的、瑣碎的意思。

從此我們稱日本國為“倭的奴國”,日本人為“倭人”,對日本的其它一切稱呼也都加上個倭字,如:倭傀(古代的醜女);倭奴(中國舊稱日本為倭奴);倭刀(古時日本所制的佩刀,以鋒利著稱);倭股(日本產的緞子);倭夷(日本海盜)。

有的史書乾脆把日本人和我們東方周圍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東夷”也就是“東面的野蠻人”。

二,日本人由倭人改稱日本人的原因

中國於漢、魏、晉、南北朝時稱日本為倭。其後,倭和日本兩名並稱〖Japan〗,並逐漸改稱為“日本”。

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也越來越多,因此對“倭人”稱呼越來越反感。再加上崇拜太陽 的傳統,開始漸漸喜歡起“日本”這個國號了,於是,向中國皇帝提出改名的請求,中國皇帝答應了。

從此,日本人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據歷史記載,隋煬帝給日本國書裡開始開始“日出之國的天子”的句子。《新唐書》220卷《日本國傳》介紹了日本改名的經過:咸亨元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賀平定高麗。

使者說,學習中國文字後,不喜歡倭的名字,改名為日本,即國家靠近日出的地方。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則明確表示“倭國在武則天皇后時改名日本”。

三,倭寇稱呼的由來

到了元、明以後,中國又開始將日本人稱為“倭人”,根本的原因則是中國東南沿海發生的日本強盜入侵事件。這也是“倭”帶有貶義意味的根本原因。

《明史》最早將“倭”和“寇”一起使用。在《明太祖實錄》一書中,記載了洪武二年倭寇劫掠山東、蘇州、崇明的情況。

當然,《明史》中的“倭寇”中的“寇”字,最初是用作是動詞的含義,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約有60處大半都是像如下的記載:“倭,寇山東臨海郡縣”(洪武紀卷2),“倭,寇雷州”(洪武紀卷3),“倭,寇福州”(成祖紀卷 6),“倭,寇浙江”(世宗紀卷18),“倭,寇上海”(湯和傳卷126),“倭,寇嘉興”(胡宗憲傳205)。

照現代的翻譯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由於明朝倭寇影響的巨大和倭寇行為的長期性,長此以往,日本人整體被賦予了壞人的形象。“倭寇”也終於成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

《明史》中“倭寇”終於作為名詞而被使用,這樣日本人的形象從“倭寇”到“倭”,漸漸的成為蔑稱。

四、倭寇在中國沿海的興起,主要起因是日本內戰中一部分武士(尤其是九州、四國地區的)的領主被兼併,他們自己流離失所,大量淪為海寇,於是成群結隊到中國沿海來冒險。要說在日本國內有什麼強大勢力撐腰,沒看到過有何證據。

倭寇到極盛時期確實動輒以千萬計,攻城略地,但這中間很大程度是中國自己的問題。其一,所謂成千上萬的倭寇中,很大部分是“漢奸”,有和倭寇勾結的中國海盜,有趁火打劫的中國地方豪強勢力。

這種倭寇實際上是以日本職業軍人為骨幹,中國匪徒為羽翼的混成部隊。在戚繼光之前平倭最得力的胡宗憲,主要功勞就是打擊這些“中國倭寇”。胡曾經設鴻門宴,捉拿了徐海、陳東、麻葉等幾個最大的中國倭寇頭子,隨即攻陷他們的城堡,很長時間搞得正宗的倭寇失去了內應,進退失據。

其二,中國軍民過於文弱,戰鬥力低下。有一則令人非常痛心的記載:十幾二十個倭寇(日本人)登陸之後四處流竄,繞著南京城外圍殺了一圈,所過之處,雞犬不寧,總計殺傷中國軍民竟然上千。

雖然最後被圍殲,但這樣的記錄真是恥辱。日本倭寇的戰鬥力確實很強,比正規明軍高明得多。

名義上是官兵打強盜,實際上卻是中國的外行對付日本的職業軍人(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語)。

戚繼光平倭的方針是用江浙“苦大仇深”的本地人,練出一支幾乎是私人所有的精兵,聽話而效死力,比正規軍指揮得力。在戰術上戚繼光是個天才,發明了類似近代的小分隊協作戰法。

比如他的“鴛鴦陣”,並不是什麼大陣勢,而是十來個人一組,前面幾人用丈多長的“狼筅”(削尖的大毛竹)掃蕩,後面的藤牌手保護,勾鐮槍和刀手擒拿斬殺。這樣的分工協同戰術在當時是很先進的,足以彌補中國方面單兵戰鬥力的劣勢。

尤其是在江浙沿海的地形條件下,大多是短兵相接的步戰,倭寇的主要武器是比較短的日本刀,戚家軍的戰術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一抓一個準。十幾年中戚、俞(大猷)的軍隊幾乎把沿海倭寇的主力斬殺殆盡,水師方面又攻陷了倭寇的海上巢穴,於是戚繼光之後,倭寇遂平。直到朝鮮戰爭,中日軍隊才又對陣疆場。

五、抗倭英雄戚繼光、俞大猷(拼音:yóu)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幾千人襲擊浙江台州、桃渚、圻頭等地,戚繼光率部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持下,先後九戰九捷,殲滅大量倭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盧鏜、牛天錫也在寧波、溫州大敗倭寇。浙東的倭寇被全部掃除。

第二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從溫州來的倭寇與福寧、連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壽寧、政和、寧德,自廣東南澳來的倭寇與福清、長樂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鍾所,並延及龍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官軍與倭寇相持一年多。新來的倭寇又在牛田,興化築營固守,互為聲援,使福建頻頻告急。戚繼光又率軍進入福建剿寇。戚繼光攻下橫嶼,斬首2600。

又乘勝攻下牛田,搗毀倭寇巢穴。倭寇逃向興化,戚繼光乘勝追擊,連夜作戰,連克60營,斬首無數。戚家軍進入興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戚繼光回師福清,又殲滅登陸的倭寇200人。同時明朝將領劉灦也屢敗倭寇,盤踞在福建境內的倭寇幾乎被全部消滅。 

戚繼光返回浙江後,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興化府城,在城中燒殺姦淫掠奪,無惡不作,盤踞兩個多月才棄空城退出,經岐頭攻陷平海衛(今莆田縣平海),以此為巢,四出騷擾。福建再次面臨倭患的威脅。明朝調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閩的廣東總兵劉顯與戚繼光一道抗擊閩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軍再次進入福建。在攻擊平海衛倭寇的戰鬥中,戚家軍為中軍,擔任正面進攻,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從兩翼配合攻擊。

二十一日,戚家軍以胡守仁部為前導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亂了倭賊前鋒騎兵,乘勢發動猛攻,俞、劉二部從兩翼投入戰鬥。

倭寇三面受敵,狼狽竄回老巢。三路明軍乘勝追擊,將敵人圍困於巢中,並借風火攻,蕩平了倭巢。此戰只用了四五個小時,殲倭2000多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多人,明軍收復興化城。平海衛之戰後,戚繼光又率部消滅了原侵擾政和、壽寧的倭寇。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繼大敗倭寇於仙遊城下、同安王倉坪和漳浦蔡不嶺,斬獲頗多。其後戚繼光又在福寧大敗倭寇,並與俞大猷一起最後掃清了福建境內的倭寇。餘倭逃往廣東。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俞大猷也是一位抗倭英雄。在福建境內的倭寇被平定後,廣東倭患嚴重。廣東的倭寇主要是由俞大猷平定的。

他在任廣東總兵前,就招收過漳州農民武裝6000人,到廣東之後,先後調汀、漳等地軍隊1.4萬人到廣東,其主要部分就是他在福建招收的那支隊伍,到廣東後,俞大猷又招募和組織農民武裝力量,在抗擊倭寇的戰鬥中獲得很大成功。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海豐附近的戰鬥中,農民武裝花腰蜂等英勇殺敵,取得了勝利。俞大猷領導廣東軍民殲滅了廣東境內的倭寇。至此,東南沿海的倭患被最後平定,這是愛國軍民共同奮戰的結果。   

倭寇的侵掠騷擾,給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平定倭患,使人們能安居樂業,發展生產。

在平定倭亂的過程中,明朝政府的一些官員認識到,“海禁”既不能限制私人海上貿易,也不能防止倭寇。反而驅使沿海居民走上武裝走私的道路,與倭寇內外勾結,為害頗大。

嘉靖末年,比較有遠見的官僚,紛紛建議政府解除海禁,發展海上貿易。到明穆宗隆慶時,明政府開始取消“海禁”,准許對外通商。這無疑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促進了正常的海上貿易和東南沿海商品經濟的發展。


半米食光


2007年7月25日 一,倭和日本人稱倭人的由來 日本人被稱為“倭”源於中國的漢朝,出自《後漢書》中東漢光武帝劉秀“漢委倭王”的典故。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公元前100年左右,在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有一個小國向漢朝派遣使臣,東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就封日本小國王為“倭王”,並向他們授了印記,使之成為中國的附屬國。之所以封日本人為倭王,一是由於當時的日本使者相對漢人又黑又廋又小,二是中國皇帝對周邊少數民族有愛用蔑視性的稱呼的習慣,以此顯示天朝的權威。倭字本意是醜陋的、矮小的、瑣碎的意思。從此我們稱日本國為“倭的奴國”,日本人為“倭人”,對日本的其它一切稱呼也都加上個倭字,如:倭傀(古代的醜女);倭奴(中國舊稱日本為倭奴);倭刀(古時日本所制的佩刀,以鋒利著稱);倭股(日本產的緞子);倭夷(日本海盜)。有的史書乾脆把日本人和我們東方周圍的少數民族統稱為“東夷”。“東夷”也就是“東面的野蠻人”。 二,日本人由倭人改稱日本人的原因 中國於漢、魏、晉、南北朝時稱日本為倭。其後,倭和日本兩名並稱〖Japan〗,並逐漸改稱為“日本”。隋唐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接受漢文化,隨著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也越來越多,因此對“倭人”稱呼越來越反感。再加上崇拜太陽 的傳統,開始漸漸喜歡起“日本”這個國號了,於是,向中國皇帝提出改名的請求,中國皇帝答應了。從此,日本人一詞開始在中國流行。據歷史記載,隋煬帝給日本國書裡開始開始“日出之國的天子”的句子。《新唐書》220卷《日本國傳》介紹了日本改名的經過:咸亨元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賀平定高麗。使者說,學習中國文字後,不喜歡倭的名字,改名為日本,即國家靠近日出的地方。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則明確表示“倭國在武則天皇后時改名日本”。 三,倭寇稱呼的由來 到了元、明以後,中國又開始將日本人稱為“倭人”,根本的原因則是中國東南沿海發生的日本強盜入侵事件。這也是“倭”帶有貶義意味的根本原因。 《明史》最早將“倭”和“寇”一起使用。在《明太祖實錄》一書中,記載了洪武二年倭寇劫掠山東、蘇州、崇明的情況。 當然,《明史》中的“倭寇”中的“寇”字,最初是用作是動詞的含義,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約有60處大半都是像如下的記載:“倭,寇山東臨海郡縣”(洪武紀卷2),“倭,寇雷州”(洪武紀卷3),“倭,寇福州”(成祖紀卷 6),“倭,寇浙江”(世宗紀卷18),“倭,寇上海”(湯和傳卷126),“倭,寇嘉興”(胡宗憲傳205)。 照現代的翻譯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由於明朝倭寇影響的巨大和倭寇行為的長期性,長此以往,日本人整體被賦予了壞人的形象。“倭寇”也終於成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明史》中“倭寇”終於作為名詞而被使用,這樣日本人的形象從“倭寇”到“倭”,漸漸的成為蔑稱


勇者77276217


方圓論壇觀點

中國古代慣有的傳統地盤是“九州之地”,也就是。而除了九州華夏族之外《論語》中還提到了九大蠻夷之族也就是所謂的“九夷”。倭人就是九夷之一,泛指的就是日本列島的人。而日本最早也被稱為倭國。所謂“日本”這個詞最早是在七世紀末的時候在中國出現。《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不喜歡被稱為倭國,所以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日本。寓意為日出之國。但從《史記正義》中看倭國之所以改名為日本是被武則天勒令改名的。倭國人不敢違背武則天命令所以才改倭國為日本。


當然了從最早的秦漢時期開始,當時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華夏九州。而其他國家統一被稱為蠻夷之地,因為當時其他地區都屬於未開化或者半開化的野蠻人種。比如印度最初就叫做“身毒”。匈奴等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被稱為“鬼方”。而日本則被稱為“狗奴”。朝鮮半島等國被稱為“狗邪”。最早開始倭人一次並沒有貶義。但從元朝開始倭人開始開拓航路在中原海域進行劫掠。所以也被譽為海寇。而海寇多以倭人為主。所以最後就形成了倭寇一詞。


關於倭人的來歷也有很多說法,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秦朝時期秦始皇派遣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去尋找海外仙山尋求長生。後來徐福一無所獲又擔心被秦始皇降罪。所以就帶領著三千童男女定居在日本列島之上。而這些童男女和本地土著結合之後生下了後來的日本人。

另一種說法是倭人最早起源於中國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後來有一直族人遷移到了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生根發芽並且建立了國家。也就是朝鮮半島最早的“辰國”。後來“辰國”的一個分支又遷移到了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的日本列島。之後辰國這一支族人就在日本列島生活下來也就是後來的倭人。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