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因此我們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

他說,過去兩週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增長了13倍,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增加了兩倍;目前114個國家和地區的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1.8萬例,死亡病例達到4291例,還有數以千計的人在醫院裡為生存而戰。未來幾周內預計確診病例數、死亡人數、以及受影響國家和地區數量還將進一步攀升。

譚德塞強調,將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其威脅的評估,“它不會改變世衛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對於許多正在應對大規模聚集性感染或社區傳播的國家來說,挑戰不在於它們能否做到這一點,而在於它們有多大意願去這樣做。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什麼是“大流行”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美國麻省州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疫苗學家盧山在接受採訪時說,判定“全球性大流行”主要有三條標準。

首先,疾病是在幾個洲同時暴發;

其次,人群比例大;

第三,疫情“像到處燒的野火一樣”失去控制。

此前,世衛組織曾於1月31日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在2月28日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至“非常高”。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


新冠肺炎演變成“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僅說明疫情嚴重程度的提升,也意味著抗疫難度的升級。不過譚德塞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歷史上首次可控的大流行病。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湯蓓看來,譚德塞做出以上判斷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量:

一是基於中國、新加坡、日本等國的防控經驗,目前中國每日新增病例已降至兩位數,新加坡防控成效也得到認可;

二是隨著疫情擴散,現階段各國民眾的防控意識更強,防護物資的生產也開足了馬力,這些都有利於疫情的全球防控。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所言,中國所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為世界樹立了標準,有中國的經驗,其他國家不必“從零開始”。

世衛組織前任總幹事陳馮富珍、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等專家也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效給予積極評價。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麥克勞斯則表示,各國催促世衛組織宣佈疫情為“大流行”,目的是讓全人類正視疫情,這有助於相關部門獲得應對疫情的所需資金。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多國在行動


3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首次就新冠疫情召開新聞發佈會,強調德國現在必須爭取時間,延緩疫情的蔓延。當前德國政府應對疫情的關鍵是不讓醫療系統超負荷,把醫療資源用於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聯邦衛生部部長施潘已經建議取消參加人數超過1000人的公共活動,以減少聚集性感染的機會。此前還下令禁止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及手套等在內的各類醫用防護物資出口,並聯合內政部加強入境健康登記,在南部邊界進一步強化監控手段等。


羅馬時間3月11日晚,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意大利關閉全國所有商店(涉及食物和藥品的及基礎生活物資的店鋪除外)和一切商業活動,總理任命防疫指揮官。


當地時間11日下午,美國首都華盛頓市長宣佈華盛頓正式進入緊急狀態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11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自本週五凌晨起,對歐洲推出旅行禁令,為期30天。但英國不受該禁令影響。


印度媒體11日晚報道,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印度政府宣佈暫停所有簽證。該決定規定,除外交簽證、公務簽證、聯合國以及國際組織簽證以及就業和工程簽證等特殊簽證類別,所有針對外國人的旅印簽證即日起暫時失效,該決定從格林威治時間3月13日12時起生效,持續到4月15日。此外還規定,包括印度公民在內,所有已經抵達印度的旅客,只要在2月15日之後有過中國、意大利、伊朗、韓國、法國、西班牙和德國旅行史的,都需要進行至少14天的隔離。


來源:科普中國、人民日報、財經網、世衛組織

全球大流行是否可控?怎樣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