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銀行存款規定將出臺!你存10萬元,每年能得到5000元利息嗎?

對於不願冒險的用戶來說,近年來一些“創新”的銀行存款彌補了貨幣基金回報率越來越低的遺憾。

一方面,大中型銀行已經求助於結構性存款,“保證”利率總是在4%以上。另一方面,小銀行甚至可以通過智能存款每年支付超過5%的利息。

3月10日,許多媒體報道稱,央行發佈通知,加強存款利率管理。許多人都在問,隨著新的銀行條例的出臺,還會有“存10萬元,付5000元年息”的一天嗎?


新的銀行存款規定將出臺!你存10萬元,每年能得到5000元利息嗎?

1、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

國內銀行不能獨立決定存款利率,只能在央行公佈的基準存款利率基礎上浮動。第二,浮動匯率應該按照自律來管理。

以3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央行的基準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75%,而自律要求是國有大銀行的存款利率應上浮50%,也就是說,國有大銀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只能達到4.125%。

事實上,大額存單需要存入20萬元。這兩年之所以會成為銀行存款的利器,是因為金融產品打破了僵化的支付方式。為了繼續存放大額存單,銀行提供年利率相對較高的大額存單。

除了大額存單,銀行的另一個利器是規模超過10萬億元的結構性存款。所謂的結構性存款意味著一部分存款投資於資本擔保資產,而另一部分投資於衍生品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因此,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區間,例如2%-7%。你能得到多少取決於關聯衍生品的表現。

這原本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產品,但被銀行偽裝成一種高息存款工具。最常見的是“假結構”,比如“假裝”與黃金掛鉤,然後設定一些不太可能觸發的價格(比如增加2000美元),這樣用戶實際上可以獲得大約4%的利息。


新的銀行存款規定將出臺!你存10萬元,每年能得到5000元利息嗎?

自去年以來,這種高利率和高存款的變相現象一直受到嚴格監管。新的銀行存款條例提到,結構性存款的保證回報率應納入自我監管。

言下之意是,當銀行促進有保證的回報時,它們不能只是“定價”!例如,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是1.5%。如果自律協會同意最高增加55%,保證回報率只能是2.325%。

2、整改“創新”存款產品

“創新”存款產品的整改主要是針對文件計息!據說它將在今年年初被取消。金融部門也跟進了兩分鐘。有顧慮的朋友對此不會太熟悉。

所謂的文件計息仍然是基於3年期存單。整改前,假設您已存入20萬元3年期存單,年利率為4.2625%。存款一年後,你急於提前取款。根據文件計息,一年後您仍可獲得2.325%的年利率,即您仍可賺取4650元的利息。

但是,文件取消計息後,提前支取的利息只能以活期存款為基礎。也就是說,如果你提前提取利息,你可能一年只能賺取700元的利息,這是完全不同的。

當然,對於小銀行的聰明存款,他們已經採取了取消計息政策,即存款期限為5年(央行的最高基準利率只有3年),然後他們會按計劃支付利息,例如按月和按季度支付,但他們也可以變相提高年利率。

儘管存款年利率超過5%可能需要5年時間,但較低的利率(如4.86%)最多可存1年。

然而,新的存款條例還規定,存款利率管理將包括在精神創傷和痛苦評估中,目前仍在5%左右。很難說將來會怎樣做。


新的銀行存款規定將出臺!你存10萬元,每年能得到5000元利息嗎?

3、存款基準利率會不會降?

事實上,從新存款條例的內容來看,央行的意圖也很簡單——

因此,央行是否會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從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促進消費的角度來看,有必要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另一方面,降低基準存款利率是一種“激進的補救措施”,如果手頭有足夠的工具,就不會輕易使用。

你覺得這個怎麼樣?歡迎留言並理性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