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對大龍相互纏繞、龍上有龍,中間雜夾著數十條糾結穿繞的小龍,可謂龍頭彆著龍身,龍身彆著龍尾,龍尾彆著龍頭……這件將龍飾發揮到極致,看得人眼花繚亂的器物就是湖北省博物館又一名聲在外的珍品——曾侯乙建鼓底座。
1978年時,湖北隨州市的擂鼓墩地區出土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考古專家們在發掘過程中,找到了大量的兵器、樂器、漆器以及青銅器等,總數量超過了15000多件。據專家考證,該墓葬主人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諸侯王,曾國王侯“乙”,故此墓葬也被專家命名為“曾侯乙墓”。而曾侯乙建鼓底座,就是這座大型古墓上千件出土文物中的一件。
眾所周知,我國的古代青銅冶鑄,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商代後期,代表器物為安陽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如司母戊大方鼎。但司母戊鼎體型雖大,可工藝卻並不複雜。 第二個青銅器發展的高峰期則是在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這段時期的代表器物便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曾侯乙建鼓底座就是領軍者之一。
這青銅建鼓底座高50cm、直徑80cm,每條大龍的頭、身、尾部都攀附有數條小龍,給人以紛繁變幻卻又舒展開朗、生動有序的奇特感受。有一位外國參觀者曾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想數明白其上到底有多少條龍,無奈,只要換一個角度重新數,數量都會不一樣。但大多數人經過一次次眼花繚亂的狂數之後,給出了108條龍這個答案,當然,也有說118條、120條、128條……
那既然名為建鼓底座,它當年是否真的充當過支撐鼓身的實用器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先弄明白,什麼是曾侯乙建鼓。 給大家看幅圖片,答案不言自明。
在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了4件鼓類文物,它們分別是帶柄鼓、小扁鼓、帶環扁鼓,以及一件建鼓。在出土的時候,4件鼓都已經破損不堪,其上覆蓋的鼓皮早已經朽爛不堪,唯獨剩下各自的鼓架。
經過復原,其他類型的鼓的演奏方式很容易摸透,唯獨這建鼓始終不明確。
眼見著建鼓演奏方式會成為永久的謎團,專家們覺得有些遺憾。當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之時,一件漢代時期的出土畫像石揭開了所有的答案。原來,這建鼓是垂直插入一座鼓架中敲擊後發出聲樂。
下面這幅劇照,就是歷史劇中還原的漢朝時期建鼓的演奏現場。
建鼓的演奏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際,是我國出現最早的鼓種之一,戰國時代已廣泛應用。《國語·吳語》中有:“載常(常:旗名,畫日月於其端。)建鼓,挾經秉枹(經:兵書,枹:鼓棰。)萬人以為方陣。”
漢代建鼓多以流蘇羽葆為飾。室內演奏時,將直貫鼓身的木柱插入木座,雙手執棰擊奏;室外演奏時,左手持握木柱,右手執單棰擊奏,發音清脆明亮,用於寺院法事場合。
到了唐代,奏法完全不同,是一人背鼓在前面走,隨後一人雙手執鼓棰邊走邊奏,曾用於出行儀仗隊和天宮伎樂中,所以,只有找到了漢朝時期的建鼓演奏示意圖(比如漢代畫像石)才能真正弄懂建鼓在彼時的使用方法。
除此之外,專家們還在畫像石上得到了一個關於建鼓的信息,即建鼓演奏的實際意義。原來畫像石上建鼓的演奏畫面,並不是反映墓主人生前場景的再現,而是祈禱墓主人能夠快速昇天的儀式。建鼓中的木杆,代表著“設杆祭天”,木杆頂端的華蓋與流蘇象徵著西王母仙境,而羽葆則是希望墓主人靈魂能像鳥兒一般輕鬆飛上天際,早日脫離肉身而得道昇仙。
那麼,如此複雜的鼓身是如何鍛造出來的?據專家研究,建鼓底座乃是採用了傳統的範鑄法制作,由分段鑄造,後經過焊接而成的。且這件鼓座上粗壯龍身盤繞,並不像其它紋飾細小,分制之後的焊接十分有難度,成形可謂是非常不易的。
即便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許多國寶文物都有著惟妙惟肖的複製品,但這件建鼓底座卻因為工藝複雜,其鑄造工藝無法復原,至今也沒有沒有替代品。
閱讀更多 域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