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人和機動車該如何過斑馬線

眾所周知,全國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目前湖北省已成功創建了武漢市、宜昌市、宜都市、大冶市4個全國文明城市,荊門、荊州、鄂州、襄陽等地市都在摩拳擦掌,爭相開展創建活動。

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人和機動車該如何過斑馬線

當下,荊門即將迎來中央文明委測評組的第一次測評,其中現場測評工作將檢查城市基礎設施、社會秩序、環境整治、市民素質方面。媒體電臺都鉚足幹勁,大力號召市民以文明的形象迎接測評第一仗。

城市的文明首先是交通的文明,路口的文明,斑馬線上的文明。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交警部門應該採取各種措施優化交通秩序,特別注意抓好斑馬線上人車禮讓。

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人和機動車該如何過斑馬線

斑馬線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其作用是能引導行人安全地過馬路,歸根到底是為了保護道路上的弱勢群體——行人。2017年以來,我市在關鍵路段斑馬線上設置了電子警察,自動抓拍車輛在斑馬線前不減速讓行的違法行為,被抓拍確認違法的處100元罰款記3分,加大對不禮讓行人的懲戒力度。電子警察的普遍設立也讓機動車駕駛者感嘆車不好開、行人不好惹,特別是在斑馬線上如何禮讓行人的標準不好掌握、拿捏不準,稍不注意就會觸碰紅線。

其實,交通安全法早就規定: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應當減速慢行,並讓行人和優先通行的車輛先行;機動車行經人行斑馬線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斑馬線,應當停車讓行。並且右轉車輛過斑馬線時,也必須文明禮讓行人。作為駕駛員,發現白色菱形標線或行人斑馬線,就要提前減速,如有行人,就要做好停車讓行準備。如果遇到行人慾走不走的情況,駕駛員最好在斑馬線前停車5秒左右,交警部門會對駕駛員的禮讓行為進行審核,如果駕駛員有禮讓行人的意識,不會被當作未禮讓行人。所以說,駕駛員不用過分糾結,只要認準一個道理——經過斑馬線時禮讓行人,管理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對駕駛員的具體行為進行研判後下定論。

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人和機動車該如何過斑馬線

再來看看行人過斑馬線闖紅燈。當道路上既設置了斑馬線,又設置了配套的交通信號燈時,機動車和行人都得依交通信號燈的指示行動。但實際情況是,總有一些急匆匆的行人,不顧信號燈的指令,不顧自身的安全,一往無前地闖紅燈。市民過斑馬線不闖紅燈,是個人文明素質的最現實體現,直接反映整個城市文明程度。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交警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方式曝光行人闖紅燈的情況,目的就是為了維護斑馬線上的文明。這種曝光行為目前來看是合適的,出發點是為警醒群眾,擴大宣傳效果,教育行人遵守交通規則, 內容客觀真實,不存在侮辱的行為,不會對行人的名譽權造成不當侵害。

除了在公眾號曝光,個人覺得還可以考慮其他懲戒方式,我們看看在創城的陝西省渭南市是怎麼做的。對於闖紅燈的行人,渭南市交警可謂別出心裁,精心準備了“四種套餐”,供行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套餐一行政處罰50元;套餐二抄寫交安法填寫承諾書;套餐三違法行為轉發朋友圈集贊;套餐四當志願者現場維護交通秩序。”通過這些較為靈活的方式,使違規的行人得到教育。

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人和機動車該如何過斑馬線

尊法守法護法是現代文明的標誌,設置斑馬線和信號指示燈的目的是維護公路上的法則,實現人車通行權的合理分配,最終達到“車讓人,人守規”的效果。城市是市民的家,不論行人或是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寬容大度、互相理解,各行其道、互不攪擾,如此才能守護自己的幸福家園、實現自己的美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