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錢人都讀國富論?此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作為經濟學的經典鉅著和開山之作,怎麼也得讀一遍此書。此書讓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經濟學知識,以前也看過一點經濟學的書,但那些書總是故作高深,只肯說一些泛泛的經濟學專有名詞,但隱藏在這些名詞和現象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卻從不肯細談,也許那些作者自己都不知道那些名詞的來歷!

為什麼有錢人都讀國富論?此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我摘抄幾句: "我們不能借著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的善行而獲得晚餐,而是源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看重。"

"我們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屠宰業者、釀酒業者、麵包業者的恩惠,而僅僅是出自他們自己的利益的顧慮,我們不要求於他們的愛他心,只要求助於他們的自愛心。我們不要向他們說我們必需,只說他們有利。"

"人天生,並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

"從來不向他人乞求憐憫,而是訴諸他們的自利之心;從來不向他人談自己的需要,而是隻談對他們的好處" "交換傾向出於自利的動機,並且引發了分工。"

"財富是交換勞動的權力。"

"每個人都不斷努力為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當然,他所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但是,他對自身利益的關注自然會,或者說,必然會使他青睞最利於社會的用途。這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引導著他去盡力達到一個他並不想要達到的目的。"


為什麼有錢人都讀國富論?此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國富論》這本書用句煽情但又字字珠璣,淺顯易懂又寓意極深。其實在此之前我都沒有對生活中的日常作細緻地思考,也沒有去想到底是什麼力量在驅動我們一直不停地工作生活下去?我一直以為努力工作為這個世界做一點點貢獻是我們人生中的應有之義,也是支持我們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但是直到讀完了《國富論》我才明白 真正的力量來自人自私自利的本性,但是人的這種自私自利的本性並不會妨礙社會的發展,相反如果處理得當,將大大的促進社會的發展,人的主觀利己將導致客觀利他。 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總是在告誡人們要貢獻社會,不能投機取巧,要存天理滅人慾。可以說我們自小所接觸的社會規範、意識形態和《國富論》所要表達的思想完完全全相悖。這也是我讀這本書所震驚的原因。


為什麼有錢人都讀國富論?此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相信看過這本書的朋友也會有這種感覺。豆瓣對《國富論》評價也很高,評分9.0,也算對它的肯定了。 想來現在我們已經對市場經濟習以為常了,社會主流價值也一直強調人的個性化發展,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在慢慢膨脹,我不知道應該值得肯定還是應該感到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