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出了很多优质的电影,也许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已经过时了,但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特效?颜值?我觉得不是。一部电影的好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电影的剧情故事以及演员的演技。在1997年上映的传记类电影《南海十三郎》就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一切,这部电影讲述了十三郎的一生,同时也讲述了编剧在电影界的没落!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宣传语是:一个潦倒的编剧家在讲另一个潦倒的编剧家的故事。《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没有酷炫的特效,也没有所谓的大咖,票房也并不是很高。但这部电影却拿下了四座奖项、五个提名。而片中南海十三郎的扮演者“谢君豪”拿下了“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以及“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也有人称,谢君豪就是十三郎,十三郎也是谢君豪。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伴随着街头艺人的吟唱声,电影缓缓开始。

1914年,十三郎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本名江誉镠,因自小喜欢热爱粤剧,少年时因编写《寒江钓雪》一炮而红,凡是他编剧的戏都非常火爆,随着他名声的越来越大,他开始感觉寂寞了,于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和一心想成为名编剧的唐涤生结交,过着亦师亦友的日子。后抗战爆发,十三郎激励唐涤生去香港发展,而他自己则加入到军队中写剧本劳军,但好景不长,抗战结束后人们为了吸引观众看戏,开始另辟蹊径。不再重视十三郎编的传统戏剧了,而十三郎落魄的回到了广东,但回去之后也没人看他编的剧了,他疯了!最后流落香港街头而死。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从这部电影的角度看,讲述的是一代天才编剧到最后的潦倒死去。例如片中十三郎对世人怒吼的那句:“编、导、演。 先编后导,你们懂不懂!”是的,在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的天才都陨落了,许多的经典传承都被媚俗之作所代替了。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哀,而十三郎只有疯,才能逃离那个肮脏的现实。这部电影也反映了当下的很多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电影制作人企图用奇技淫巧在电影这条道路上另辟蹊径,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带来了许多负能量。而《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无疑狠狠地讽刺了这些所谓的电影人。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演员谢君豪可以说完全将这个角色演活了。谢君豪抓住了十三郎的神韵,从眼神、脸上的表情、甚至是动作都可以说仿佛十三郎在世。影帝这一殊荣实至名归。

细数谢君豪的作品,不管是《仙剑奇侠传》中快意恩仇、放浪不羁的酒剑仙,还是《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沈四海。谢君豪虽说不是主角,但是凭借自身的演技以及气质征服了许多观众,虽然他不红,但是至少他是一名真正的“演员”

这部豆瓣评分9.2的电影,让他拿到了金马影帝,他凭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