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山东发现西汉墓,出土的国宝改写历史,专家:史记记载有误


1972年山东发现西汉墓,出土的国宝颠覆历史,专家:史记记载有误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一共经历十二个皇帝,立国二百一十年。曾记否,昔日秦末天下大乱,群雄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暂都洛阳,三个月后定都长安。

西汉诸多制度承袭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缔造了好几个盛世局面,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如此灿烂的历史,故而但凡是当时的留存,都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银雀山汉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是全国规模较大的古代墓群之一,以西汉墓葬为主,兼有战国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墓葬群。该墓葬群于1964年被发现,1972年至1986年先后发掘一百余座墓葬,大多是西汉前期墓葬。


银雀山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以竹简最为珍贵。考古人员在古墓群发现的大量竹简,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

尤其是失传1700多年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震惊海内外,还有《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这些书简共有完整版和残简共4942个,内容主要涵盖了先秦古籍及古佚书,而且都是西汉时期手写出来的,它们对研究中国的兵法、历史、文字等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在2012年的时候上榜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孙子兵法》又叫做《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乃是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

《史记》这本书被奉为史学经典,但是这次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上面记载的一些事件和史记中所写的并不一样,比如齐魏桂陵之役中,《史记》这本书中并未提及庞涓这个人,只在13年后的那场马陵之役,才讲到了庞涓自杀事件。


此次在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却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版本,里面写到了孙膑擒庞涓于桂陵,可是通过目前所拥有的多方资料来看,专家们认为孙膑擒庞涓确有可能在桂陵而不在马陵,所以说《史记》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可能有些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