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春暖花開之時,江城武漢終將重新淋浴在陽光之下。

導讀:

這個春節,武漢成為了全國甚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做為武漢人,所能做的,只有老實呆在家裡不給社會添亂。只是,看到網上一些讓人寒心的冷言冷語,卻是感慨萬千。

武漢是我深愛的家鄉!我絲毫不懷疑家鄉會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渡過難關。很快,春暖花開之時,我堅持這場瘟疫就會過去。

但看到很多事先並不知情,早已出門在外的父老鄉親,被阻半途無法回家,關愛相助者有之,惡語惡行相向者亦有之,感慨之餘,便又想起八十年前那場全民族同仇敵愾的“武漢保衛戰”。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謹以自己以前寫過的一篇小文,提醒熱愛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人們——

眼下不是相互指責的時侯,現在更需要的是萬眾一心,戰勝疫情,讓愛回家。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武漢大學曾是抗擊日寇侵略的戰時指揮中心。

“三月鶯花黃鶴樓,騷人無復舊風流。忍聽楊柳大堤曲,誓雪江山半壁仇,李杜光芒齊萬丈,乾坤血淚共千秋,凱歌明日春潮急,洗筆攜來東海頭。”這是抗戰期間,老舍先生羈旅武漢寫下的七律。

除了 “乾坤血淚共千秋”。老舍在記錄其抗戰生活的散文《八方風雨》中,還寫下過這樣的文字——

“在蛇山的梅林外吃茶,在珞珈山下盪船,在華中大學的校園裡散步,都使我感到舒適高興。特別值得留戀的是武昌老天成酒店,這是老字號,掌櫃與多數的夥計都是河北人。我們認了鄉親。每次路過那裡,我都得到了最親熱的招呼,而他們馳名的二鍋頭和碧醇是永遠管我喝夠的。”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這裡曾有過無數愛國志士的身影。

那首七律名為《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協會地位相當於後來的中國文聯),1938年3月27日,身為協會負責人的老舍在漢代表全國文藝界同仁發聲:與全國軍民共赴國難,驅逐日寇,重塑中華民族的鐵血榮光。

而那酒則無疑是漢汾。武漢舊時民謠稱“天成大有聚興益,汾酒碧醇五加皮。”自清中期開始,山西汾酒向南流傳,河北不斷有掌握汾酒技藝者來漢開設槽坊。清末開業的“老天成”,從山西汾陽遷來,所產汾酒味醇爽口,被譽為武漢特產,舊稱漢汾。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武漢的美,自有武漢的味道。

漢汾與抗戰,看似風馬牛,但兩者卻因為老舍先生的原由,曾經發生過緊密的聯繫。

曾廣為人知的是,抗戰期間,老舍在漢負責“抗協”工作並主編《抗戰文藝》,在漢短短八個月,即出刊十六期。他還在馮玉祥將軍的倡議下,在武漢創辦過當時頗有影響的通俗文藝半月刊《抗到底》。

“在抗戰前,我絕對想不到我會去寫鼓詞與小調。”老舍說,“在戰爭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樣的,寫小說、戲劇有用,寫鼓詞、小曲也有用。我的筆須是炮,也須是刺刀……我不因寫了鼓詞與小曲而覺得有失身份”。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百年江漢關,一直是武漢的地標。

有據可查,為向全國同胞宣傳抗戰,老舍在漢共寫出了十多篇鼓詞,六出舊戲,一篇通俗小說和眾多小曲和快板。他為知名藝人寫過宣傳抗日鼓詞《王小趕驢》,小曲《二期抗戰得勝圖》和快板《忠孝全》,他甚至還寫下過長達三千餘句的河南墜子,併為一批知名畫家的抗日畫作配文配詞,以便市民觀看傳唱。

這些文藝作品,都曾極大地鼓舞了全體軍民的抗日熱情,激盪起全民族同仇敵愾的澎湃熱血。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我們民族的名字,來自於漢水,漢水正是在武漢注入長江。

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一腔熱血,也曾有過漢汾酒的一份功勞。

在漢期間,老舍僅靠零星稿費生活。曾長期留洋的他,吃的是大鍋飯,穿的是舊布衣,生活節儉,卻十分好酒。以至於他曾給好友寫詩:“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老舍還喜聚飲。當年,老舍與友人聚在一起討論抗戰文藝作品之餘,常由老舍或是得了稿費者請客喝酒。和朋友們在一起的老舍總是情緒高漲,本就不錯的酒量便更上層樓。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夜幕籠罩下的漢口,陰霾終會遠去。

老舍人品好,酒品更佳,大家也喜歡和他一起喝酒,所以請老舍喝酒的人也多,他更是來者不拒。

在領軍全國文藝骨幹奮筆疾書的日子裡,他時常在武昌老天成酒樓,叫上一壺漢汾和幾樣小菜,和友人們邊喝邊聊。酒過三巡,眾人的抗敵豪情噴薄而出,其後的文藝作品更是激情洋溢,戰鬥力爆表。

郭沫若,茅盾,胡風,馮乃超,艾蕪,魯彥,郁達夫,田漢等諸位先生,戲劇界、演戲界的眾多名流、名導、名演員,都曾聚集在老舍先生的周圍。

老舍曾稱:一點也不誇大,誰曾見過幾百位寫家坐在一處,沒有一點成見與隔膜,而都想攜起手來,立定了腳步,集中了力量,一心一德的,成為筆的鐵軍呢?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一橋飛架,正是武漢交通樞紐地位的見證。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當年的情景,令後人神往。

志同道合的文藝巨匠們筆耕不輟,相聚而飲,同心同德,誓死禦敵,該是多麼暢快,多麼豪邁!

儘管我們不知道,當年,這一大批文藝巨擎們都曾有誰喝下過我們的漢汾,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武漢的水土,武漢的酒,曾溫暖過他們的身心,壯過他們的行色,並通過他們的作品,鼓舞過全民族的昂揚鬥志。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百市之市的武漢,自有其鮮明的城市性格。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這是一種讓我們至今仍在懷念並欽羨的風雅,更是江城風物飄香華夏精神聖殿的高光時刻。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那情那景,又該是何等空前絕後的華夏氣度。

於是,儘管戰亂仍頻,但羈旅行愁不再。儘管長路漫漫,觸景傷懷消遁。

任它萬水千山,花開不再是淚濺,鳥鳴亦不再驚心,唯有必勝的信念永存!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橋城武漢,必將架起通往安康的又一座虹橋。

幸哉!天佑我中華,我們總有人寧願馬革裹屍還,我們不缺少視死忽如歸。

這就是我們民族的成色和底氣,這也是中華河山萬里,源遠流長的天命和源起。

壯哉!我欲舉杯致敬,用漢汾祭拜先賢。

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之中,是你們持節北海,鑿空西域,封狼居胥,勒功燕然……

在民族危亡圖存之際,是你們拋妻別子,高歌出塞,橫槊千里,碧血黃沙……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大美武漢,必會見證這個國家的大愛。

《周禮》有云,凡祭祀,共酒以往。其實,年年歲歲團圓,最宜漢汾飄香。因為,武漢的酒曾為無數英烈壯行,做為後人的我們,用此酒祭奠先人忠魂再合適不過。

正可謂,舉杯向九泉,登樓頌九歌。九歌慰英魂,英魂居九天。九天酒氣盛,正是漢汾香。江城美酒馥,再飲一杯無!

重溫82年前的“武漢保衛戰”,用江城的痊癒“讓愛回家”

黃鶴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武漢痊癒的那天,就是我們民族最美的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