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写出极好的文章?

古道浪人ZWR


什么是个人文化?用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有人说没文化真可怕。文化到底是什么?是学历经历还是阅历。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而言,这是一种狭隘的解释。人主要是通过教育来获得文化知识,但自学也能成才,有学历的不一定比没有学历的高。

例如,沈从文,毕业于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后来参军,在北大旁听生。再后来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没有被录取,从此结束了求学生涯。到最后沈从文也只是小学文凭。

多年以后,沈从文先生创作发表了《边城》《长河》《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集》等五十多部文学著作。

他还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任教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的终审名单。1928年4月胡适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力排众议,不拘资历,坚持聘用沈从文。但沈从文一上讲台却说不出一句话,最后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一时传为笑谈。

沈从文是文学大家,这一点亳无疑问,以一个小学文凭进入高等学府当教授。还有大家熟知的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小学文凭。

这就是我的回答!


内江黄大姐


我有一个发小,初中文化水平。读书时候成绩都是班里倒数,也不存在偏科,语文成绩同样也是惨不忍睹。某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最近在追一个女孩子,每天写情书,然后再以短信的方式发给对方(当时还没微信)。他对自己写作没有信心,拿给我看,问我意见。

我看了之后第一个问题:全部自己写的?他回答说:百分百原创。我说:我到今天才发现你文采那么好,我看了都感动,我相信你肯定能追到这个女孩子。当年的女孩现在早都成为我发小的老婆,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回到主题,文化程度跟写作水平有关系吗?有,但关系不大。写作跟你当时的状态,动力等内在因素有很大关系。当你发自内心想写,有强烈内在驱动力的时候,下笔如有神!


摔烂重组的削笔器


我文化也不高,仅上过初中,小时候又没有电视看,最好的活动就是跳绳,扔沙发等,那时候最喜欢看的是少年文艺,里边的故事情节每回都能打动我,看的忘乎所己。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写的作文名字是﹤小草﹥,被老师班上表扬,给了我莫大的自信,越发对作文喜欢。现在为了生活,多少年没有拿笔了,提笔也好忘字,但是现在一拿起笔来,还是有一写为快的冲动,这就是我此刻的心情。





手机用户月弯弯


对这个话题,我感触颇深。我最高学历当年高中一年级都没上完。多年来爱读书,爱文学。后来一直到2015年春,王国胜校长来任职后,成立了校刊编辑部,听说我喜爱文学,提名让我到编辑部给老师们审稿。当时真是压历山大!老师都本科、大专生,我高一都没念完,能胜任审稿的担子吗?!当时王校长这样跟我说,"一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和是否会写好文章,划不上等号,这里是最适合你的位置,你就和老师们一起学习成长吧!"

工作之余,王校长还指导我写作,写新闻。后来又指导我写讲话稿、随笔、管理类文体等,几年下来,我进步很快,我从爱好文学,到学写作,到爱写作,到在网络平台发表各种文件近百篇,前年还在地区十一届博客大赛中获得奖项。

我能一步步走来,和王校长的亲手培养是分不开的,他是我写作路上的伯乐。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但,生活又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活水,当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多了,生活中善于观察,然后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把生活原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和韵色,加上对文学特有的悟性,一样能写出情感真挚、有血有肉的、感人至深的好文章来!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写作路上的您有所帮助!如果喜欢本文,就请关注我。


卜算子翟


我们总是太看重文化程度了。文化程度只能代表你上了几年学,学到了什么程度。

而写文章需要的是对语言应用的天赋,自己的生活经历,还有对文学的爱。

我认识一位作家,今年七十多了,几乎可以说没有上过学。

她写作的老师就是一本红楼梦。我见过她在一本大日历的背面抄录了整本的红楼梦。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她还在给人家当保姆,幸运的是,她照顾的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知道她喜欢写作,不仅提供时间让她写作,还帮她整理,帮她推荐投稿。

她写她的童年,写她这些年的经历。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越写越好,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屡屡获奖。

慢慢的,大家都认可了她,开始称她为老师。

就在前几年,她的一篇文章,山果,火遍了朋友圈。人民日报进行了登载。

后有电视台对她进行采访,还专门录制了节目。

她写的回忆性的小文章受到大家的欢迎,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天津晚报发稿。

她在我们当地喜欢文学的圈子里是励志的楷模。

现在,她除了在穿衣打扮上有些变化外,还是那个说着四川方言的阿姨。我们去拜访,她端茶倒水,递瓜果,你拦也拦不住。忙完这些之后,就找个地方一坐,很少插话。

我也曾想过,像她这样年纪的人,都会有好多那个时代苦难的经历,为什么经她的笔就那么吸引人呢。除了爱好,勤奋,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观察力强,记忆力出众。她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最大程度的还原到当时的情景里,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所以说,一个人能不能写出好文章,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单用文化程度来衡量,那就太偏颇了。





文芳墨艳


无意之中翻到这个问答题,我也凑凑热闹,说一下我个人。

我从小因为家庭困难,又是长子,小学4年级没上完就辍学,给生产队放牛帮家里挣点工分,没有文化是我这5O年来最大的遗憾,在三年小学里,只学过语文,算朮两门功课,连自然常识,和政治两门功课都没学过。

以前在头条上只看那些文章,和小视频,很羡慕那些黄v大咖们,各个领域的优质创作者,他们写出的文章,我百看不厌,好想自己哪天也能像他们一样多好啊,可生不逢时,现在只好认命了。

去年我偶尔收到了头条邀请回答,我既兴奋又胆怯,因为没有文化,回答出来怕别人笑话,我就参照问答题把自己亲身经历写了出来,发布过后没到一分钟,就收到系统通知,恭喜我的回答被推荐进头条首页,我更高兴了,后来只要人邀请我回答,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我都会去回答,高难度和自己没经过的问题,只能一笑而过,这才感到没有文化,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当时写的回答,只是以为只有邀请我的那个人能看到,直到后来收到系统通知,你的回答超过10万阅读量,我才回头去翻翻自己写的回答,发现7一9万,20万以下的阅读量有好多,还有一个回答超过了5O多万的阅读量,真的感谢那些山南海北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你们每一次的阅读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我的粉丝虽然不多,可都是通过阅读我的回答才关注我的,在这里,我给你们鞠躬了,谢谢我的粉丝们!

今年元月1号下午,我申请兴趣认证,有4条问答题,从昨晚开始全部通过优质审核了,用了9天时间,我也知道写回答并不是文章,但写出的回答,能通过别人的认可,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了,因为我也算是半个文化人了,以后只专心做好一件事,写回答!!








明天会更好110085241


文化不高的我读的书多了自然就高了,你是在学校读,而我是在家里读,走的路不同而结果是一样的,殊途同归亦志同道合,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是潜移默化,用书者的知识充实自己(是求知),用书者的智慧启发自己(是启智),用书者的思辨训练自己(是明理),唯一不同的是,你有证,我无证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志者事竟成,


养生男人699


文化程度高低怎么评定呢?看文凭吗?文凭只代表一个人相应接受了多长时间的全日制教育,取得了合格的毕业成绩,并不能说明此人能不能写文章。

来看几个大神,毛主席跟鲁迅是公认的数一数二的文章圣手,毛主席是普通的中专生,鲁迅是留学日本的医学专科生。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他的第一学历是小学五年级肄业,先写出小说,后上的军艺,弄了个大专文凭。可见写文章跟文凭没有正对应关系。

陈永贵没上过学,四十岁才开始扫盲,可是他讲话很有水平,文化低没有稿子,连续讲几个小时也能始终条理清晰、紧扣主题,经常爆出几个金句。把他的讲话记录下来,不用多少修改润色就是好文章,连著名作家赵树理都服气:“陈永贵!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人才啊!陈永贵了不起!”

像《滕王阁序》就好比精美宝石穿起来的项链,精彩绝伦。但是我们的生活还需要标枪和匕首,需要各种工具,需要各种电子产品,需要五彩缤纷。这些东西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来生产。恰如我们的头条,里面有各式各样、各种主题、风格的好文章,而写这些文章的人大多都是兼职,能写出好文章的关键素质不是文化有多高,而是:

一、有生活阅历,对世事、对人生有深刻、洞明的认识。这是来源于生活。

二、有读书、写文章的兴趣、爱好和积累,善思索。这是培养理论和专业技能。

三、热爱生活,感情炽热,有真情实感、有自我。希望通过写文章表现生活,影响生活。

四、要有点天赋,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深刻的思想,善于提炼总结,善于文字表达。


焦点一线


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的顶国级院士,不如一个眼科医生。

读书就是这样,你能背十篇文章,不如背熟一篇文章。什么叫背熟?就好象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

能背,能写,能用。

大学本科是基础教育,不可跨专业考研究生。

教授,专家,不是万能的。不是专业课题,不要乱讲。

把中考改为九年义务教育合格考格考试!


白风小严


这个标题值得讨论!有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人可以写书📚!

高玉宝,周立波,新凤霞,还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这些人都是没有受过高等学府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前后后过程中,曾经涌现出来还有许许多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家!大家!成功作文的因素有许许多多,无法概论。利用这个标题说说文化这个名词,顺便说一下,好文章,好书和文化涵义上的人品没有任何关系!

什么是文化?文化为什么要分“程度”?文化为什么又要分学科?文化的涵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文化的高或者低又是如何区别和鉴定?

在现实社会中,有文化的人包括高学历的人做出没有文化人都不会去做的事举不胜举!反过来说,没有文化的人做没有文化的事就更多了!

从这个比例上而言,文化高低并不能正确✔拿来划分区别人和人之间的好或者不好,好或者坏。

文化高低只能在“衡定范围”来区别:现代社会大多数工作必须要有文凭,文化成为身份证明,证明自己有文化和专业所长,并不代表人品和修养!不代表人的觉悟和道德是在什么纬度,文化只是一个标志和身份符号而已!

没有文化的人或者接受教育很少的人,主要还是看他们居住地区和大环境传统文化对这些人的影响……中国封建皇朝几千年来并不是靠文化来维持社会大统的,而是依靠传统文化忠孝礼仪,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三字经,百家姓,说书唱戏来传播文化,来教育人们要如何做人做事。

时代如今已经翻天覆地变化,文化涵义已经被诠释成为许许多多不同门类和解释,文化的表现和社会文明遵守已经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或许一个小提琴🎻家,但是他在地铁上吃东西,也会在动车🚄上把脚翘到椅背上!这时候,他应该是一个绝对没有文化素质人的表现!经管他或者她有一百个理由。

没有文化的人甚至可以在地铁上让孩子撒尿,大便,而且还理直气壮说:我孩子小,怎么办!我们怎么如何解释这样的情况发生?有文化的人恰恰这个时候也一样会发生这个问题:孩子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怎么办?我可以说区别就在这里……接受过教育的人遇到如此尴尬情况一定会想尽办法包括求助等等方式方法,绝对不会像无赖一样,二手一摊:我怎么办?孩子要大便!

这是形容社会日常生活中二组文化背景不同的处理和理由……大家会发现和文化有一定关系,也可以和文化高低没有任何什么屁关系!小提琴🎻家一样在地铁车上吃东西,只不过是使用上面的“口”!她认为很“文明”!

正常社会中,打着文化招牌而徒有虚名的文化使者多得去!我认为非常非常正常!文化是一个名词而已,根本无法全部替代人性!

人性的改变和改善需要文化的营养但是未必每个人都可以吸收到位……更多的人只是接受了文化的教育,并不真正的理解文化简单涵义在那里!

文化再高也掩盖不了人性的弱点!这就是我在文章结尾处主要的认为……有文化的人就是在身体外表上穿上了一件美丽漂亮的外衣,而没有文化或者文化不高的人,好比是赤身裸体在马路上不知羞耻在走路而已,他们之间重要的区别在这条马路上发生突变事件的情况下,这二组人群会有具体不同反应行动和表现,而不是他们谁穿的衣服漂亮或者衣不蔽体!

最后来解释文化和文章之间应该没有绝对性的联系!口述一样可以成“书📚”!

说了那么大一圈,就是为了证明没有接受过文化的人和写出极好的文章或者书籍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他努力了!他天赋异禀!就这样简简单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