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西游记》,三大名著哪个神话色彩最浓重?

天地间的二十八点三米


我认为去掉《西游记》,只有《红楼梦》的神话色彩最为浓重。红楼梦里面神话故事都有,《木石前盟》、《女娲补天》、《太虚幻境》、《警幻仙子》。

《木石前盟》、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红楼梦》中贾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故事。[中国上古神话所记录的是华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聚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所还原的早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与现实科学无关。

《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红楼梦》中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主。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现。在小说叙事体系中,太虚幻境是贾宝玉、金陵十二钗、贾府故事获得真实存在的最根本的保障。太虚幻境在审美上增添梦幻旖旎之美,在哲理上标志着情悟,在神话上象征爱情根基,在文法上有伏笔暗示作用。

《警幻仙子》、

警幻仙子,是《红楼梦》中的爱神、美神,太虚幻境司主,相当于西方的维纳斯、丘比特。她首次提出“意淫”的概念。《红楼梦》第五回,她受宁荣二公所托,让宝玉阅览金陵十二钗命运簿册,聆听《红楼梦曲》十四支,又将妹妹可卿许配于宝玉,引导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警幻之名,即设计情欲声色梦幻警醒宝玉入于仕途经济正路。无奈宝玉竟未悟,梦醒后依然不改意淫志行,直到后四十回第二梦才了悟。根据《红楼梦》中的脂批探佚,警幻仙子应该在最后一回中展示警幻情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