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大赛理念:

不厚名家,不薄新人,

兼顾文、字、意,注重作品内涵;

不拼尺幅,不拼装帧,

提倡小、简、精,回归硬书本真。


特等奖作品欣赏(共5件)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刘振林(广东省广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于声(女,辽宁省葫芦岛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吴钢(上海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金海东(浙江省杭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卓祖毅(重庆市秀山县)


金奖作品欣赏(共10件)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郑发文(四川省广汉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方义杰(广东省惠来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夏勇(云南省昆明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马国峰(广东省深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赖敬槐(四川省巴中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杨铁成(河北省石家庄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赵占强(河南省宜阳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杨响(重庆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潘伟(湖南省长沙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谭立军(湖南省炎陵县)


银奖作品欣赏(共20件)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杨静(重庆市秀山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陈松(四川省成都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刘良谋(广东省深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花爱军(北京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雷鹏飞(辽宁省抚顺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徐秀康(四川省成都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赵卫星(江苏省扬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蔚陆军(浙江省杭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游章林(福建省南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刘旭山(山西省吉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黄厚桦(广东省惠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杨连双(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朱仕权(四川省成都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陆展军(广西自治区桂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曾德成(广东省广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粘振利(福建省晋江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陈学光(江苏省南通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孙文刚(山东省烟台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江中元(广东省深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彭芳龄(女,湖北省武汉市)


铜奖作品欣赏(共30件)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文茜(广东省深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冯文涛(江苏省邳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曾盛国(四川省茂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杨晓光(黑龙江省嘉荫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曹南建(广东省佛山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吴振东(吉林省长春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刘柳(女,湖南省湘乡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任行志(上海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沈捷(江苏省淮安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贺建波(湖南省桂东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谢红斌(湖北省沙洋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张则鹏(山东省微山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黄梓林(广东省陆丰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胡奕(江苏省无锡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林少武(四川省达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张杰(贵州省贵阳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张凯(江苏省南通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甘耀阳(广东省广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高玉才(四川省巴中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黄少波(江苏省江阴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王泵(广东省广州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王硕(天津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秦剑(安徽省芜湖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陶浪(江苏省淮安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陈林(四川省成都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冯德(陕西省西安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何青(女,云南省昆明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唐玉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马黎明(青海省湟源县)

“品翰堂杯”第五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获奖作品

▲陈杰(河南省罗山县)


其次,细品每一件作品,作品在笔法,字法,章法方面皆具有传统书法的古意,实属难得。部分作者在作品用纸上也作了一些思考,值得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