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金雞唱新歌

“啊,古道金雞唱新歌,唱響新生活美如畫。啊,古道金雞唱新歌,唱響新生活飛彩霞。”一首《古道金雞唱新歌》把隆陽區金雞鄉的變化娓娓道來。

金雞鄉位於保山市隆陽區東部,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厚,是保山漢文化的發祥地,永昌文化的搖籃。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雲南省級革命老區、雲南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多項殊榮。近年來,金雞鄉搶抓機遇,實現多種文化繁榮發展、人居環境美麗宜居、生活水平提檔升級,古道金雞唱響新生活美如畫。

“你從遙遠的西漢走來,走來了一個璀璨的文化。”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夷”,置縣金雞為“不韋”。兩千多年的歷史,孕育出了金雞的戲曲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抗戰文化、非遺文化等多種文化。依託璀璨文化的先天條件,金雞鄉深挖文化基石助推產業興旺。

古道金雞唱新歌

近年來,依託“四位一體”、國家城鄉田園綜合體建設、“美麗鄉村+文化”、金雞鄉育德村旅遊提升、“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等項目,金雞鄉修復了滇西抗戰遺址文昌宮、始建於唐代古剎將臺寺、清末明初古建築風貌街道四方街、文廟街、季平街,創建了育德村AA級旅遊景區,新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四一五”武裝起義展覽室,擴建了永子文化園,申報省市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項(永子、土陶、彩陶、二胡、馬鞍、口袋豆腐、火瓢、老候乳鴿),正在申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項,國家歷史文化名村金雞村新建房屋審批嚴格延續古村房屋風貌和傳統格局,致力把金雞打造為宜遊美麗鄉村。

在金雞,你可以在古村感受歷史呼吸、到山水名剎浮看人世、遊逛萬畝農業觀光園、覽紅色展館明悟初心、品舌尖“三味”唇齒留香、泡千年溫泉洗垢濯塵。

“在這富饒的土地上,生態田園一幅畫。”

2019年前,金雞鄉因規劃建設早,集鎮主幹道破損、擁堵嚴重,空中電線網線縱橫交錯,加之沒有統一規劃的農貿市場和停車區域,以路為市、車輛亂停亂放,“髒、亂、差、堵”現象嚴重。部分村民小組還存在沒有垃圾集中焚燒點,村內垃圾亂扔、柴草亂堆、汙水橫流、人畜混居、旱廁臭味熏天等現象,嚴重影響了金雞“顏值”。

古道金雞唱新歌

2019年以來,金雞鄉堅定“敢叫舊貌換新顏”的決心,按下美麗鄉村建設“快進鍵”,以提升人居環境助推生態宜居。

依託項目投入2100多萬元,大力推進集鎮綜合整治,對全長1.4公里的集鎮主幹道重新規劃,天上、地面、地下同步治理,建成了集鎮主幹道雨汙分流、管線入地系統,成為了隆陽區首家實施完成集鎮電力、通信等綜合光纜入地工程的鄉鎮;沿路種植清香木130株,安裝獨特的“金雞”路燈84盞,劃出停車位207個,安裝爆閃交通信號燈及違停電子監控設備;在美麗鄉村建設點內,建設佔地228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解決了街天擁堵狀況,全方位提升集鎮靚麗容顏。

推行“一條紅線彈到底”整治違章建築、“一條黃線畫到戶”治理公共衛生、“一個籮筐擺門前”收集生活垃圾、“一條大河清到底”確保河道暢通、“一株桂花撲鼻香”補綠增綠、“一張傳單發到戶”動員群眾參與、“一條標語刷上牆”營造工作氛圍、“評選一批示範戶”發揮先進引領作用、“建立一套遍訪機制”提升群眾滿意度、“帶好一支黨員隊伍”發揮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十個一”工作法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金雞鄉正在徐徐展開一副生態田園的美麗畫卷,以更宜居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踏著故鄉前進的步伐,心裡樂開花”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金雞鄉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全力補齊產業、住房、飲水、交通、教育、醫療等短板,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助推生活富裕。

“我從內心感謝各級扶貧工作幹部,感謝共產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金雞鄉黃毛社區建檔立卡戶楊振兵22歲時被檢查出患先天性心臟病,因無錢治療,病症越拖越重。到2019年,已無法正常工作,這讓他對生活失去了希望。當社區扶貧幹部瞭解到他的實際情況後,及時對症下藥,幫助他申請低保、籌措治療費用、聯繫到昆明同仁醫院治療併為其申請了綠色通道。在其出院後,金雞鄉又從扶貧基金中給予他“大病醫療救助”5000元,並幫助他申請了臨時救助。還在康復中的楊振兵雖然不能外出務工,但已購買了200餘隻雞苗飼養增加家庭收入,他堅信,有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日子一定會像家門口的柿子一樣紅火起來。

古道金雞唱新歌

楊振兵只是金雞鄉脫貧攻堅中的一個典型例子,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403戶1818人,截止2019年底已穩定脫貧396戶794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6.67%降至0.09%。“現在真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連做夢都會笑出聲來。”金雞鄉75歲的老人陳以芹開心的說道。(李華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