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1號文件”送出強農惠民“大禮包”

  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近日,《中共山丹縣委、山丹縣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出臺,目標鎖定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多項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獎勵扶持力度為歷年之最。

  該縣“1號文件”對做好2020年全縣“三農”工作提出總要求,從決戰決勝全面小康、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等八個方面發力,推動全縣現代農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在發展方式上,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建設,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打造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穩步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加快建設生態宜居村莊,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的要求,打好涉農項目資金“組合拳”,充分發揮聚合疊加效應和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作用,最大限度調動社會資本和農民群眾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在符合前置申報條件的基礎上,嚴格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和項目制管理模式,重點對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果蔬、草畜等產業以及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和品牌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農業機械化發展、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生態宜居村莊建設等11個方面給予獎勵扶持,最高給予60萬元的補助。特別是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面,出臺對當年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範性合作社、示範性家庭農場等,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最低2萬元的獎勵,以及給予最高400萬元1年期銀行基準利率50%的貼息。在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對購置目錄內部分指定農業機械,除優先享受國家和省級補貼外,縣財政按國家補貼標準給予累加補貼;對當年購置進口或未列入甘肅省補貼目錄但先進適用的部分機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縣財政給予購機價格10%的補貼。同時,為推動惠民舉措切實取得實效,該縣採取健全工作機制、選優配強“三農”工作隊伍和營造發展環境三項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建立“五級書記”抓農村工作的機制,健全完善縣鄉(鎮)村三級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廣泛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翟繼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