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最怕火星撞地球,兩個極端的人碰到一起,但往往還就是在兩個極端的人,特別容易吸引到對方的注意,偏偏就愛上了彼此,貓愛上老鼠,愛上不該愛的人,這樣的愛情常常讓人很揪心,也總是會伴隨著其中一方為了另一方,至死不渝的犧牲。


今天這個問題中的焦慮型依戀者和迴避型依戀者就是一類典型的“矛盾的愛情”。明知道這段感情不會容易,卻仍然選擇去找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這樣的決心和毅力,加上一些建議和辦法,相信你的感情之路,會慢慢變得容易起來。


遠叔之前講過許多關於如何和迴避型人格相處的方法,這裡我就不做過多詳細的贅述。這裡遠叔想給那些焦慮型依戀者們一些在親密關係中相處的辦法,供大家參考和討論。


簡單來說一下什麼是焦慮型依戀者(anxiously attached),大多數的焦慮型依戀人格的形成,是由於從小沒有受到父母或親人的及時、有效的關注,親人對自己回應不夠親密,長期處於被忽略和害怕擔心拋棄的恐懼當中,所以在後期相處的親密關係中,因為害怕自己被拋棄,而常常表露出焦慮的情緒。


比如:十分的粘人,佔有慾很強,極度缺乏安全感,容易胡思亂想等等。

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上圖所示的是一個圖片是兩個不同人格的一個情緒表達模式。我們稱人類內心深真正的想法和情緒為原生情緒,而表現和表達出來的為次生情緒。


其實不論是對於焦慮型依戀者還是迴避型依戀者來說,內心深處害怕被拋棄的恐懼都是他們原生情緒,但兩者通過不同的次生情緒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恐懼。


比如焦慮型通常是——猜忌,試探,敏感;而回避型通常是——抗拒,疏遠,冷漠。我們也會發現,兩者其實都有幾個共同點:不信任,言不由衷,以及懷疑對方。

我們清楚地是,不論是哪一種人格都是從小慢慢播種下的一顆種子,不可能完全徹底的擺脫,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自我控制,和相互理解,從而進行改變。


焦慮型和迴避型最大的矛盾在於:一個要的多,一個要的少。


對於迴避型人格來說,如果你過多的去步步緊逼,只會讓對方覺得你要求太高,很缺愛;

對於焦慮型人格而言,時間長了,會抱怨對方反應不足,且質控對方感情上的疏離。

所以,像題主這種情況,可能不會胡思亂想,但是怎麼辦法突破彼此的人格,讓關心進一步發展呢?


1.學習自己的人格


以題主和女方的為例,好在兩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人格特點,就跟我們喜歡瞭解星座,血型,做很多測試題一樣。多看一些關於不同人格類型解析的文章和書籍,多去了解一下自己和對方的一些特性。這樣當你面對對方一些蜜汁操作的時候,你就會理解TA的行為。


比方說,題主能夠看出女方是很努力在克服自己的人格,和題主做牽手之類的親密動作。因為女方瞭解自己的人格缺陷——不願意做出親密的舉動,所以逼自己邁出了這一步。


由於兩個人瞭解自己的人格特性,所以很多時候就會要求自己改變。這種主動要求改變的做法,其實是最有效也最能夠從根本上緩解人格特性帶來的麻煩。


所以我建議大家多去了解自己的人格特性,不管你是不是焦慮型或者回避型,或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類型的人格,多去看看,把自己歸歸類,總是有好處沒壞處的。


當然了。大家有時候就是想要獲得一個快速簡介的答案,不想去花時間花精力,但是真心話,有時間,不妨去了解一下,哪怕只是簡單的視頻和文章,就像瞭解你們自己的星座一樣。


比如說,一些朋友會發現,當你越來越瞭解自己的星座特點,你會變得越來越像這個星座,你也會更加了解自己的特點,還有些朋友喜歡看自己親密關係的星座,去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說話,做事。

俗話說的好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你越來越瞭解一件事,你就越容易理解和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從前的矛盾,可能就不再是矛盾了。


還有一種辦法是:多溝通。其實題主和女方兩個人都是瞭解自己情況,且有意識想要靠近對方的人。你們這段感情裡,本來就是郎有情女有意,所以,進行一些深度的溝通,讓彼此瞭解彼此的成長經歷也好,性格特點也好。


比如:

一些你人生中的重要經歷影響了你的性格、習慣、行為

一些你特定時刻的“言不由衷”,比如,在面對某件事的時候,你可能會很憤怒,但是其實你是想要表達…或者你在做某件事情,是為了釋放和舒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不愛或者嫌棄對方。

讓對方瞭解,當對方做出那些行為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感受,看看是不是彼此有誤會或者不理解。

當然在日後的相處裡,如果兩個人走到了一起,也可以約定俗成一些屬於你們的“情緒暗號”,比如當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你是生氣的,從而來回應和解決以後會遇到的問題和矛盾。


2. 直面自己的人格


結合我們在上面圖中看到的那樣,不論你是哪一種人格,焦慮型或者回避型,其原生情緒都是害怕自己被拋棄。


很多時候我們在和對方交流對話,本來想要表達自己的原生情緒,但恰恰展現了自己的次生情緒,並且被次干擾,讓對方和彼此產生了誤會。


比如說,焦慮人格今晚七點給對方發了一條短信,但對方遲遲都不回覆,焦慮人格就開始胡思亂想,認為對方是不是在幹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或者可能覺得對方是不是在和別的追求對象聊天而忽略了自己。

或者對方根本不喜歡自己所以不回覆一同亂想之後,就去給對方“發洩”了,上來就說“我覺得我真的沒有辦法堅持了,我覺得你不喜歡我,我覺得我在打擾你。“等等,而不是直接問對方 “你在幹嘛”“我想你了”之類的原生情緒表達。搞得對方不知所措,我只不過是幾個小時沒回復,怎麼就要分手了。

所以切記不要讓自己的次生情緒掩蓋住原生情緒,要準確直接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對於焦慮型依戀者而言,憤怒也許可以為爭取當下對方的注意力,但是長遠來說,這樣的行為更像是強迫性的索取,讓對方覺得很多的親密行為都像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有感而發。


3. 焦慮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相處方法


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文章開頭我就提到,水火不容的兩人,想要相處的好,必定有一個人要做出犧牲。基於現在提出問題的是有焦慮型依戀人格的這一方,所以給出以下幾點,焦慮型人格在和迴避型人格相處中的幾個技巧:


A.提問


迴避型人格最怕的就是心急的人,逼著他們做一些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尤其是在親密關係裡,過度和快速的親密會讓他們感到極度的不適。所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昇華兩個人的關係,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比如,在你想要和對方牽手的時候,不要突然去牽對方,直截了當的詢問對方“我可以牽你的手嗎?”不要有事沒事就去跟對方說“我想你了”“我愛你”之類的甜言蜜語,迴避型人格最討厭的就是油膩的情話,所以,與其說這些,不如簡簡單單的說說“早點休息”“晚安”之類的平淡樸素的話。

B.約定


和對方做一些約定,當你想要做一些親密的動作,或者有一些昇華的時候。上一步提到提問,如果對方拒絕,或者表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那麼你可以主動一點,和對方通過約定的方式,掌握自己的主動權,而不是一味地只會跟著對方的腳步。


比如:“下次見面的時候,我們牽手吧。”還是那句話,直截了當的表達自己的訴求,但是不強求。

如果對方對你提出的約定要求拒絕,那麼給對方另外一個選擇,比如“第三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就牽手吧。”但是讓對方知道,你是有要求的,可以有些退讓,但是不能拒絕。如果對方真的喜歡你,願意和你相處,那麼她一定也會邁出自己的那一步。


C.稱讚


給對方的行為表示稱讚。要知道迴避型人格能夠邁出自己的一步做出一些親密舉動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一旦你發現對方是在滿足你的需求,或者在盡力走出自己的人格特性,以表揚和肯定的方式認同對方的做法,並且表示欣賞。因為和焦慮型人格一樣,迴避型人格從小受到的關注和認同感也非常的少,所以你的認同,對於TA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比如對方同意且真的做到了和你下次見面的時候牽手,在約會結束之後,你可以給對方發消息說“謝謝你今天的舉動。”或者簡單的發一個“我今天很開心”。足以,切忌不要太過,什麼“我真的好愛你啊,終於牽你的手了”之類的,因為過度的稱讚,也會讓對方懷疑你的真實性,所以,恰到好處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