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是否有共同點?

木易看史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古代歷史上很有威望的皇帝,始皇帝殺伐決斷,深謀遠慮,但過於暴虐。漢武皇帝則胸懷大志,威震四海,聲揚了天國神威,同時也有多疑殘忍的一面如冤殺太子,錯認為大將李陵投降,便誅殺李陵一家,使李陵被迫投降。但瑕不掩瑜,漢武帝仍然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對於後世做出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1.經濟上都有所建設

秦始皇統一貨幣,統一了度量衡,並且修通了四通八達的馳道,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繫,讓各地交流變得方便,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使人不得不佩服始皇帝驚人的深謀遠慮。 漢武帝則是設置五銖錢,廢除諸侯國貨幣,加強了經濟控制。同時規定鹽鐵官營,使大宗貿易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增加了國庫收入。


2. 文化思想控制

秦始皇為了推行愚民政策,發動了焚書坑儒的事件,推崇出法家,來達到思想的專制。漢武帝也做出類似的事情就是支持了董仲舒主張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以來控制民眾的思想。而且兩人都發動過文字獄。

3. 軍事方面

秦始皇北築長城以守蕃夷,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百越之君,俯首繫頸。 漢武帝則對外反擊匈奴,找到了解決北部邊患的正確方針(到東漢竇憲北伐終於徹底解決北匈奴)。外事四夷,擴展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



總結:秦始皇和漢武帝這兩位之所以可稱為千古一帝,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開疆擴土,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局面,主要是因為他們為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提供了最初的模板。


奇文笑譚


秦始皇和漢武帝毫無疑問都是帝王的傑出者,一個對中國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個讓強漢成為現實。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的主要功績是統一了六國,繼而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和郡縣制,加上書同文、車同軌,這些政策的實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讓中國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當然,秦始皇主要的問題就是暴政,沉重的徭役,和輕罪重刑,這也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秦始皇開始實行的制度綿延兩千餘年。

赫赫武功:漢武帝

漢武帝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實力雄厚,國家財政充足,軍力達到鼎盛,於是漢武帝時期開始了清除外部威脅之路。

首先就是北卻匈奴,徹底將匈奴打服,這個威脅中原幾百年的遊牧民族政權自此以後沒有能力消滅漢朝了,甚至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其次就是河西走廊納入管轄,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佔有河西走廊,並開通了唯一的對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最後當然就是西域的管轄了,從此西域進入中原王朝勢力範圍。

所以,秦始皇和漢武帝對於中國歷史都有巨大貢獻,如果非要有共同點,那就是都是中國人!


史知今


秦始皇和漢武帝是華夏曆史上最為傑出的兩位皇帝,兩者身上確實有很多共同點,都成為了兩個朝代的代名詞。

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先祖,都為他們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秦國經過數代君王的勵精圖治,終於在嬴政手裡實現了華夏的大一統。漢朝經過文景之治經濟逐漸繁榮,終於在武帝手裡走出了絲綢之路。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早早登基為王,卻都是大權旁落。秦始皇早年面臨的是太后專權,呂不韋嫪毐專橫,一一剪除才重獲王權。漢武帝更是在竇太后去世之後,才得以群臨天下的。

秦始皇和漢武帝在建立制度和重用人才方面,如出一格,都對中國歷史做出重大貢獻,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封建皇朝,統一全國的度量衡、貨幣、文字,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漢武帝開疆擴土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鼎盛局面,他統治期間中央集權空前加強,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他們都重視人才,無論是尉繚、李斯還是衛青、霍去病,在他們統治之下湧現無數名臣大將。

秦始皇和漢武帝在對待外族方面更是驚人相似,秦始皇派蒙恬驅逐匈奴修建萬里長城,漢武帝遣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直搗匈奴皇庭。

可以說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都是華夏曆史上最絢爛的篇章,是古老華夏璀璨文明的代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


想跟你聊故事


《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此詞已說明秦皇漢武相對來說還是可以的,兩人都開疆拓土,抵禦匈奴。漢武帝是窮兵黷武,而秦始皇是殘暴苛政。

秦始皇滅掉六國,傳到秦二世時,陳勝起義後,六國原來的貴族也紛紛響應,以圖復國。

漢武帝有幾代帝王的經營漢朝,老百姓慢慢地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人們對朝廷的態度是人心向漢。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北逐匈奴,固然是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他修長城、阿房宮等徭役賦稅過急,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漢武帝打擊更多的是豪強,而有仁政於百姓。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減少了諸侯國叛亂的機會,使得民眾少受兵戈之苦。

如果非說他們有共同點:加強中央集權,抵禦外族侵略, 文化實行專制, 雄才大略擴疆域。


維維自媒體


評價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能幹的皇帝。第一個皇帝在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很有遠見,但是他太暴力了。武帝胸懷寬廣,吞山川,讚美天國的神力。同時,他也有多疑和殘忍的一面(他不公正地殺死了王子,認為李陵將軍投降了,所以他殺死了李陵家族,並懸賞尋找李陵的首領,迫使李陵投降)。然而,他的缺點並沒有掩蓋他的缺點。漢武帝仍然是一個民族英雄,他所表現的氣節是很正面的。

共同點

他們都是歷史上公認的比較有作為的帝王,秦始皇、漢武帝處於封建社會初期,處在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統的時期,處在一個朝代的繁榮時期.他們都勵精圖治,注重改革吏治,都開創了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的制度(如郡縣制,中央集權制,科舉制度).都倡導對外敵入侵的抗爭,注重抵抗外敵侵略.漢武帝注重對外交往.

相同點1、諸侯問題上秦始皇在位期間,橫掃東方六國,統一中國。漢武帝在位期間,漢帝國也採用推恩令的政策,瓦解了諸侯國的勢力;

相同點2、外患問題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重拳出擊匈奴,幾乎打殘匈奴,而漢武帝在位期間,一度將匈奴趕到漠北,可謂武功赫赫。

漢武帝劉徹在中國帝王歷史上的確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有與秦始皇千古一帝比肩一說。我與眾一詞略有差異,也就是說我認為漢武帝雖然功業偉大,也可欽可佩,但與秦始皇來比略遜一籌


故作吟詩


秦始皇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人物,他摧枯拉朽,吞滅六國,結束了長期戰亂的歷史,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秦朝建立後,他廢分封,立郡縣,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北擊匈奴,南平嶺南,創建了帝國的大一統,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焚燒書籍,坑殺儒士,為秦朝的滅亡種下了禍根. 但仍然無愧千古一帝的稱號。

漢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人.三次曾派大將出擊匈奴,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強盛的時期。在歷代王朝的歷史上,有“漢唐盛世”之說。這裡的“漢”,主要是指的漢武帝時期。人們又常常把漢武帝和秦始皇相提並論,因為我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是秦始皇創立,由漢武帝鞏固下來的。他在位54年,實行了許多新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

毛澤東在他的詞《沁園春,雪》中把秦皇漢武並列一起讚揚。

他們的共同點是在武功方面均有建樹;秦始皇統一中國;漢武帝擊敗匈奴;整治軍隊,威名遠傳邦內外。在加強君主集權方面都很有方法;秦始皇首創皇帝制度;漢武帝削藩;設置“群相”。都是相當自信的君主,能夠給百官以尊貴的威信感。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秦始皇和漢武帝並稱為秦皇漢武,他們都是古代雄才大略的君主。秦皇漢武都對後世有些極其深遠的影響,當然雖然後世對她們也有一定複雜的評價爭議,但卻不可否認他們的功績。

那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呢?他們是否有共同點?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古代的政治家。秦始皇是首次完成大一統的人物,同時他還說我國第一個稱皇帝的人。其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統一的多民族的秦朝。在政治上他施行三公九卿,廢分封制,行郡縣制。同時他施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對後世有些極其深遠意義的影響。至於他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就不用多說了。

秦始皇是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政治體系的基本格局,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

漢武帝是漢朝的皇帝,他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政,都是有影響意義的。而在軍事上漢武帝亦不遑多讓,比如和匈奴的戰爭、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開闢西南夷。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雄才大略、對後世有深遠影響、有複雜評價爭議的。當然他們還是有共同點的。

第一,他們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是有很高的成就。而他們的相同點,主要體現在軍事方面。

秦始皇、漢武帝雖然軍事成就很高,但同時他們亦都是好武,可謂是窮兵黷武。因為戰爭而給百姓帶來了疲睏。

第二,對於後繼之君之事,秦始皇本來想立扶蘇,但繼位的卻是胡亥。漢武帝的太子本是劉據,但後來太子劉據卻被人構陷而死。

雖然秦皇漢武后繼之君的事情有些實際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的結局還是有些相同的。

第三,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有著無上權力的人,他們常年來擁有如此尊貴身份和權力,自然不捨得的放棄,再加上他們文治武功成就很高,如此他們就渴望長生,秦始皇求仙夢想長生,而漢武帝則崇信方術以想得當長命。當然他們雖然尊貴無比、貴為人間帝王,但對於他們這樣的願望是不能實現的。至於他們之間還有什麼相同點,大家不防說說。


中孚鑑


導語,視頻文章結合,更耐看

在習慣上,人們總是將漢武帝與更早的秦始皇相提並論,俗稱秦皇漢武。但秦始皇更像是一個理論提出者,搞出了很多可供後人繼續開發的理念。漢武帝則是這個大一統集權理念的優秀執行者。他在實際上比秦始皇做的要更加徹底。始皇帝開創了皇帝制度,但漢武帝把這一制度實施的更徹底。秦始皇雖然在表面上統一了七國,結束了中原各地的分崩離析狀態。但在廣大的地方基層,秦朝就從未建立穩固而有效的統治手段。雖然有差別但是我認為他們也有很多共同點。


相似之處

第一,秦皇漢武都是開疆擴土的領袖。秦始皇南招南粵,派出的大將王剪,北修長城拒匈奴,派兒子撫蘇和重臣蒙田。漢武帝也重視邊疆,派衛青,霍去病北拒匈奴人,一直追到漠北,雖遠必誅!

第二,秦皇漢武都重視人民的思想統治。秦始皇統一文字,焚書坑儒,讓中華四分五裂得到大一統團結。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從此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國民思想統治的工具。

第三,秦皇漢武都是工作狂,都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自已的政權。秦始皇十三歲登上王位,四十九歲去世,一生都在工作,最後死在巡查的路上,千古一帝名不虛傳。

第四秦皇漢武,晚年都大搞迷信,企圖長生不老。

可以看出二人共同點:加強中央集權 都抵禦外族侵略 都對文化實行專制 都有雄才大略 都結束了中國的分裂形勢 都實行了一系列安邦定國的措施有利於生產的發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ddb13eb353341d18e61006660b4ffae\

一蓑煙雨任平生xy


秦皇和漢武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王,他們是有共同點的,都是給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做過貢獻的。下面林哥就來說一說這二位君王的共同點:

第一,秦皇漢武都是開疆擴土的領袖。秦始皇南招南粵,派出的大將王剪,北修長城拒匈奴,派兒子撫蘇和重臣蒙田。

漢武帝也重視邊疆,派衛青,霍去病北拒匈奴人,一直追到漠北,雖遠必誅!

第二,秦皇漢武都重視人民的思想統治。秦始皇統一文字,焚書坑儒,讓中華四分五裂得到大一統團結。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從此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國民思想統治的工具。

第三,秦皇漢武都是工作狂,都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自已的政權。秦始皇十三歲登上王位,四十九歲去世,一生都在工作,最後死在巡查的路上,千古一帝名不虛傳。

漢武帝被稱為大帝,除了他對外開疆拓土,對l內加強中央集權,一生都很忙碌,最後積勞成疾而死。

所以,秦皇漢武都是對中華民族有過卓越貢獻的領導人,並稱一帝和大帝絲毫不過份


林哥自媒體


一個稱為“千古一帝”一個稱為“大帝”其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都為中國做出卓越的貢獻。

秦始皇,結束了戰國長期混亂分裂的局面,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建立大秦帝國後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對後世影響深遠,確定了中央集權,建立的帝制,被後世沿用2000餘年,直至清朝,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現在郡縣成省市縣,統一文字,意義重大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道同距,為人們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胡族入侵,南征南越,將福建、兩廣納入中國版圖,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把該地區的納入中國疆域,奠定了中國版圖。

秦始皇做為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有功也有過,但總歸功大於過,為後世灌輸了大一統的思想,很多政策被後世沿用,意義重大,秦始皇是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和國家疆域的奠基者,縱觀帝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漢武大帝劉徹。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尊崇黃老之道,雖然得到了國力的復甦,但深受匈奴的欺壓,大漢皇后呂雉被匈奴羞辱,也不得不忍氣吐聲,只能用和親的政策,以求和匈奴短暫的和平,直到劉徹繼位,為不受匈奴的威脅,為了堂堂大漢的尊嚴,擊潰匈奴勢在必行,漢武大帝在國內實施了改革,加強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立人們的主要思想沿用至今,鹽、鐵經營權回收中央,實現經濟上的統一,有了強大的經濟支撐令衛青、霍去病全力出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南吞百越,東並朝鮮,西征大宛,劃定了漢國國土範圍,開創漢武盛世,遠揚國威,雖說也有過,但晚年頒佈罪己詔,主動承認自己過錯,也是第一人。

他們身上有很多共同點,都加強了中央集權,頒佈的政策制度,對歷朝歷代影響極深,多為後世沿用,開疆拓土,都為華夏版圖做出了極大貢獻,都有過錯,人無完人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錯,但功大於過,他們二人一稱“一帝”一稱“大帝”,千古帝王無人出其二人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