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為什麼不是大量買進原油的好時機!看完你就明白了

油價暴跌,為什麼卻不是中國大量買進原油的好時機?


由於沙特和俄羅斯就原油減產議題談崩,國際油價暴跌。

截至北京時間3月10日7時30分左右,WTI原油價格小幅上漲2.79%,升至3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收窄至26.7%,升至33.18美元/桶。昨日布油曾創下1991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最低價格。

為了爭取市場份額,沙特大幅調低各地原油售價:銷往西歐地區的原油降價8美元/桶,銷往美國的原油4月售價將下調約7美元/桶,亞洲地區的油價降幅在4-6美元/桶。

面臨原油“大甩賣”,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2%的中國,是否迎來了抄底的好機會?

“這種情況下,中國加大原油進口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非常小。”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所所長戴家權對界面新聞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原油和成品油庫存高企是主要原因之一。

隆眾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底,中國主營煉廠開工率為72.88%,較上月下跌10.96%;華東主營銷售公司2月成品油批發銷售任務,較1月任務量明顯下降。

據戴家權介紹,2月以來,中石油成品油銷售量同比幾乎“腰折”,下降幅度大大超過1月。

今年1月,中石油成品油銷量同比下降18%,中石化成品油銷量同比下降12.7%。

為此,石油公司調低了銷售目標。隆眾資訊表示,截至目前,華東主營銷售公司2月銷售目標基本完成。主要因為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不設考核任務、或任務量減半的情況,在提前完成任務的情況下,多以提升利潤為主。

2月20日,界面新聞記者參加的cippe振威國際石油展舉辦的“非常時期·非常道系列在線直播會議”上,中石油政策研究室戰略與政策處處長唐廷川表示,為了降低高庫存,中石油嚴格控制海上原油進口,採取少訂貨、推遲到貨以及國際轉售等措施,且嚴格控制成品油外採,並努力擴大成品油出口,提前安排船期。

“目前,中石油仍然採取嚴控原油進口的舉措。”戴家權表示,進入3月以來,國內企業復工復產率提高,但要完全恢復,還需一段較長時間。期間,消耗高庫存仍然是煉廠和成品油銷售企業的主要任務之一。

目前,山東地煉企業的汽油庫存率仍高達40%-50%,遠低於20%-30%的常規庫存。一直習慣從山東採購成品油的貿易商,庫存也存在上漲、閒置庫容變少。

“一般情況下,貿易商不會讓自己的庫存處於高位,而會預留一定的閒置庫存,以便隨時抄底。但現在他們已沒有庫容了,也缺少繼續抄底的資金。”3月9日,界面新聞記者參加了隆眾資訊舉行的“國際油價史詩級深跌驟現,2020黑天鵝舞向何方”線上會議,隆眾資訊分析師做出了上述表示。

隆眾資訊稱,油價暴跌下,油品中間貿易商是持貨待漲,還是拋貨止損,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隆眾資訊認為,國內煉化企業要消耗掉之前的高價原油、用上目前30美元/桶的原油,可能要等到4、5月。

剔除新冠疫情對成品油銷售的影響,近年來,因為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成品油產量和消費增速已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此前發佈的《2019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估計,2019年,國內成品油表觀產量3.61億噸,同比增加0.07%,增速較上年降低了0.51個百分點;汽油表觀消費量為1.24億噸,較上年降低1.6%,增速較2018年降低4.9個百分點。

在出口方面,2019年,國內成品油淨出口約5466萬噸,較2018年增加1387萬噸,增幅高達34%。

“多重因素疊加下,從企業角度看,其實沒有太多動力擴大原油進口。”戴家權表示。

那能不能借低油價時機,加大國家原油儲備呢?

據國際能源署(IEA)2018年4月發佈的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初,中國戰略油儲為2.87億桶,離設定的5億桶目標已完成了57%。

2003年開始,中國開始籌建第一個石油儲備基地,至2016年年中,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

戴家權對界面新聞表示,是否增加國家原油儲備,由政府決定,石油公司只是作為代理人進行業務操作。

隆眾資訊副總裁閆建濤認為,要想增加國家原油儲備,還得看是否有地方可以儲備。

戴家權另一個擔心是,如果國際油價繼續深跌,並持續2-3個月,將會對國內石油企業上游勘探開發業務將造成極大影響,“到時可能不得不考慮限產了”。

閆建濤表示,目前全球上游投資仍處於高位。得益於國家對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政策支持,中國的石油公司上游投資也處於相對高位。

去年年初,“三桶油”相繼出臺強化國內勘探開發的“七年行動計劃”,加大上游投資力度,2019年,全年中國原油產量結束三年來的下降局面,重上1.91億噸。

對於國際油價的後續走勢判斷,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認為,沙特和俄羅斯目前這種“鬥氣”方式,加大了油價的波動和不確定,但這並不意味著歐佩克+組織真的解體。

在付鵬看來,此種“鬥氣”不可持續。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必然能夠意識到,此前原油價格從50美元/桶跌到40美元/桶,再跌到30美元/桶,對歐佩克各國財政的傷害,遠遠大於當時對美國頁岩油的傷害。最終,歐佩克不得不妥協,沙特讓出市場份額進行減產,使得油價重回均衡。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緊緊盯著歐佩克和俄羅斯的接觸和發聲,隨時應對可能的變化。”付鵬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