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人本善;荀子说:人本恶,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探讨永恒


这是两个极端,一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有两个版本。喜欢他的觉得她是善良的,讨厌她的觉得她是恶的!人一生遇到的人群又不一遇到善良的人占多数他就乐观开朗也自然认定人性为善。而遇到恶人恶事多的人又感觉到了人性本恶。善恶自由人感悟、评说、所以有两极端的论述也不能奇怪!


微阅星君


关于人性的善恶论,我们已经争论了几千年了。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

无论人性是善还是恶,最重要的,我们是人,不是兽。

真正的人性,善一直存在,恶也一直存在。就是在最初,也是善与恶同时存在的。

小孩子的眼神清澈,天真无邪,人们就说,看看,善良而又友好的眼神,因此说,人性本善。

可是你不要忘了,此时小孩子的眼神叫做自然,不叫本善。这个年龄段,没有善,也没有恶。或者说,这个年龄段还无法分别出善与恶,也就无法表现出善与恶,只是自然地呈现。

有人说,那个人多善良,一辈子了,就没做过什么恶事。笔者想说,第一,没有给他一个人生的地位和环境,第二,心里存在的恶,只不过没有机会表现出来而已。

只要有机会,人性的各种可能,会全部表现出来。前一阵子,网上一直流传着蔡康永的那就话:那不是原谅了,那是算了。典型的没有机会报复,如果有机会报复,会说算了?

道德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在保障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千万不要去试探人性,你一定会失望的。

人的一生,一直在善良与罪恶,人性与兽性中交织。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信念的力量,感情的力量,道德及法律的力量,去保持善良。

人生保持善良不易,关键的关键,还是心念动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管理好自己的心境,很重要。

一、孟子性善论

孔子的仁学体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孔子“仁”的终极依据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来保证“仁”的可靠性与正当性。与之伴随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的“己”是什么样性质的“己”。人性论的探讨便是回答这样的问题。

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已经有关于人性的讨论了。《孟子·告子上》中记录公都子引了两段论述:

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这两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谁,《孟子》书中没有说明,但东汉王充《论衡》中提到,说第一个“或曰”指的世硕,第二个“或曰”指的是宓子贱、漆雕开等。这都是孔门弟子。

第一个“或曰”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周幽王、周厉王之世,民就横暴。很显然,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善与不善,关键在于社会政治环境,在于君王的教化。人的善恶,要看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君王当政。

第二个“或曰”,是对上面说法的反驳。尧是圣君,也有象这样的人。以瞽瞍这样恶毒的人为父,也有舜这样的儿子。所以人性善恶的根本不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君王教化,而在于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恶。把人的善恶差别归于天生固有。

与上面两种人性论都是僵化的,与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论就精致的多。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于一种"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落到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起一种惊骇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这一瞬间产生的这种心理情感,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这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之端”不等于仁,而只是一个萌芽,还要扩充。"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这里便有一个问题,就像今天很多人所批评的一样。我们承认“恻隐之心”是人之固有的本心。但孟子不能只拣好的说呀,各种食色欲望也是人固有的呀。你怎么把那些排除出人的本性,而只留好的呢。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这样的观点早在孟子时期,便有人提出来了,那个人叫告子。告子就认为"生之谓性”,人天生就具有各种欲望本能,这才是人的本性。告子的人性观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表达:“食色性也"。当然,告子认为,这种人性欲望,只是一种生理本能,它是没有善恶的道德属性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少,就差那么一点点。人与禽兽相同者多,不同者少。“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告子所云的“食色”云云,孟子也承认,那是人所具有的,但那是人和禽兽相同的部分,是人和禽兽都具有的。所以,我们能把人和禽兽共同的部分称之为“人性”吗?不能。孟子便反驳告子的"生之谓性”,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并不是只拣好的说,人的食色欲望等等,他都是承认的,但那是人与禽兽所相同的部分。孟子的性善论,是就人与禽兽不同之处而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之处,是善的。告子的“生之谓性”,是把人与禽兽共有的部分当做了人性。是不足取的。

二、荀子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告子的“生之谓性”类似,只不过告子认为"生之谓性"是一种生理本能,无所谓善恶,荀子则把它归之于恶。善是人为,是后起的,道德是对人性的改造。

荀子所谓人性,是生而即完成的性质,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孟子所谓性善,最初只是个善端、是个萌芽,还要后天的"扩而充之”,那就不是一个完成的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荀子认为,“扩而充之”,便是人为,是后天的,便不是真正的先天之性。善需要后天的学习而为善,恶则不需要后天人为学习,而是"不事而自然"的,所以荀子说孟子的性善论是不知"性伪之分”,恶才是人之本性。

对于人性当中所包含的食色欲望的部分,孟子和荀子都是承认的。也都致力于克服掉这部分而成就君子人格。只不过孟子主性善论,并不承认那部分为人性,而以人所固有的本心为依据,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荀子说人性恶,就把那部分当做人性,强调道德的后天改造。

于是荀子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善的最终依据。孟子依于人之本心。荀子说来自后天的教化与改造。但后天的教化如何是善的呢?于是荀子继续论证,礼义出自圣人,由圣人担保其可能性与可靠性。礼法既由圣人所立,那圣人又从哪里来的呢?荀子于是认为人具有知觉某种理的能力,人皆可以为圣人,只要他知觉到这种理。

如果这种理来自于心,那还是归于孟子的性善论了。

如果这种理来自非人格化的自然之天,那就是道家所言之自然。

如果这种理来自人格化的天,便是墨家天志之类。

荀子对以上理论都是反对的。最终,荀子把理归于了一个外在权威--君。

荀子性恶论,于是使得外在的权威秩序取代了孟子性善论所持的内在道德秩序,由此而开出法家思想,亦是顺理成章了。

三、性善还是性恶

其实仅就中国思想史中的人性论而言,不仅有性善论、性恶论这两种,还有性无善恶,性超善恶,性三品以及宋明理学时期性情之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以及“心统性情”,“性日生日成”等等诸说。这其中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说。

人性论的各种界说,其实是为了给经验世界中的具体人生理念提供某种依据。但人性本是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在经验世界中说一个人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性格好还是坏,却不能就此得出人性是如何的。不同的人性论,指向的是不同的人生理念或主张,而不是一种客观的知识。

仅就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而言,我更认同孟子的人性论。

荀子所认为的人性恶的部分,孟子也承认人具有,只不过不承认那是人性罢了。

荀子强调的后天教化,孟子也是认同的,善端需要后天的扩充。

荀子认为人的善只能由后天的礼法制度来对人性进行约束才有可能。善的其本质不过是对规则的熟悉和习惯。这是我不大认同的。

孟子则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人本具成为一个好人的种子。无论你实际行善还是作恶,在本然的意义上,你应该做一个好人。


厚德载物49056


动物的天性是为自身生存努力吃喝一生,动物具有天生的自私性。

人是动物,出生时就具有自私性,荀子性本恶的说法是正确的。

坑蒙拐骗、偷盗抢窃、杀人放火,就是人性自私的极端表现。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呢?是教育和法治双重作用的结果。

人类進入文明时代,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正常发展,订下了这样那样的条条款款。这些订下的规矩就是伦理道德。

最初人类杂婚,不分亲疏。后来发现近亲繁殖造成后代缺陷,于是禁止近亲接触。时间久了,男女之间产生羞耻之心。

最初人老了,不受待见,甚至逐出族群,任其自生自灭。慢慢的人们觉得人老了,也应正常生活,于是孝敬父母的的道德观产生了。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抱团取暖,个人必须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于是产生了大公无私、克已奉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

人类一起生活必须有个首领,首领还要有权威。这就要求群众服从首领,对首领要有敬畏之心。于是忠君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的愚忠出现了。

上面说的伦理道德自人类诞生以来就逐步产生了。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尊敬,是因为他总结了前人的伦理道德观,并被他的学生们总结为《论语》。

光靠伦理伦理道德还是不能完全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法规、军队警察就起到了制约作用。

人性的自私受伦理和法律的双重制约,才维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辛福先


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着善与恶的问题,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分析自己,却始终无力改变自己。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两位道家给出了不一样的结论,综合分析,其实人是介于善与恶之间相互矛盾的并存。

婴儿出生的时候应该不知道什么是恶,所以人们都喜欢孩子的可爱,因为孩子的笑脸是纯真的柔和的,不含任何杂质的,虽然长大以后也会笑,但只是表情而已,那种表情太复杂,需要揣摩。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与恶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所产生出来的结果。

然而归根结底,善与恶源于人性的本质,那就是自私。

人是自私的产物,凡事都会以满足个人喜好为前提,维护利己,排斥异己,这就是生存之手段。

从大的方面来分析,人类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地位,国与国之间不惜动用大规模血腥的战争来强大自己,这就是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丛林法则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而且愈演愈烈,对于兵器的研究,如何使杀戮更具威力,从未停止过,甚至逐步升级。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类都是彼此依赖的状态下共存着,恶到极致就是在毁灭人类自己。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以恶还恶。

我们一直都在讨论人性,其实人性最经不起推敲,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令人心寒,让人鄙夷。善良的人在叹息,恶人变本加厉。

也许,正因为善与恶的冲突才导致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科技成果是进步了,但同时还需要与文明的同步,这种文明是要以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为宗旨为核心,科学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毁灭异己,保存自己。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与道德法制观念必须要同步,同享一片蓝天,同为苍生,同为地球生灵,祸福相依,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我们要对所有的人类都寄予善良的愿望,不要看到恃强凌弱,没有欺凌;不要看到有人处于贫困;不要看到饥饿与寒冷,少一些犯罪,这一切都需要全人类以及全社会做出共同的努力。

人类代代繁衍,留点德运予子孙。

人类什么时候消灭了自私和巧取豪夺,做到人人平等,那才是善到了极致,也是所有善良人的福祉,更是人类的福祉。





枫桦苇岸


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说人本善的是有理有据,说人本恶的也同样条条是道,没有个定论。其实个人觉得,不需要定论,因为这本就是没有对错的问题。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本身就是看人性的着力点不同导致的,人性的善恶,本来就是复杂的,并不单纯,不是非善即恶,也不是非恶即善。

孟子性善的出发点

孟子说人本善,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善良的一面,这是人的天性,即便是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文盲,当他看到小孩子落水,也会有恻隐之心,看到小动物饿得奄奄一息,也会心生怜悯,总会不知不觉的有泪点能打动他,任何人都不会例外。这是我们人类社会深深的烙印,不会因为我们苦难的后天经历就能抹去。

荀子性恶的出发点

而荀子说人性本恶,出发点就稍微靠后一些。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生物个体,随着慢慢的发育成长,势必会与社会挂钩,慢慢就会有很多不好的恶习觉醒。比如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自己也会想要,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形成贪财的恶习,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教每个人学会了礼仪,有了廉耻之心,如果太过,就变成了贪名浮夸的毛病,这也是一大恶。人类要繁衍,也不可避免的会有性,如果毫无节制,就变成了好色之恶。孔子说,食、色,性也。就是吃饭和美色,本来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天性之一,如果毫无节制,就变成了只懂得吃饭和生殖的动物了。人作为万物之灵,天性绝不应该仅仅只有食与色。

所以孟子的性本善与荀子的性本恶,本就是人性的一正一反两面,如果我们非要走极端,那又何尝不是一种恶,所以古人才强调中庸之道,强调“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善无恶心之本

其实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时候他看见小动物饿得奄奄一息,他内心不会有任何反应,也不会有任何恻隐之心。同样的,他们这时候也不会有什么羞耻之心,也不会爱什么面子,贪财好色之类的事情,也与他们无缘。这种状态,其实就是王阳明先生说的“无善无恶心之本”。老子说赤子之心,就是这种状态,就是刚出生的婴儿,全身通红,他们这时候的心,才是与自然一体,一尘不染。

有善有恶意之动

随着慢慢的长大,大家才会有了善与恶的概念,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才知道我们应该要有不忍之心,有羞耻之心,而不应该像禽兽一样,随地大小便。才知道有财富这回事,知道有权力这回事,知道有面子这回事,这些其实都是人类社会教的。这就到了“有善有恶意之动”的状态。

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知道了善恶,有志之士,就会有隐恶而扬善的举动,都知道善的要把它慢慢的去除掉,要把贪财、好色、贪念权位这些不好的东西要逐步逐步的去除掉,把真正的良知保留在心底,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最后我们通过存善去恶,又回到了赤子之心的那种状态,善恶均已看淡,一切回归自然,这就是得道。

所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本就没有必要去争论,我们只要切切实实的存善去恶,去伪存真,找回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那人生必然圆满,必然能够获得超然的智慧。


l易耕堂l


刚出生的婴儿,你喂他人肉汤,他喝么?喝!

刚出生不久的幼儿,把一块肉放在碗里,告诉他不要吃,因为这是别人家的肉,当你转身离去,当这个幼儿饥饿难耐时,他会吃么?

婴儿不知道善恶!但是他饿!不论是人肉和猪肉,对婴儿没有区别。

幼儿可以知道善恶,但是他饿,不论是自己家的肉还是别人家的肉,对他而来说,并不重要。

饿,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在这个本能的基础上,为了活下去,还有什么不能吃的?

想吃,就是一种欲望。对于动物而言,欲望不分对错。可是对于人而言,欲望却分善恶。

善良,是克制这种欲望。

邪恶,是释放这种欲望。

你告诉我,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做,可是我饿,我渴,我想要,我想得。

欲望可以压得住么?

善良告诉我们大多数欲望是不应该的,是心中的那只小老鼠,应当关起来,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一只小老鼠变成两只怎么办?老鼠太多了关不住怎么办?孟子又说,要消灭这些老鼠,可是善恶都是欲望,消灭了黑夜,白天也就不存在了。消灭了恶的欲望,真善美也会随之消失殆尽。

孔孟从来没有正视过欲望,只是固执地认为它们不应当存在,而且欲望可以被消灭,可是连孔孟都没有消灭掉自己的欲望,孔子找个理由去见了南子,孟子也对张仪和公孙衍心生嫉妒。

荀子正视了这种欲望,所以衍生出一种帝王之术,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去弘扬善良,通过制度去捍卫善良。而不是去单纯地无视,忽略或者否定。因此,从秦国开始,相信人性本恶的人都取得了不斐的业绩。所有的纵横家、谋士、军师都是揣度人心之人,王翦、李斯、张良、陈平、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所有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君子,所有千古一帝,没有一个是君子。

君子尚德!

君子尚善!

君子尚仁!

把论语正着读的人都变成了悲剧,把论语反着读的人都成了人杰。反着读能读出来什么?

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事。

人性本恶!


亦有所思


孟子说:人本善;荀子说:人本恶。其实从人的本性来讲,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为我”!

幼时,小孩护东西就是一种本能的为我意思。及长,知道了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为了满足为我,于是懂得了互换(小我)。

少年時,从互换中发展慢慢懂得了,要玩得好就要有朋友间的相互依赖,于是有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冲动(中我)。这看是为了别人,实则是为了我的朋友圈,陌生人他就不会这样做了。这个时期无论是做善事还是恶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圈子里的欲望与好奇,其原始的动因都是为我!

为了满足贪吃、贪玩,有些人会偷盗,干坏事,这些自私自利的行为显然是为了为我,只不过是自私自利的我;还有一些人却为了他人而努力付出,这又怎么解释呢?这些人也是为我!为什么?

一类,父母为了孩子,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看似不是为自己却是为了我的这个家,还是为我!这就是父爱母爱,包括恋爱!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与我最相关的最小圈子(本我)。二,朋友、同事的圈子,正常的人都会呵护它,舍得出力出钱,因为他也是自己生存的圈子。三,社会公共行为,这个与从小的教育相关,人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教育会告诉你,哪些行为是对的,会得到大家的赞扬,哪些是错的,会被人鄙视,于是人们会通过思想来遵循有利于为我的行为(大我自我)。

四,为信仰、为承诺、为他人、为国家敢于献身的人和事,这是为我的最高境界。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革命家把民族的解放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一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个人由小我、中我、大我到超我的具体表现(超我)!总之都是为了我和我的信念。

所以,人类各种复杂难解的行为都是人类为我的表现!这种表现的高低来自于文化教育的熏陶。


奥斯的世界


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之后还有一句话呢——如果人表现出恶的一面,那是因为受到了后天环境的消极影响所致!

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之后也还有一句话呢——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来善良,那是他假装出来的,或许是在通行于世俗的道德与法令约束下,不得不伪装出来的结果!

(晋国太子申生——仁善而精洁)

本题试图将人性归究为要么是绝对的善,要么是绝对的恶,而这几乎是办不到的!首先要承认:由于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人性是复杂的,因此绝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人处于何种环境如,对决定人的善恶走向具有重大影响。

在人之初,犹如一张没有经过任何沾染的白纸一样,是无所谓善恶观念的!所以既无孟子所说的人本善,也无荀子所说的人本恶,而是尚且处于混沌之中的。

纵观历史上那些大奸大恶,往往在其未发迹时,还能保持做人的基本底线。但是当他们掌握了权势以后,往往就会勾起其心中的恶念。而这个恶念也是因后天环境而产生出来的,只不过在平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己!

(秦相赵高——罪恶的化身)

而历史上那些得以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也是经过耳濡目染的正确引导以后,才得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也才会为自己树立起正确的道德标准,并且能够一以贯之!

综上所述:人在先天之时是无所谓善恶之分的。只是人在出生时,还是携带着天使和恶魔这两种基因的——如果说在其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了善或恶的一面,那都是因为受到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其善,是受到了积极的而正面的影响。其恶,是受到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而除了那些无可救药的权奸大恶之外,某些人的善与恶还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正是因为如此,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无不想方设法的去宏善抑恶,尽其最大可能将复杂的人性纳入到刑罚的震慑与道德的规范之中。用道德的方法去维系善,再用刑罚的方法去打击恶。以保证整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转,进而达到稳固统治秩序的目的!

(唐太宗——以德扬善,以法镇恶,终于创造了贞观之治)


北疆同心侃历史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理论谁说的或许不重要,我们要探讨的而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我们从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其中“初”就是指人生命的开端,刚出生的婴儿,而“善”按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善良,品质好,人性的光辉。或许正因这句话的存在,一直以来给人造成一个误区,以至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没有坏心,即便小的时候时常做调皮捣蛋的事,也不加以管教,任其所为,总认为孩子还小,天性不坏,等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然而,很多人都只记住了“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却忘了后面的一句话—— “苟不教,性乃迁”,而这句话才是重点。“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是说,如果孩子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因此而改变(坏),因此,“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因,而“苟不教,性乃迁”才是果,一个人的本初虽然是善良的,但是如果后天不加以教育,再善良的天性,难免会变成不善良的人。

举个例子:我们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老太太摔倒了,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想法是:过去把她扶起来,但是,紧接着脑海里的第二个想法是她可能会碰瓷,可能会敲诈。所以,每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心的本质并不坏,而是在欲望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坏掉了。“善”是人的本性和天赋,别人是夺不走的,而自己却可能丢掉。



我有故事写给你


人之初没有善恶之分就是天性,一个吃奶的孩子妈妈没奶了他也充吸奶头都能咬出血来,能说他是恶吗?善恶之分是人们自已定的。人本身就是动物,有兽的一面,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制定了一些规则法律相互约束以控制兽性对人类发展的伤害,人或明或暗都有兽的一面。这是天性就像狼吃肉羊吃草一样食谱对换谁都活不了。人们理念不同对善恶的区分标准也不一样。有一个小孩偷了邻家的一只鸡是第一次偷东西,在地头烧烤被邻家抓了个现行。吓的够呛磕头作辑不让邻家告到家里,邻居知道他爸打弦子极狠知道了肯定扒他一层皮,加上这孩子吓得直嘚嘚瑟平时还廷好的。教育几句就算了。过了好些日子没啥事这孩子又馋了,他认为上次是烧烤的地方不对离屯子太近了,这次他去甸子上去烧,吃得满嘴流油直解馋。后来又纠集了几个孩子隔三差五就弄一个,慢慢由偷来吃到偷来卖成了直正的小偷。被家长发现真真的扒了一层皮,炕上躺一周才能下地,可是以经晚了恶习改不了了。后来发展到团伙抢劫判了无期。邻居内疚廷好个孩子变成这样,如果第一次就告诉他爸这孩子能走到今天吗?我这是行善还是作恶呀?善恶一念人魔互换,让我们约束兽性章显人性做个好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