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鬼話系列——從哪裡生,死哪裡去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國外(一般都是美國)某個相當有名的科學家,經過周密的實驗,用科學的手段,精確的測量過多位瀕死之人生前死後的重量,得出一個結論:同樣一個人,生前比死後重21克(也有說31克)。因此這位科學家認為,失去的這21克(或31克),便是“靈魂”的重量,也就是說這微不足道的幾十克,便是活人和死人的差別了。

老實說,對於這樣科學嚴謹又“專家味兒”十足的傳言,仙人向來都是持懷疑態度的。

但這些野生洋專家所研究的生與死的差別問題,仙人卻十分感興趣。

仙人鬼話系列——從哪裡生,死哪裡去

關於“生”的起源

人類從何而來?最終又歸往何處?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都困擾著整個人類的問題。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關於“人類的起源”這一方面,各種文化居然頗有“默契”;特別是“造人”所用的材料方面,大家居然相當“統一”的選擇用隨處可見的“土”!

  • 希臘神話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用粘土捏成了的形狀,智慧女神雅典娜賦予了這些泥人智慧。

  • 聖經故事

在以基督教為代表的“一神教”中(猶太教,伊斯蘭教等),萬物都是由神創造的,人當然也不例外。根據《聖經》記載,神在有白天和晚上分界的第六天,創造了人,用的材料也是土。

  • 中國神話

中國神話中人類由女媧創造,她也是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捏成人,然後賦予了他們生命。不過中國的神話故事比別的故事多了一個細節;這麼多人一個一個捏,太累了!所以後來女媧用了繩子沾泥往外甩“泥點子”的方式,造了大部分人。

因此,人生來就是有差別的,女媧親手捏的是“貴人”,用繩子甩出來的“殘次品”便是下等人。

綜合起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用“土”造人,在世界神話中,絕對是主流材料。也就是說,人本身就是從“土”中誕生的。人們常說的“土生土長”,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也正因為如此,《聖經》上說:“你本是塵土中來,也將歸塵土而去。”

中國的和尚道士們也安慰亡魂們:“塵歸塵,土歸土,生死各有路。”

從“土”中而來的人們,死後埋入土中,最後化為塵土。這是宗教裡普遍的態度。

然而,人們對於“生”的執著和眷戀,卻往往超出神佛們的意料。

仙人鬼話系列——從哪裡生,死哪裡去

死到哪裡去?

凡人皆有一死。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無法逃避“死亡”這個現實。

曾經有一個落魄的大官兒,臨死前問他的門客們;人是死了好,還是活著好?

大家都說活著的好。只有一個人說死了的好。

高官好奇;你又沒死過,怎麼知道死了好?

這個門客回答道:如果死了不好,那死了這麼多人,總歸會逃回來一兩個說死了不好的。可是古往今來死了這麼多人,從未見過有人逃回來說死了不好,以此想來,死了應該是比活著好,以至於大家都不願意回來了。

這個門客的邏輯確實是十分的清奇;用近似“乾坤大挪移”的方式,證明了死了比活著好。

只不過死亡畢竟還是未知的,對於未知的東西,人們總難免心懷恐懼。

尤其是宗教故事中,人死以後往往又要面對酷刑審判,甚至刀山火海的地獄,這就讓活著的人對“死”更加畏懼了。

不過在中國本土的文化中,最初人死以後是不用擔心“審判”的問題的。

儒家認為“鬼”乃是人死以後所餘的“氣”,人死以後軀體歸於塵土,而靈魂“餘氣”則不斷上升,直到白雲之上。

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龍文章自稱是“祖傳招魂兒”的神漢,用先秦時代屈原的詩句跳舞“招魂”,並告訴他的部下們,死去的人都在雲彩之上看著他們,這一段倒不是信口開河。

因為先秦時代中國本土的宗教信仰中,人死了就是上升到雲彩之上,直到“餘氣”散盡,這個人的“靈魂”便也消逝了。

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刀山火海,水煮油炸棍子敲的地獄也隨之而來。原本在雲彩之上自由自在的“亡魂”們,也變得不自由起來。

改成了人還沒死,這邊地府的陰差們就拿著鎖鏈棍棒等著了,這邊前腳嚥氣兒,那邊鎖鏈就套脖子上去“算總賬”了。

這種“死後算賬”的說法,各種宗教神話也是有“默契”很。

希臘神話中是“三判官”來判定人的生前的善惡,並決定這個是受苦還是受大苦還是大大受苦……當然,也有少數人可以在冥府受優待。

以基督教為代表“一神教”中比較簡單,神判定此人的善惡(主要是信仰不信仰他);善人魂昇天堂,惡人直接丟“地獄”裡去“燒烤”。

而中國的佛道兩教就比較“細緻”了,有以閻羅王為代表的“十殿閻羅”不說,下邊還有城隍土地,各路判官,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等一干神等,都要一一打點應付。這樣冗雜的官僚體系下,光看看就能明顯看出來,人死了肯定比活著還辛苦。

人們活著雖然大多數沒能活的明白,但“死”的壞處卻是眾所眾知的。以至於活著的人們對竟然對死後的事兒比活著的事兒還要明瞭,想想這也真是咄咄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