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如何实施个别化教学?

用户3743230306808


幼儿活动以无意注意为主,老师可以关注大部分孩子的同时影响个别孩子,刚入幼儿园的孩子会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兴趣,对老师带领的集体活动中很容易被其他物品所吸引,对刚入园的孩子可以带领孩子对环境参观,熟悉周围环境,熟悉活动或游戏流程,再逐渐引导孩子进入集体活动,这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和集体意识会好一些,也更容易融入集体活动!


正面管教妈妈


实现集体教育化有以下几点:

一、集体教育要与班级集体培养结合进行,教师主持开展的集体教育主要是在班集体里进行的,因此,集体教育必须与班集体的培养结合起来,班集体培养与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1、规范教育 规范是集体生活不可缺少的准则。教师以规范引导和调节幼儿的言行,同时根据规范让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这样逐步训练养成,就能逐步形成习惯。

2、配合教育 在形成班集体中,围绕班级的奋斗目标、规范和集体舆论,而调动各方面力量配合来进行班集体培养。这种配合有教师间的配合,有班级之间的配合,有班级与幼儿家长的配合,还有班级与幼儿园之间的配合,等等。这些配合性的培养班集体过程,也就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活动过程。

3、激励教育 在集体中对幼儿进行激励教育目标教育和竞赛教育两种方式。目标激励就是指教师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结合班级的实际发展状况,在活动中不断向幼儿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使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二、集体教育与幼儿个体自我教育要结合进行

教师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所开展的集体教育,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这些教育内容为幼儿个体内化了多少,教育手段幼儿接受程度如何,这就提出了集体教育与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必须有机结合的问题。



幼儿园老师李猫猫


最近因为疫情关系,各种小学都在开始线上教学教学,幼儿园作为一个小群体,也开始在线活动。

活动主要是教师线上组织:

1:每天钉钉群签到,旨在知道孩子的安全状况;

2:微信群内美篇展示孩子的日常活动要求,其中包含:亲子手工,亲子阅读,手指律动,科学小实验,亲子游戏等等内容;

3:微信群内开小班会,组织家长谈一谈孩子最近的表现,说一说彼此遇到的问题;

4:钉钉群视频,每周定时一起视频聊天,让孩子彼此之间看看,说说话,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次疫情期间收获满满。



职场在行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活动,是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幼儿感官作用,灵活地运用集体或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现代教育观、课程观使我们认识到,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主体性教育,发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已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一、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建课程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首先教师要在头脑中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是一个

发展的能动的主体。任何外在教育环境都必须通过幼儿主体的努力,才能实施教育环境功能的转化,最终落实到促进幼儿发展上,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把幼儿放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变思考教师如何教会思考幼儿如何学。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可适当地让幼儿参与,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幼儿的喜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材的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中,孩子们在了解了一些植物特征后,教师有意地组织幼儿谈谈心得,并希望老师再教哪些内容?这时,幼儿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大多幼儿表现出对保健茶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就特意根据幼儿的意愿深入组织了一个关于《保健茶》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保健茶的功效和配制过程。活动之前设计了调查表,让幼儿了解各种中草药的特性,和哪种中草药配制成保健茶最合适,这样孩子们学得更为主动。只有师生共建的活动,才能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对幼儿的发展有真正的推动价值。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注重操作性和游戏性

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得到发挥,不仅要看幼儿是否获得了一定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幼儿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活动,是不是动脑筋思考了,是否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发展,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组织地形式上多设计一些操作性的活动,为幼儿准备充足、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在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具有游戏性和兴趣性。

1、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材料。

注重幼儿的操作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科学活动“沉浮实验”中,教师为幼儿准备木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竹制品、玻璃制品、泡沫制品、石子等材料,投放材料数量充足,种类繁多,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就多,选择性强、涉及面广,活动的兴致就高,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学习并积极思考。

2、活动形式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学形式上要增强教育活动的游戏性,激发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手工制作虽然大部分幼儿都喜欢,但是由于每个幼儿的制作技能水平都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幼儿只示范一遍就已经学会了,而有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很长时间还是掌握不了,这个时候,我们为何不来组织一个“小小加工厂”的游戏呢?把制作过程分成几道工序,技术水平高的幼儿制作较难的工序,技术水平差的幼儿制作相对容易的部分,这样既提高了幼儿制作活动的兴趣,又培养了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

1、积极地旁观

孩子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的

感受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他们。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

神上的鼓舞,使孩子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在《有用的水》主题活动中,水车转了的小实验中,怎样让水车转得快?

孩子们提出了使用吹风机、气球、气筒等工具,其中一个孩子提出用吸尘器,这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否定孩子的意见,而是找来这些物品,让孩子们分组试一试。结果吸尘器没有让水车转起来,尽管失败了,但他们却从中懂得了一些道理、获得了经验,而且是自己得到的答案。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孩子现成的只是,总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孩

子探索,不断地肯定和鼓励,给孩子以支持。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

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只是、提高技能、丰富经验,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小胖子说


选择个人兴趣,对趣教学


温暖128441291


不要出外边玩去,在校园里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