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冒險,請趁早

想冒險,要趁早


1/6

距離糟糕的事情發生,還有多遠?


這個詞喜歡投資的應該都很熟悉,甚至投資經典書籍中有一本名字就叫《安全邊際》,但能很清楚地理解這個概念的人,並不多。


舉個例子:開一家奶茶店,你得知道這個店盈虧平衡的銷量,比如每天30杯。如果你現在每天賣50杯,那麼你的安全邊際就是50-30=20杯。


所謂“安全邊際”指你距離某一件糟糕的事件發生,還有多大的空間。安全邊際越高,你就越安全。


安全邊際的意義何在呢?假設奶茶店門口開始修地鐵站,時間為半年(這種經營風險是誰也無法預料的),減少了40%的客流,那麼,這三個月裡,你至少還能保平。


但如果街上另有一家營業額完全相同的奶茶店,因為成本稍高,其安全邊際只有40杯,那它就要承受連續六個月的虧損,如果流動資金緊張,可能根本撐不過去。


大部分時候,安全邊際不會發生作用,但特殊的時刻,它將會成為“生死線”,一旦地鐵站建成,客流加倍,生意好到爆;可撐不到這一刻的那家店,這一切將不再有意義。


剩者為王,這就是安全邊際的意義。


另一個“安全邊際”的例子是“安全車距”,即你與前車的距離。


按照交通法的規定,高速上,如果你的車速是時速100公里,那麼你的“安全車距”應該是在100米以上,這個數字是怎麼定出來的呢?


大腦從發現危險,到向腳發出信號,再到踩剎車,時間平均為1.5秒,此時車已經開出了40米,但車並不會立即停下,還有一個制動距離,就算是很好的車,也需要再來一個40米,整個“停止距離”就是80米。


就算是100米的安全距離(假如前車已停),你的“安全邊際”也僅僅為20米,換句話說,即使以正常的反應速度,車況良好,距離追尾事故也只有20米。


很明顯,安全邊際跟決策,也就是做決定,有很大的關係,下面我就用三個職場中常見的現象“方案選擇、跳槽、35歲現象”,來看看安全邊際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2/6

何時選擇創新?


假如你接到上司交辦的一項“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任務,你分析了資料後,發現有兩種方法:


常規方案A:這可能也是上司能想到的,所以他給你一週的作業時間,剛好夠;


創新方案B:另一種是你一直想嘗試的新方法,總算等到了一個機會,如果成功,你將確立與競爭對手的優勢,但問題在於,你並不確定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一般決策中,我們會分列選項的“收益與風險”,再進行比較權衡。但問題在於,創新方案B的收益和風險的概率都是不確定的,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最後就變成了看性格、看喜好,完全是主觀判斷。


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呢?


其實很多人都會想到,那我不如先嚐試創新方案,不行的話,再回過頭來用常規方案。


這是一個好思路,可問題在於,如何確定“不行”呢?有沒有不依賴主觀經驗的判斷標準呢?這才是問題的難點。


有一條重要的決策原理:如果有確定性強的因素,那就儘量少分析不確定的因素。


這兩個選項中,唯有常規方案的執行時間是可以預判的。所以本題答案的關鍵,不在“創新方案B”的評估,而是在“常規方案A”執行時間的安全邊際。


正常工作是五個工作日,那麼在連加幾個班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把時間控制到三個工作日,那麼這項任務的安全邊際就是2天。


這個2天的“安全邊際”,就是你用來嘗試“創新方案”的時間,所以你至少要在第二天快結束之前,判斷創新方案可不可行,能不能在剩下的三天內解決——


如果判斷為“不能”,立刻切換到“常規方案”;

如果無法判斷,同樣立刻切換到“常規方案”;

如果判斷為“能”,繼續執行“創新方案”。


安全邊際的思維方式,適用於所有“有明確節點的、多種可執行方案”的任務,核心原則有兩條:


1、讓你的計劃建立在最確定的因素,而不是你的主觀判斷之上;


2、努力嘗試創新,但必須確保失敗不會傷筋動骨。


3/6

工作的安全邊際越高,跳槽的安全邊際越低


如果你現在的月薪是1萬,你有了一個月薪一萬五且無試用期的跳槽機會,你該不該跳?這是一個經典的“加薪多少才值得跳槽”的問題,它的答案仍然與“安全邊際”有關。


分析一下這兩個選項:


A:繼續現在的工作,收益是現在的薪水1萬,且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上下級關係、職業發展前景等等,都是明確的;


B:跳槽,收益是將來的薪水1.5萬,工作內容相對明確,但工作環境、上下級關係、職業發展前景等等,都相當不確定。


問題不難分析,薪水漲了5000,但多了一系列的不確定。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這種選擇又成了性格測試器,樂觀的人跳槽,謹慎的人想想還是算了。


科學的方法是這樣的:


第一步,給目前工作的各個維度評個級,比如上面的四個維度中: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是“還不錯”,但同事關係和職業發展前景是“太糟了”,


第二步,想象一下,如果你現在的工作,四個維度都是“太糟了”,公司想要留你,至少得開到多少薪水才行?


假設答案是翻一倍,2萬元才可以留住你。那就相當於,跳槽最壞的情況下,你實際得到的體驗折回現在的薪水,是要打對摺的,1.5萬薪水只相當於現在的0.75萬。


1-0.75=0.25萬,跳槽的最大損失(即工作的安全邊際)是0.25萬元,而跳槽的正常收益是1.5-1=0.5萬元,收益大於最大可能的風險,結論就是“跳”。


工作的安全邊際=你的實際工作體驗-你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工作體驗


所以,“加薪多少才值得跳槽”的答案,取決於你對現在公司的滿意程度:滿意度越高,說明你現在工作的“安全邊際”越高,則跳槽的“安全邊際”越低(兩者是反的),需要補償的加薪幅度也要越高。


(如果這個例子沒看懂,沒關係,不會影響下面的閱讀)


思維再拓展一下,本例中,如果你公司加薪留你,至少應該加到多少,你就可以留下來呢?留給大家自己算吧(需要一點數學功底)。


4/6

最重要的安全邊際:你與死亡的距離


比較一下上面的兩個例子,你會發現一些不同,第一個例子的“安全邊際”是“死期限”,完全不可以觸及;而後面跳槽的例子,是用安全邊際與正常收益進行對比,實際上仍然存在跳槽跳虧了的可能。


這是因為“不按期完成工作”在這個選擇中,是不被允許的;而跳槽的選擇,損失的並不是實際的錢,只是工作體驗,大不了重來一次。


平時我們最常用的是利弊思考,這件事,是利大還是弊大;但“安全邊際”更多的考慮的是弊端——雖然創新的好處非常之大,可只要沒有完成任務,就什麼也不是,有一些錯誤,只要出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開頭的開奶茶店的例子和行車安全距離的例子,同樣如此。如果你投資奶茶店的金額佔你的流動資金不大,你對安全邊際的要求就沒那麼嚴格,大不了虧一筆錢;但生命只有一次,開車對安全邊際的要求就很嚴格,你應該時時提醒自己。


所以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安全邊際是你與死亡的距離,而其次重要的,是你生命中剩下的時間。


5/6

生命的剩餘時間


“35歲現象”更大的風險不是中年失業,而是“對失業的恐懼”。這種恐懼會造成心理上的扭曲,導致職場上“90/95後只能誇,70/80後隨便罵”的現象。


這個觀點用“安全邊際”可能理解得更深刻,生命最大的安全邊際就是你生命的剩餘時間,年輕人做任何一件事,總是擁有比年長者更高的安全邊際,同樣是收到一份HR的“大禮包”,45歲、35歲和25歲時的感受完全不同。


雖然感到壓力,可大部分人的應對卻很遲鈍,錯誤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犯下。


大部分人的預測都喜歡“線性外推”,如果你在35歲之前,總是一路加薪,此時預測自己未來的收入,一定偏樂觀。如果你又在這種樂觀的預期——年年漲薪,失業就是加薪跳槽,永不生大病——之上建立你的消費習慣,你生活的“安全邊際”就會越來越低。


避免“35歲現象”,一方面是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把你的生活習慣建立在很低的安全邊際上,所謂“很低的安全邊際”包括但不限於:


高薪來自巨大的工作量

佔比過高的房貸或房租

流動性很差的房地產

嚴重套牢的股票類資產

高昂且剛性的教育開支

為事業忽視家庭的和諧

為了維持體面的中產階級生活習慣

……


人到中年,房貸和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社會地位等一系列的壓力,會導致你的人生從極度樂觀到“破產”,只有三個月。


6/6

不要讓自己處於別無選擇的地步


投資中有一句話,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熊市是抄底的最好時機,每個人都知道,但卻很少有人做到,為什麼呢?因為心態崩潰了。為什麼崩潰了呢?因為過早買入喪失安全邊際而導致了心態的崩潰。


當你發現安全車距不足已讓你避免追尾時,當你意識到流動資金再也撐不到地鐵開通的那一天時,當你在任務限期的前夜意識到自己永遠不可能完成任務時……,這個致命的錯誤到底是何時犯下的呢?


生活中的任何決策,都離不開預測,但你不能把你所有的籌碼都全部押寶在你預測之上,你一定要有“萬一錯了”的意識。


投資中,安全邊際是核心原則,如果你分析一支股票值10元,最多跌到8元,那麼當跌到10元時,最好的方法是先買入一部分——如果接下來止跌反漲,那你就馬上賺了;如果繼續跌到8元,你也不會懊惱,因為你還有錢,“逢低買入”本來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但如果當初一跌到10元,你就全部買入,一旦繼續下跌到8元,你很可能因為20%損失而心態崩潰,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那麼接下來,無論是“割肉”還是“解套就離場”,都將是錯上加錯。


大部分人都有一個習慣,預測時猶豫不決,可一旦做出選擇之後,卻又一意孤行,就像那個正常方案和創新方案的選擇一樣,要麼一味求穩,要麼選了創新方案後,就一條道走到黑。


人生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接一個的選擇,錯了一個沒關係,關鍵是——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處於別無選擇的地步。


當你失去了安全邊際時,你已經輸不起了;當你覺得自己輸不起的時候,你實際已經輸了。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提到的重要觀點:


1、知道正在進行的事,最大的風險點在哪兒?


2、何種條件下出現這個風險?你離這個風險有多遠?


3、把分析建立在確定的事上,而不是你的主觀願望;


4、把計劃建立在可變的基礎上,確保失敗不會讓你傷筋動骨;


5、一般選擇用利弊分析,重大的選擇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6、最重要的安全邊際是你與死亡的距離,其次重要的,是你生命中剩下的時間;


7、35歲之後,不要把你的生活習慣建立在很低的安全邊際上


8、所以,想冒險,請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