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腰斬:全網單日爆倉百億元,避險謊言破滅

比特幣腰斬:全網單日爆倉百億元,避險謊言破滅

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道

北京時間3月13日早間,日經225指數跌幅擴大至7%,韓國KOSPI指數下跌6%,觸發熔斷。3月12日晚間,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三大指數悉數大幅跳空暴跌,觸發美股歷史上的第三次熔斷,距離前一次熔斷僅僅相隔兩天。歐洲股市集體重挫,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下挫10%,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據不完全統計,昨日除美股以外,印尼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等多個國家股市也發生熔斷。


伴隨全球市場暴跌,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價格也在下跌,現貨黃金日內跌幅超過3%。《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曾被吹捧為避險工具的比特幣表現尤其差勁。


根據加密貨幣資訊網站Coinmarketcap消息,12日晚間,比特幣價格出現歷史罕見下跌,從7200美元附近開始快速跳水,十幾分鍾內跌破5600美元,跌幅逾20%。


“這個時間註定會被記錄在比特幣紀年之中,創造歷史單日跌幅之最還不是最可怕。根據合約帝行情統計報告顯示,過去一小時合約市場總計爆倉1.17億美元,其中爆倉量前三名的比重是BTC10.05億美元、ETH1.45億美元、BCH5243萬美元。”一位炒幣者如是說。


24小時內蒸發近200億元


截至記者發稿,比特幣跌破4900美元/枚關口,24小時內跌幅已經達到了37%,7日內跌幅超過40%,近乎腰斬。多個比特幣交易網站、APP出現卡頓。就在3月6日,比特幣還在9000美元/枚上方。


比特幣價格下跌對礦機廠商產生直接衝擊。與此同時,包括比特大陸旗下螞蟻S9系列礦機、嘉楠科技(CAN)旗下阿瓦隆A911等多款礦機達到關機幣價。目前,電耗最低的比特幣礦機的關機幣價不到3000美元。


對於行業上下游的影響毋庸置疑。目前來看,頭部需保存實力,中小玩家做好過冬準備。“新玩家入場的可能性不高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蔡凱龍表示。


而伴隨著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資產集體暴跌,加密貨幣合約市場也跌入至暗時刻。


根據幣coin數據,在過去24小時內全網爆倉高達25.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81億元。其中,比特幣爆倉3.76億美元,約合爆倉78400個比特幣,26億元人民幣。


Coinmarketcap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全球共有5198只加密貨幣,總市值為1505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市值佔六成。其歷史總市值最高點2018年1月,一度達到8285億美元。


包括比特幣在內,當前市值排名前十的主流加密資產,除穩定幣(與美元1:1錨定的一種加密資產)以外,跌幅均已超過30%,其中比特幣現金(BCH)等跌幅已經超過40%。


“(加密資產)目前恐慌蔓延,這次恐怕還有交易所擠兌風險。”一名昨日虧損了10多萬元的投資者悲觀地說,“昨天我們微信群裡50多人虧損近3000萬元人民幣。”


幣安交易所官方APP顯示,目前ERC20代幣出金(提現)已暫停。主流加密資產的暴跌、加之幣安交易所開始宣佈暫停提現,加速了市場恐慌情緒。


Alternative.me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恐慌指數已達到14,處於極度恐慌狀態,創近6個月新低。


根據該網站對恐慌指數的定義,恐慌指數由六個指標構成,分別是幣價波動性(25%)、市場交易量(25%)、社交媒體熱度(15%)、市場調查(15%)、比特幣在整個市場中的比例(10%)、熱詞分析(10%)。目前數據為14,處於2019年8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這直接反映了加密市場的恐慌程度。


截至3月13日上午8時,加密資產市值排名第一的比特幣24小時跌幅達到38%,排名前十以太坊、比特幣現金等幣種24小時跌幅超過40%。


藉機炒作?


面對暴跌的加密資產,幣圈中除“跌醒了”的聲音不斷之外,也有人認為是入場時機到來。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等著明天抄底。”


在這些準備進場抄底的人看來,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價格此時之所以下跌,是因為加密資產在炒作。


“比特幣的漲跌,很多時候是莊家一些聯合所為,他們會藉助市場上的一些事件進行炒作。”一名幣圈分析師直言。也有人提出:“幣圈不是傳銷盤嗎?為什麼要跟著全球走?”


在2019年底比特幣的一輪暴跌中,也有從業者向記者表示,對於消息面是不是影響比特幣價格的重要因素持有懷疑態度。


但這一次,幣圈似乎更加悲觀。


有行業人士表示,此前消息出來的行情都是有主力在操盤,但這次是真的連環爆倉了。


蔡凱龍則認為:“此次暴跌並非莊家可以操控的,他們也在倉皇出逃。”


記者注意到,在微博上有用戶質疑,比特幣在1分鐘內上下波動超過4%,對於高倍槓桿合約感到懷疑。而另外一位用戶則在回覆中寫道,高度中心化的市場(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市場),其中心又是毫無底線的商人,那必然永遠是多空雙爆的局面,散戶只要敢上高倍槓桿就是個死。


“比特幣已經忘記自己的屬性了。”一名幣圈人士戲稱。不論是暴跌還是炒作,比特幣“避險”的屬性已經蕩然無存。


“全球流動性危機來了,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自然會被優先拋售。”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蔡凱龍撰文指出,穩定幣的出現,讓比特幣已經沒有明顯的避險功能,反而是波動大的風險投資。


“暴跌的重要原因是恐慌情緒蔓延,大規模資金撤出。”蔡凱龍進一步解釋道,此次市場對比特幣暴跌的驚訝反應,是由於多年來將數字資產看作避險品種。但是目前來看比特幣更符合另類資產的特點,它的價格受流動性影響而波動,恐慌傳導至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


在蔡凱龍看來,影響比特幣漲跌的因素越發複雜。但未來所有人都會認識到它並非數字黃金,而是“風險的放大器”。其價值無法錨定,與其他資產價格受成本、價格影響不同,比特幣沒有正常市場價值範圍,截至目前它尚未有任何讓人信服的估值基礎,更像一葉風雨飄搖的小船。沒有錨定物的情況下,其價值波動巨大,減半行情、供需關係對它的影響遠不如心理因素來得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