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名氣比孔子大,學生比孔子多,孔子當權後立馬將他誅殺於宮門外!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孔子被世人尊稱為“孔聖人”,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他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開創了一個思想核心為“仁”和“禮”的思想學派。為了推銷他的理論,孔子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希望能“貨於帝王家”,令孔子失望的是,大多數“帝王”都不識貨,到處吃閉門羹,以至流浪到陳蔡之地,餓困交加,好不狼狽。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孔子的理論之所以不受各地王侯待見,其實,是他的理論與執政者的理念格格不入。孔子的“仁”與“禮”,通俗來說,就是“仁者愛人”,就是要執政者學會用愛的春風去溫暖世界。但是,春秋末期的社會,早已是人心不古的亂世,單靠一顆愛心是很難治理天下的。所以,各個諸侯都視其為愚。

孔子不僅是個有著遠大理想抱負的思想家,在成名之前,他還是個自由職業者。創辦了中國最早的私立學校,集校長、教員、會計與出納為一身。興盛時期,孔校的學生多達3000人,學習成績優異者,有72人。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與孔子同時代的,還有個名叫卯的讀書人,是魯國大夫,官至少正,所以,史稱少正卯。少正卯能言善辯,是魯國的著名人物,被稱為“聞人”。少正卯和孔丘都開辦私學,招收學生,宣傳法家的思想。由於少正卯的地位高於孔子,且教學方法靈活,引有入勝,所以,招生規模遠大於孔子。不僅如此,孔子的許多學生,也偷偷跑去少正卯的學校蹭課,“孔子之門人三盈三虛(《論衡·講瑞》)。” 孔子的滿門弟子,除了顏回沒有去過,其他弟子都曾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這讓孔子很沒面子。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魯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魯國大司寇,同時攝相事。西周時期的司寇,為天子的最得力助手,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下設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周王行使司法權。這相當於後來一下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孔子就任魯國的大司寇後,所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個藉口,以“亂政”的名義將昔日的競爭對手、如今的部下——少正卯給滅了。史稱,孔子上任大司寇後七日,就把少正卯殺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並暴屍三日,可見孔子對少正卯之恨有多刻骨。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平時滿口仁義道德的孔老師為何一上任就誅殺少正卯,就連一直追隨他的學生們都不理解,於是,子貢就忍不住向孔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少正卯是魯國的名人,老師您殺了他,會不會不恰當啊?”

孔子說:“人有五種罪惡,而盜竊比較起來還稍好一點:第一種是心思通達而陰險,第二種是行為乖僻而固執不改,第三種是言辭虛偽而能動人心,第四種是記取非義、多而廣博,第五種是順應錯誤而認為理所當然。一般人要是有這五種罪惡之一,就不免被君子所殺;而少正卯同時具備五種惡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殺。”

孔子倡導以“仁愛”治天下,剛當上魯國宰相,為何就開始殺人?

為了除掉對手,孔子一下就給少正卯定製了五頂帽子,他想不死都不行。其實,這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後來秦檜強加給岳飛的“莫須有”,也許就是受到孔聖人的啟發,也未可知!

孔子周遊列國,販賣自己的“仁愛學說”時,他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登上高位,也會撕下偽善的面具,真正祭起了屠刀,看來,他的那套理論,只是哄哄自己或他人開心的假把式,難怪大小諸侯們,都不拿他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