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三国演义》中来个蠢人排行榜,大家认为排名前十的都有谁?

王事情


1.袁术,绝对的第一,那么好的出身,资源全浪费了。

2.袁绍,十八路诸侯在您的领导下没成事也就算了,兵多将广,谋臣也不弱你咋就败了,还他妈的以貌取人。

3.庞统,凤雏你与卧龙齐名,咋就偏偏小心眼呢,献计也都是损招。

4.杨修,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你。

5.蒋干,一次就算了,还不自量力,再来一次,我就纳闷了曹操咋就容忍你了。

6.王朗,书都白读了,能被骂死在三国时代还混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就是你。

7.许攸,叛徒!叛徒没好下场的,虽然你的下场比较凄惨,但是你改变了三国的历史。

8.关羽,其实我很敬仰关二爷,但不得不说蜀的没落与您有直接关系,整个战略是联合东吴共抗曹......不管是谁可以自信但是不要自傲与自负。

9.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不解释。

10.周瑜,一代儒将,风雅绝代!但是从三国演义讲,您是自己捉死自己的,说你儒雅吧气性又那么大。

11.董卓,吕布,本来父子挺同心的为女人反目,欲成大事者人品很重要。


雪狼wyt


《三国演义》中的聪明人非常多,但是蠢人也不少,蠢只跟智商有关,与地位高低无关,那么《三国演义》有哪些蠢人呢?

第十名:李严

李严是刘备钦定的托孤大臣之一,诸葛亮掌握政权,李严掌握兵权,但实际上刘备一死,李严什么权利也没有掌握到,不仅仅如此,还远离政治中心,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刘禅,身为托孤大臣之一,蜀汉的三军总司令李严居然守在永安?



实在弄不懂李严为啥如此?然而更让人觉得李严愚蠢的是:李严居然用非常没有水平的手段来陷害天下第一聪明人诸葛亮,李严的陷害之法简单蠢到家了,你说用什么方法不好,还用没有粮食去陷害诸葛亮,还给人家留了把柄,敢情李严这不是陷害,是自杀,最终被诸葛亮贬为庶人。

第九名:魏延

本来蠢这个词是不会与魏延沾边的,但是就魏延那德性,实在是受不了,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实际上就是军中的一把手,没人比魏延的官职更高,魏延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按照诸葛亮的遗言去做,迟早会掌握兵权的。



可是魏延呢?大意忘形,不仅大意,还蠢到真的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结果马岱手起刀落,魏延的脑袋就搬了家。否则心魏延的武功,谁杀得了他?

第八名:祢衡

祢衡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非常有才华,是那位从小让梨的孔融的好朋友,祢衡不仅狂妄而且愚蠢,看谁不顺眼就骂谁,从来不管他骂的人是谁?



祢衡骂过陈群、司马朗(司马懿他哥)、荀彧、赵融,骂陈群和司马朗是杀猪卖肉的,骂荀彧是个小白脸,骂赵融是个大肚子,还骂过曹操、刘表、黄祖,最后把自已给骂死了。

祢衡骂曹操,曹操受不了,把祢衡送给刘表,祢衡到刘表那,又开始骂刘表,刘表又把祢衡送给黄祖,祢衡到黄祖那又开始骂黄祖,黄祖是个大老粗,祢衡一骂他,他就把祢衡给砍了,祢衡就这么死了,真不值。



第七名:袁谭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但袁绍却喜欢小儿子袁尚,袁绍去世后,袁尚被拥立为继承人,袁谭身为长子就平衡了,开始与袁尚争权夺利,结果袁谭打不过袁尚,袁谭就跑去投降曹操,对,你没看错,袁谭投降了曹操。

你得说袁谭有多愚蠢啊!他投靠谁不好,投靠杀父仇人?兄弟相争却投靠杀父仇人,这种事恐怕也只有袁谭做得出来,最后又反叛曹操被杀,成为第一个被杀的袁绍儿子。



第六名:曹爽

曹爽是曹真的长子,是魏明帝曹睿亲自挑选的托孤大臣,与司马懿搭档,结果被司马懿给耍了,司马懿不仅装病骗过了曹爽,而且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再次派人欺骗曹爽说:只要兵权,不要性命,保你富贵。

结果曹爽还真就信了,身为曹魏大将军,掌握全国政权,就这么轻易被司马懿这个老狐狸给骗了,轻易缴械投降,之后被司马懿找了个理由给诛灭三族,就连当时的大司农桓范劝曹爽起兵时,曹爽也不肯,也不敢,结果就气得桓范破口大骂:

曹真何等英雄,怎么就生了你这个蠢猪!



第五名:王朗

王朗前半生可是英雄盖世,功劳巨大 ,不仅协助曹操登上魏王之位,而且逼迫汉献帝禅位,协助曹丕登基为皇帝,成为有功之臣,但是在随曹真对抗诸葛亮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迂腐。

本来王朗还仗着自已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还自告奋勇的在两军阵前劝降诸葛亮,结果诸葛亮没劝着,反而把自已搭进去了,活活被诸葛亮的言语所刺激,摔下马摔死了,虽然三国不乏一些被吼死、挟死的人,但那都是一些无名小卒,可是王朗贵为一国三公之一的司徒,还被人给骂死了,这王朗是有多蠢啊!



第四名:袁绍

袁绍是三国早期势力发展得最大的诸侯,天下十三州袁绍独得四州,成为天下势力最大的诸侯,可是袁绍却处处表现得愚蠢,沮授劝袁绍迎立天子以挟制诸侯,袁绍不听,田丰劝他不要南征,袁绍不听,还把田丰扔进监狱。

刘备在徐州造反时,田丰劝袁绍偷袭许都,袁绍不听;曹操烧乌巢时,张郃劝袁绍先救乌巢,袁绍不听,最后袁绍拿着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白白输了天下,而袁绍输天下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愚蠢。



第三名:何进

何进出身屠户,因为自已的妹妹成为皇后,因此何进一路升迁到大将军,成为东汉末年整个朝廷实力最强的人,可是何进却听信袁绍的话,召外军进京逼迫皇后同意杀宦官。

这是有多愚蠢啊!杀宦官用得着牛刀吗,况且何进手握兵权, 真要杀尽宦官,就来硬的,兵权在手,宦官又能如何?结果何进犹犹豫豫,一会下定决心杀宦官,一会又觉得不妥,就这么忧郁之间,何进自已被宦官所杀,可惜了!



第二名:袁术

袁术最大的愚蠢就体现在得了一块玉玺,就以为天下是自已的了,想当皇帝没错,但是方式错得离谱,袁术出身四世三公,又是嫡子,比袁绍的身份还要好,除了脑子和长相比袁绍差,袁术任何地方都比袁绍强。

但袁术做了一件天下最愚蠢的事:就是率先称帝!人家说枪打出头鸟,可袁术偏偏要做出头鸟,结果很快就败亡了,当曹操听到袁术称帝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高兴,然后就是大笑,骂袁术真是愚蠢啊!



一称帝就变成天下的出头鸟,结果董卓讨伐完了,天下都来讨伐袁术,袁术马上就失败了,他这不是称帝,是自杀。

第一名:蒋干

蒋干简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经典,原本赤壁之战曹操也没那么容易失败,便是蒋干一出马,曹操不仅败了,而且连命都差点搭上,不仅如此,蒋干还创造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愚蠢故事,说他是三国第一蠢人毫不为过。



蒋干在三国演义中作为周瑜的同乡去劝周瑜归降曹操,结果周瑜将计就计,故意装作醉酒,让蒋干发现蔡瑁和张允的虚假投降信,这就是“蒋干盗书”的故事,结果蒋干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曹操在看中这封信后,将自已唯一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给斩了,曹操军中就没有熟悉水军的将领了,为失败打下伏笔。

本来中过一次计也就算了,结果蒋干这货还觉得自已很聪明一样,再次过江来劝周瑜,周瑜再次巧施连环计,将庞统介绍给蒋干,让蒋干误以为得到一个人才,就带着庞统去投靠曹操,庞统欺骗曹操要将战船紧锁,最后为周瑜的火攻曹操赢得胜利。



可以说整个赤壁之战,曹操一世英名就葬送在蒋干这个蠢人手中,两次中计,还浑然不觉,真是天底下第一号蠢人啊!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第一位:许攸

许攸特别喜欢敛财,在当时是一位贪官,因此被袁绍处罚过,导致他心生不满,加上他多次给袁绍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最后直接叛逃到曹操阵营,在官渡之战白热化的时候,许攸雪中送炭献策烧粮仓,让曹操白捡了一个胜利。

本来故事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可是许攸一点不收敛,到处吹嘘自己的功劳,对曹操没有敬畏,眼中没有主公,只有同窗阿瞒。

说实话当时对曹操不满的人相当多,但是大家的不满相对来于还是藏在暗处,有时话可以说出来,可有些话你要是敢说出来就一定会得罪人。

而许攸的蠢就表现的很肤浅,很多时候不分场合,也不分公私,只要捉到机会就是跟曹操一阵狂怼,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

手下管理着这么多的能人异士,虽说曹操的人设是对人才有着很高的容忍度,可是这个所谓的度也是有着限制着。

可是许攸自从官渡之战以后,几乎对曹操就没有了什么用处,一个天天以狂怼曹操为生,还不知道收敛之人,这几乎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所以在三国正史中被曹操杀害。许攸的愚蠢在于不懂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平时太嘚瑟,直接把自己给作死了。


第二位:曹爽

一直得到曹睿的器重,仕途步步高升,和司马懿都是当时的重臣,曹爽一直有在朝廷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一点是对的。

毕竟整个江山已经到了曹家人的口袋之中,所以曹爽独撑大权也是很正确的一件事,就算是在朝中或是宫中嚣张了一些,这都不是事。

谁还没有点小错误呢,可是曹爽的蠢病发作了,从一开始的时候曹爽就对司马懿不太放心,所以早早就以自己的权势把司马懿给边缘化了。

说实话这一招确实很管用,但是要知道打蛇不死,必有后患。只能说曹爽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把司马懿给压制住了,就可以直接控制整个曹魏了。

曹爽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兵权依然还在司马懿的身上,或者说整个曹魏集团的主要力量还在司马懿的手中,只是人家暂时装怂了而已。

结果很明显在曹爽跟自己三个兄弟一起拜祭魏明帝的时候,被司马懿直接抄了后路,最终功败垂成。

只能说在权倾朝野之后整个人有些膨胀,对司马懿这个政敌太麻木,或者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最后被司马懿突然袭击灭了全族,曹爽的愚蠢就在于平时太安逸,没有危机感,也没有注意到巨大的危险就蛰伏在身边,多次误判局势。


第三位:吕布

吕布勇猛无人能敌,但要说智慧却几乎没有,被李肃、王允、陈登的计谋耍得团团转,最开始是丁原的义子,被李肃一席话就挑拨的造反了,后又被王允挑拨杀了董卓,最后被陈登父子骗得无处容身,导致了最后惨败身亡。

可以说吕布的蠢除了做事有点冲动以外,没有文化知识才是他最大的硬伤,可能是跟吕布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吧。

反正在吕布的眼中一切都是靠拳头来说话,忘记了整个汉朝的天下依然还是礼仪之邦,不论是斩杀丁原还是董卓的行为,都是草原上哪种弱内强食的想法。

哪怕到了最后被众人五花大绑到曹操的面前,依然自信满满的以为曹操不会杀他,毕竟在他的脑子里,只要有用就一定会得到重用,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前所干的事,谁还敢真心实意的重用他。

说实话就连放在身边这种信任可能都没有,当初的董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因为太信任吕布了,才会被自己的保安队长给刺杀。

吕布的愚蠢在于不懂当时人们尊崇忠义文化,屡次卖主求荣无异于是自杀。


第四位:杨修

很多人觉得杨修很聪明,但他把聪明都放在舞文弄墨上,对于人情世故也是很愚蠢,多次冒犯到君主的威严,猜测曹操所思所想,凭借着文学上的才华不把别人放在眼中,鼻孔永远朝天,最后也是直接把自己给蠢死了。

其实杨修身为杨家派出来追随曹操的代表,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的家族。

很可惜表面上看起来很聪明的杨修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单纯的以为自己就天下间最聪明的人,谁也比不上自己,从一些小事当中可以猜测出大量的信息。

说实话当时的鸡肋,真以为军中的谋士们看不出来吗?但是谁会当众说出来这种事,毕竟曹操才是大老板,他退不退兵自有他的道理,你一个送外卖的操着总经理的心,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人家曹操让你给出主意了吗?还有帮曹植争继承人这件事,更是触动到了曹操的底线,在曹操看来自己的儿子能不能继承自己的地位,就是看他们自己有没有一颗霸主的心。

但是杨修却不管这些,直接就分开表示要跟着曹植一起混,原本曹操用来让曹植等人来涨点经验教训的事情,全让杨修给当面戳破了,你让曹操的面子放在什么地方。

杨修的愚蠢是不懂人性,多次暗中讽刺君主曹操,比如曹操梦游杀侍卫,杨修多一语道破那人还是梦中没有醒来,这就犯了大忌,相对比贾诩才是谙于人性的高手。


第五位:袁绍

袁绍不一定是三国所有人物中最愚蠢的,但他却是因为自己愚蠢而害死最多人的那一位,一个官渡之战因为主帅愚蠢就害死了几十万人,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危害范围之广、之惨烈也是罕见。

袁绍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那是多大的势力,拿了一手好牌,最后却打得稀巴烂,袁绍的愚蠢在于刚愎自用,多谋少断,总是优柔寡断并且患得患失,容不下手下的人风头盖过自己,导致无人可用,断送了大好前途。

总结

其实在三国当中蠢不可怕,可怕是自己蠢却不知道自己蠢,这才是最大的取死之道。像典韦、许诸等人脑子一直都不是很灵光,但是曹操为什么要重用他们。就是因为这些人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自己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大将而已,打仗的时候该拼命就去拼,平时没事的时候该玩乐就玩乐,帝王家里的家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但是你要说这些人真没脑子可能就想多了,这些人可不笨,只是会装蠢而已,所以说人蠢不可怕,可怕是蠢却不知道自己蠢,那才是真的蠢。


我们的三国


《三国演义》的蠢人排行榜如下:

一、何进。


刘辩登基之后,尊何皇后为太后,何进得以全面掌控朝政。

东汉后期宦官集团势力庞大。何进听从袁绍想诛杀宦官。被何太后拒绝,何进便召董卓入京。诛杀宦官。却被宦官听闻消息。宦官们兔子蹬鹰,何进刚出宫,被宦官伏击,头颅被砍。 董卓闻听宫中有变,立刻率众急进,闯入京城,控制了朝廷。

何进引狼入室之举。导致了东汉衰亡。

二、袁术。

袁术得到了传国玉玺。就自认为是真名天子。称帝后,众叛亲离。干儿子孙策也与之决裂。吕布也与其划清界限。

在群众的讨伐之下,袁术最终兵败身死。

我想对袁术说:空军一号是美国总统的专机。即使你盗走了空军一号,你也不是美国总统。

传国玉玺是皇帝的印章。你拥有了传国玉玺,你也不是皇帝。

三、许攸。


许攸在官渡之战中,向曹操献计。火烧乌巢。帮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曹操又一鼓作气,直取邺城,许攸又献计水淹冀州。

攻克冀州后,许攸得意洋洋地在城门出出进进,见到人就说:“多亏了我啊,要不然你们都别想进城。”然后哈哈大笑,拂袖而去。

一日,许褚在冀州东城门遇到许攸。许褚急着去厕所。许攸拦着说:“若不是我的妙计,你们休想进城。”

许褚急着去厕所,顾不得与他争辩。便说:好好,你功劳大。

许攸不依不挠:既然握功劳大。你怎么感谢我呢?

许褚说:以后有空,我再感谢你。

许攸拦着说:必须今天感谢我。

许褚被许攸拦着不能如厕,最后把大便拉到了裤裆里。许褚恼羞成怒,一剑杀了许攸。

曹操得知此事后,认为管天管地,管不住屙屎放屁。认为许攸有错在先,就没有追究许褚的责任。


杨朱学派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话题,古有曹孟德和刘玄德煮酒论英雄,今有头条众友为三国演义蠢人排名。本人对三国演义一知半解,也来凑个热闹。

一.袁朮

上榜理由:袁氏四世三公,他本是嫡出,(袁绍是庶出)拥有先天的政治资本和人脉,却目光短浅,最后鸡飞蛋打。

二.袁绍

上榜理由:他坐拥冀州,战将数百,精兵百万,谋士如云。本是一手好牌,结果他不识人,不会用人,优柔寡断,结果人亡政息。

三.品布

上榜理由:有勇无谋,反复无常,临死还骂大耳贼。

四.曹爽

上榜理由:平时趾高气扬,作威作福,临危虽有智囊报信,他却只想做个富家翁。

五.何进

上榜理由:屠夫虽然做了大将军,但德不配位,才也只配杀猪宰羊。

六.董卓

上榜理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却挟天子逼反诸侯,最后点了天灯。

七.袁尚

上榜理由:匹夫之勇,不知天高地厚。

八.袁谭

上榜理由:大兵压境,同室操戈。

九.蒋干

上榜理由:被昔日同窗玩弄于鼓掌之间,却自以为得意。

十.刘禅

上榜理由:此处乐,不思蜀。(其实,刘禅上榜有些勉强,因凑数,只好委屈陛下)

俱往矣,事非成败转头空,吾辈虽不是什么聪明之士,但也莫学这些蠢货,贻笑大方。


遥山清风明月


首榜诸葛亮

诸葛亮干了两件蠢事,第1件委任关羽守荆州,关羽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应得罪了孙权,引得曹孙连军讨伐荆州,荆州沦陷后,刘备伐吴,以至刘备逝世,五虎上将只剩一名,并且荆州沦陷,诸葛亮伐中原石,只能从汉中走,要是有荆州就可以水路并进,直取洛阳。第二件,委任马谡守街亭,诸葛亮第1次伐中原是最好的时机,却因此人失了街亭,以致必须撤回汉中,失了好机会,所以诸葛亮是三国中最蠢的人。

第2名袁绍

袁绍当初向何进进言,请凉州刺史的董卓进京勤王,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才导致天下大乱,在官渡之战时,袁绍猜疑部下张郃高览许攸导致了他在官渡战中战败,袁绍之蠢列个第二名也不为过。

第三名袁术

袁术得了玉玺,就妄自称帝,激起群雄共愤,导致他太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第四名吕布

他先中了王允的美人计,之后杀死董卓,与王允共同执政,后来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吕布逃出后,自立为王,后来不听忠臣谏言,被部下出卖,让曹操捉了去,最终被判了绞刑。

第五名刘璋

他是引狼入室,不听忠臣谏言,失了江山,好在刘备善待他,分在公安县同居百户人,这蠢比诸葛亮的蠢要强多了。


梦之秀殤


题主这个问题很蠢,敢于回答问题的人更蠢。

任何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很了不起,没有一个是蠢人。

但这不影响后世一蠢更比一蠢蠢。

新年啦,豹眼没有红包送给友友们,那就狠狠地蠢一下,以博大家快乐!!!

如果后世有一天,因为这个把豹眼看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蠢人,那豹眼就得意了哈。

10 董卓

董卓如果稍微收敛一下,收买一下人心,稳定一下政局,过了风头,自己称帝也未尝不可。但自己心爱的东西,特别是女人,被别人惦记,的确很不爽。没有吕不韦那个套路,也就比较难成功。不过,吕不韦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

张贤亮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话有道理啊。处理不好女人的问题,大小都是个麻烦。

09 王允

王允之死,有些可惜,汉室唯一匡扶的希望破灭了。你自己是君子,别人未必都是小人,你不可能把与你不同意见的人都杀绝。

更何况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干革命,不图名,不图利的话,图的啥呢?

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权力得不到合理的再分配,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是个危险。

假以时日,谁敢保证王允不是下一个董卓?不就有许多人认为曹操就是董卓吗?

总之,自己要走大道,但也要给别人留一条小路走才行。只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不行哦。

08 马超

这小伙是有些本事,跟吕布有一拼,但却不如吕布仗义呢。

咋能够跟韩遂说,你不要父亲,让韩遂不要儿子,你去给他做儿子。这还是人话吗?

韩遂也有些傻,但不要儿子,似乎还说得过去。刘邦不就是三番五次把儿子、公主踢下车去了吗?刘备也不是一次次的丢下老婆孩子不管了吗?

但父亲不能不要啊,曹操屡屡征伐徐州、屠城,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不就是替父报仇吗?

看来做人有差距,结局不同,也在情理之中。

说人话,办人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否则,死得很难看怨不得别人。

07 曹操

老曹心眼是不少,但也做蠢事。南征张绣,只顾自己快活,忘记了贾诩那可是第一”毒士“,人家鼓动张绣投降,不就是求个出路吗?

只顾着自己入洞房,却忘记了婶婶她侄子还在等着讨赏呢?付出点代价是应该的,不过有点大。

好在曹操聪明,张鲁投降后,给与的封赏就很厚。陈寿老先生都看不下去了,说封赏太过。不过呢,这千里买马骨的套路,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是当时蠢人多一些,像张鲁这么聪明的人比较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曹这个蠢事不能原谅,谁叫豹眼喜欢老曹呢?

人在啥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前半夜想自己的事,下半夜就该想想别人的事。否则,就会做噩梦,睡不安稳了。

06 刘璋

刘璋希望在乱世之秋,找一个大腿抱一下,这很好。但太不会识人,派张松去找曹操,却不曾想,张松暗度陈仓啦;派法正去迎接刘备,却力劝刘备谋取益州。

派出去的人都应该是心腹,可这些都是卖主求荣的主。你心咋就这么大呢?

这么弄,引狼入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哦。

05 刘表

单骑赴任,能够占据荆州几十年,刘表也是英雄无比。但本事再大的人也会死去,人死了啥事都顾不上。自己想不到,看看别人家的事也会长见识哦。袁绍弄得那些事,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咋就不为子孙后代想一下呢?

知子莫如父,自己生的啥玩意自己不清楚吗?荆州那帮子玩意,既然能投靠你混江湖,就可能找更粗的大腿抱哦,你那些儿子咋能控制得了他们呢?

既然不能,何不早做打算。

不把荆州送给曹操,送给孙权也好哦。直接给刘备也不错,起码给子孙后代寻个出路。

最后,大家争来抢去,没一个说你好啊,还把子孙拖累了,不是好办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感情代替不了现实哦。

04 袁术

这是比较蠢的货,血浓于水,这个道理都不懂,咋能混世呢?

只有兄弟可以并肩作战,不能说世上没有情义,但都比不了亲兄弟。亲兄弟都自相残杀,谁还敢真心跟着你混哦。

皇帝那个宝座很诱人,但也烫屁股哦,不是想坐就能坐的。看看人家老曹,屁股比脸皮还厚,但人家也不直接去坐。没有实力最好是低调一下,否则,死得很惨。

实力不允许就得低调,实力不允许也得低调哦。

03 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话是那么说,可孙权也犯糊涂。既然自己生的儿子那么不珍惜,要杀就杀,为何不把他交给老曹爷们,让他们看着办。如果能一统天下,牺牲个儿子也算值得;如果不能取天下,那就妥协到底,为子孙寻求个出路。自己过瘾,让孙子去做归命侯,不是个好结果。但子孙自有子孙福,他们自己不争气,也怨不得老子。

老子就是老子,孙子就是孙子,但做老子的也该想想孙子,给孙子留一条后路。

02 刘备

织草席、贩草鞋并不丢人,喜欢犬马,华丽衣服也没有错,但心太大就累了。

好好跟着老曹混,有吃有喝,小心一点防着他,别让他杀了。逮住个机会把老曹杀了,岂不很好哦。比东跑西颠,寄人篱下不强多了吗?

幸亏运气好,碰到刘璋这个二货,做了益州牧,硬生生就整成了一个蜀汉皇帝。幸亏遇到了诸葛孔明,要不刘备就是袁术第二。

刘备不走运那是自己找的,最后勉强混了个皇帝,那纯粹是个运气。

量力而行,或许更好一些。

01 诸葛亮

自比管仲、乐毅,的确是没吹牛逼,其才能不在他们之下。但诸葛亮一生没有令人信服的成就。

刘备、诸葛亮在成都做的那些事,不能细琢磨,但的确不能令人信服。

诸葛亮口口声声说北伐,即便北伐为了延续蜀汉的存亡,那么,蒋琬、费祎主政时期,没有北伐,蜀汉也没有灭亡嘛。

木牛流马倒是很好玩,没有流传下来,真是遗憾,这是诸葛亮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没有发扬光大,可惜了。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既然汉室已经不可匡扶,那还出来忙活啥?

自己累死了不说,还阻碍了国家统一,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走向。

有这么大的本事,做点啥不好呢?为何一定要通过这个方式成就自己的名声呢?

还整得后世许多人,提起这事来就泪满襟,没必要哦。

费了这么多的劲码出来,突然感觉很蠢哦。但还是不想废掉,把它发出去,直接蠢到底吧。

但还是友情提示:睁眼看历史,闭眼悟人生,不喜勿喷!!!



豹眼看历史


三国演义出现了无数聪明人,当然也出现了不少的遥不可及的人。要论愚蠢,三国演义中恐怕没有以下这十位更加愚蠢的人了吧。

10、 刘封

这位仁兄不救援二叔就算了,关键是,他还不明白荆州在蜀汉中的重要性,关羽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完全没有搞清楚,虽然他也姓刘,但他的地位远远不如关叔叔和张叔叔,在自己同伴想要反水的时候,自己不但不拒绝,而且在战败之后,还去成都,这无异于自寻死路。刘备等人正想着有人为荆州丢失背锅,而这位仁兄去成都,就是自投罗网,可以说不是一般蠢。

9 、吕布

所谓天下第一猛将,就是一个头脑非常简单,武力值比较高,颜值比较高的家伙。不忠心,唯利是图;而且自己能力也有限,与谁争夺,失败的总是自己。到了后期,只是相信美人,不相信忠言相告,最终落到了众叛亲离的结局。因此,在乱世中,自己本事再大,但是头脑简单,也是不行的。

8、 公孙瓒

这位兄弟,原本占领整个河北。但是他心目中只有银子,因此横征暴敛,最终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将士们的衷心。在与袁绍争斗中,原本优势非常的明显,但是就是给袁绍机会,手底下看着赵云这种奇才不会用,稍微聪明点,颜良文丑之徒,那等的到关羽出手,早就被赵云解决了,这样的主,不灭亡诚然是没有天理了。因此公孙瓒是自寻死路。

7 、曹爽

曹爽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毕竟自己是曹魏的宗亲,就这一点,就能置司马懿与死地。而且当时司马懿的权力还是不大的,在权力斗争中,向来就是你死我活。如果此时的曹爽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拼死一搏,胜负真的是非常难说,但是这位仁兄,在局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司马懿能够放过你吗?

6、何进

别人都唯恐武将带兵进入首都,而何进是邀请董卓进入首都。别说这个董卓是个奸诈之人,即使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皇帝也不愿意看到大将带兵进入自己首都。因此,这个何进,简直就是找死。即使宦官不除掉他,依照他的愚蠢,很难活长的。因此何进的愚蠢是超越想象的。

5、 刘璋

刘璋是不懂得,依照别人的力量,消灭自己的敌人,只能够使得自己死的更加惨烈。他要求刘备带领自己的军队,对抗张鲁,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刘草鞋再怎么仁义,也是个食肉动物,放着天府之国不要,你当他是二啊!就连吕布都比刘璋聪明,早早看透大耳贼的虚伪,最终,刘璋非但没有铲平自己的主要对手,而且还将自己父亲靠着阴谋诡诈打下的江山丢了,如果刘焉在泉下有知,不知道怎么想。

4 、祢衡

看似祢衡是非常聪明的,其实是非常傻。其骂曹操,有什么用了,只不过被别人嘲笑一番。当然曹操也不想着背上妒贤嫉能的骂名,因此将这位仁兄招降刘表。这些大人物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你,你将这些大人物都是病猫啊,因此祢衡最终的结局,其实一定在出场时候注定。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位老兄很有个性,坚持理想。

3、汉灵帝

这个皇帝,做了太多的蠢事了。信任宦官,结果自己成为了傀儡;信任大臣,结果大臣各自为政;信任自己宗亲,结果宗亲自立门户。好好的一个国家,原本可以复兴,但是在汉灵帝手中,越来越四分五裂。导致朝廷力量薄弱,而地方诸侯的力量非常大,汉朝也走向了终点。

2 、蒋干

虽然东吴的水军比较强大,但是荆州的水军也是不错的,要军舰有军舰,有经验有经验,在多次战役中,能够迫使东吴退却。原本荆州顺军在蔡瑁等人的帮助下,战斗力不断的提升。而蒋干两次到了东吴,两次做出了对于曹操不利的事情。蔡瑁等被诛杀,曹操也失去了对东吴水军抗衡的资本,自己的下场也不用明说。

1、 袁术

最愚蠢的就是敢于第一个称帝的家伙。成功了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不成功的就是跑太快掉到沟里,袁术明显属于后者,当初董卓已经控制了整个朝廷,都没有敢于称帝,自己几斤几两没有数吗?当然袁术有一点实力,但是能够称帝,绝对是自己的愚蠢导致。最终自己被多面诸侯围攻。而自己也是没有胆子人,在将近破败时候,自己被活活吓死。



日慕乡关


我是阿彬,我来回答

第十名 何进 愚蠢指数⭐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何进做为大将军当今皇帝的舅舅本可诛灭十常侍却因妹妹何太后的几句话放过了这些为非作歹的宦官。后来更是引狼入室招来了董卓,自己也被宦官干掉了。

妇人之仁,好心办错事太天真。



第九名 董卓 愚蠢指数⭐

董卓入洛阳先收编了何进的旧部控制了京城,然后又废少帝立陈留王做上太师权力到达巅峰。可这货你装一装呀,你办成忠臣良将的样子不行吗?杀戮百姓和大臣玩弄权术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个大恶人?随后迁都长安又把汉武帝的陵给挖了一副与全天下为敌的样子。

残暴无道,背弃天下。



第八名 吕布 愚蠢指数⭐

先事丁原再投董卓又与王允合作干掉董卓自我创业去了,他逃出长安来到中原,本想成就大业。但坏就坏在他把所有邻居都得罪光了,在兖州干了曹操,又趁刘备、袁术相持拿了下邳得罪刘备,又辕门射戟接刘袁械斗得罪了袁术,自此谁都恨吕布,他焉能不败?

刚愎自用,不懂人情。



第七名 袁术 愚蠢指数⭐⭐

袁术雄踞淮南户口百万兵精粮足,他的哥哥袁绍控制河北,袁氏四世三公名门望族有很大的号召力,就连孙坚都是给他打工的。可惜这货偏偏和袁绍不对付,倘若兄弟联手何惧曹操?随后袁术得传国玉玺竟称帝,所有人都和他绝交了一起来讨伐他,最后被刘备消灭。

势利小人,贪图私利不顾大局。



第六名 陈宫 愚蠢指数⭐⭐

本一县令为曹操感动与其投奔创业,见他滥杀吕伯奢一家觉得曹操为人毫无底线便弃他而去了。可笑,岂不知乱世中弱肉强食的道理?看待问题怎能如此世俗?本可跟随曹操成就大业,非要去为那毫无前途的吕布效力。吕布战败为曹操所擒,本有机会活命却还是一条道走到黑挂了!

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太过迂腐。



第五名 刘琮 愚蠢指数⭐⭐

刘表次子,生母蔡夫人。刘表病重刘琮借助蔡氏的势力得以上位。时年刘表去世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本就胆小怕事,他父亲仅能守城但这个刘琮连守土都做不到。更可恨的是他在蔡瑁的蛊惑下竟毫无抵抗曹军就投降了,不仅丢失了荆州地盘对不起刘表还坑惨了刘皇叔。顺便问一句,你不是这块儿料干嘛坐这位置来丢人呢?

胆小懦弱,缺乏主见



第四名 许攸 愚蠢指数⭐⭐

本是袁绍账下谋士,因为家人贪赃被袁绍治罪所以怀恨在心。在官渡之战中投敌了曹操,曹操在他的建议下偷袭乌巢断了袁绍粮道因而扭转局势。官渡之战结束后,许攸在曹操营帐中见人就吹牛,要不是我曹操能赢?这话落到许褚耳中,他也不惯着一刀干掉了许攸。你难道不知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道理吗?

不通人事,好大喜功



第三名 马谡 愚蠢指数⭐⭐⭐

心思机敏深通兵法受到诸葛亮器重,丞相兵出岐山派马谡守街亭。马谡自作聪明他将丞相调令抛诸脑后硬是在南山上安营扎寨,期间王平多次劝说可马谡就是不听。张郃拒水断粮将蜀军围困南山,随后猛攻打散了蜀军街亭大败,北伐失败,马谡也被处斩。

自作聪明,招来横祸



第二名 曹爽 愚蠢指数⭐⭐⭐

曹爽是曹魏的宗亲,他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当时司马懿的权力还不是很大,曹爽没有下死手除掉司马懿,而后司马懿缓过神来发动高平陵政变干掉了曹爽。在权力斗争中,向来就是你死我活,一时仁慈只能致自己于险地。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第一名 袁绍 愚蠢指数⭐⭐⭐⭐

出身名门兼有四州,且兵强马壮。怎么就输给了曹操呢?一来是急功近利贸然进兵粮草不济为后来乌巢被袭埋下伏笔。二来不会用人,军队缺乏调度。自己不听人劝将田丰关押自己废了自己。三来做事犹豫贻误战机,而本身自己资源充足并不需要主动挑起战争,只要和曹操玩经济自己是双矿且地理位置好拖住不就能赢吗?

轻敌冒进,痛失好局。


阿彬说历史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三国演义》里既然有聪明绝顶的人,当然也有笨得让人觉得可笑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三国中的十大蠢人。

第十、杨修

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他的出身也不简单,他的父亲是东汉末年的太尉杨彪。可是到了杨修这辈的时候,就只能在曹操手里当一个小小的主簿。最大的问题是杨修心高气傲,恃才傲物,罔顾军纪,无端地卖弄才华,结果遭来老板曹操的嫉恨,年纪轻轻就被杀了。当然了,也有人说杨修之死实际上是因为卷入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

第九、刘璋

益州牧刘璋,能力非常一般,可是却守着父亲刘焉留下的偌大的西川基业,本来是大有一番作为的,结果他用人不淑,被汉中张鲁打得多年不敢出头。到了后来,他不听忠言,引狼入室,被同宗的刘备夺取了基业,最后郁郁而终。

第八、刘禅

刘备的长子,蜀汉的第二位皇帝。按理来说,刘备的儿子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可是刘禅偏偏是扶不起的阿斗。早些年有诸葛亮辅政,刘禅表现得还算中规中矩。晚年宠信身边的宦官,沉溺女色,导致国家衰败。在邓艾攻蜀时,刘禅不顾群臣的劝说,拒绝坚守,主动投降,气节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儿子刘堪。

第七、袁绍

袁绍是真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明明出身有名的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徒遍及天下,却提前出局。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袁绍统一河北,原本最有希望统一天下。可是他优柔寡断,没有采纳田丰、沮授等人的持久战建议,急于与敌人曹操决战,结果大败于官渡和仓亭。在他临终之前,又没有安顿好继承人的问题,结果导致诸子争斗不休,逐一被曹操消灭,袁氏家族也因此被连根拔起。

第六、袁术

袁术和袁绍原本是一对亲兄弟,只是袁绍被过继给了伯父。这两个兄弟在东汉末年,相互争斗,最初是袁术占了上风,后来是袁绍占了上风。袁术与孙坚、公孙瓒等乱世豪杰结成同盟对抗袁绍,本来非常有利,可是他的野心很大,偏听偏信什么童谣,打出了造反称帝这招昏招,结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还遭到群雄夹击,兵败如山,最后气得吐血而亡,是十足的蠢才。

第五、刘表

荆州牧刘表早年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爱民养士,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于荆江,是曹操强敌之一。然而刘表立意自守,没有大的野心。第一,他没有趁袁绍、曹操相争时渔翁得利。第二,他晚年宠溺后妻蔡氏,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埋下了巨大的祸端。刘表死在曹操南征的途中,其子刘琮举荆州九郡不战而降,家族基业毁于一旦。

第四、吕布

三国演义里的第一名将,作战勇猛无双,可是为人反复无常,最终众叛亲离。吕布早年侍奉义父丁原,后来杀丁原投奔董卓,得到赤兔马。为了貂蝉,吕布又与义父董卓反目成仇。杀死董卓后,反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打得大败。一生朝秦暮楚,没有信义可言,最后众叛亲离,被曹操击败并杀死,实在是令人感叹不已。

第三、马超

马超是三国演义里有勇无谋的典型代表,自己是凉州军阀马腾的儿子,也算是出身将门。可是马超在西凉造反,两次被狡猾的曹操打败,已经的父兄也都被杀尽了。走投无路之下,去投奔军阀张鲁,结果反被张鲁猜忌,郁不得志。再到后来,马超又投奔了刘备,结果留在汉中的妻子儿女全都被张鲁所杀了。到了刘备身边,刘备也不重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马超临终前对刘备说,自己家里人都被杀尽了,只有一个堂弟马岱在身边,请刘备代为照顾一下。一代名将,晚景如此凄凉,令人唏嘘!

第二、曹爽

魏国的权臣,大将军曹真的儿子。可是曹爽的能力实在是不行,作为一个不太称职的大臣,曹爽能上位实属运气。这个曹爽在绝对的优势下,把权利拱手让给了司马懿,想要得到安享晚年的结局,可是司马懿反手就把曹爽家族杀尽了。可以说,没有曹爽这个草包的让位,司马家族根本就没有那么容易上位。

第一、何进

打开三国乱世的始作俑者之一,何进原本只是个杀猪的屠户,能力平平无奇,完全是靠妹妹何皇后的关系才爬上了高高的位置上。原本以为变成大将军的何进,多多少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是他却欲令智昏,下了两步昏棋。结果自己被宦官所杀,还引来了西凉军阀董卓入京,揭开了乱世的帷幕。何进倒是两腿一瞪下九泉了,可是却留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