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洪澇災害的原因

1、自然因素。暴雨洪水、風暴潮、山洪泥石流、融雪融冰洪水、冰凌洪水等造成中國城市洪澇災害的自然因素。全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溼潤高溫時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極易形成流域性或局部地區暴雨洪水,保護臨江(河、湖)城市堤防一旦決口,城市將發生嚴重水災。中國平均每年有7個熱帶氣旋登陸,最多達12個。

2、社會經濟因素

2.1 新建城區防洪建設滯後成為防範洪澇災害的薄弱環節。

2.2氣候和下墊麵條件的變化,加大了城市防洪災害風險。

城市上空熱島效應,增加了降雨強度和頻率;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如道路硬化,建造房屋,平整土地,清除樹木等,從而大大增加不透水面積,減少雨水下滲,加快了雨水沿城市表面的彙集;城市發展需要土地,往往侵佔水面、窪地、河灘等,削弱了調蓄洪水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變化都使相同量級降水形成洪水洪峰增大,峰形變陡,地面徑流增加,加大了城市遭受洪災風險。

2.3 人類不合理行為加劇了城市洪澇災害。擴大空間利用,忽視對城市內部和江河調蓄與宣洩場所的保護,侵佔行洪灘地,修阻水建築物,導致河道行洪斷面減小,阻水嚴重,加劇了城市洪水災害。

2.4 城市排澇設施薄弱,內澇越發突出。近年來,一些城市結合人居生態環境改造,興修了大量城區段堤防,防禦外河洪水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往往忽視了城區排澇設施建設,不少城市排澇標準偏低,內澇問題日益突出。

2.5 城市防洪管理薄弱也影響了防洪減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配套法規不健全,洪泛區、蓄滯洪區建設項目管理缺位,城市防洪規劃,防洪非工程措施以及防洪應急機制等方面管理薄弱,影響了城市防洪減災。

《中國城市防洪》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