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最近強強媽媽發現強強老是時不時的摸肚臍,強強媽媽說過幾次強強,“肚臍不能碰,更不能摳,摳完會肚子疼”,但是強強已經摳過幾次,肚子也沒痛。媽媽越是不讓他摳,強強越是好奇“裡面為什麼會有泥巴一樣的東西,為什麼媽媽說摳完會肚子疼?”帶著這一好奇,強強老是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摸肚臍。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很多寶寶甚至是成年人都會有“摳肚臍”的特殊癖好,但是老人有常說不能摳肚臍,更不能輕易的去清洗肚臍。那麼肚臍到底能不能摳呢,能不能清洗,還有哪些部位不能清洗的太乾淨呢?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

1、衛生死角—肚臍眼

從小就聽家裡人老是念叨,不能隨便亂摳肚臍眼,更不要用水沖洗,不然會肚子痛。小時候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不能摳肚臍眼,裡面那麼髒還不能清洗。成人生子以後諮詢醫生才知道,原來肚臍是內臟與外界接觸最近的地方,肚臍這麼重要,稍有不慎會影響內臟裡面的其他器官。所以不能隨便亂摳肚臍。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肚臍是一個衛生清潔的死角,藏汙納垢,裡面藏了很多髒東西。小孩的好奇心有重,看見肚臍裡面的汙垢,總是會忍不住去摳。其實摳肚擠這個動作是不能進行的,肚臍本身很嬌貴,稍有不注意會引起身體的不適。肚臍也需要定期的護理清洗,不然長時間不清洗容易滋生細菌,引起肚臍發炎、有酸臭味道,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其他器官的運轉。所以,家長不要覺得寶寶還小,就不需要給寶寶清理肚臍。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由於肚臍距離腹部最近,給寶寶清洗時如果用力過大或者摳肚臍眼,很有可能會引起腸胃蠕動速度加快,從而腹痛感,所以這也就是老人常說的摳肚臍肚子痛的原因。肚臍眼皮膚嬌嫩且內部藏的汙垢太多,大量細菌在此滋生,摳肚臍時稍有不慎,摳破皮膚,附近的細菌會引起肚臍發炎。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清洗:一般在清洗肚臍時,醫生會建議用棉籤蘸水或者潤膚油多次輕輕地擦拭肚臍周邊,等到裡面的汙垢軟化以後,用新棉籤輕輕地擦掉汙垢,多擦拭幾次直到擦洗乾淨,在換乾爽的新棉籤把肚臍擦乾。清洗時要選用溫水,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去摳,動作輕柔,清洗完立即穿衣服,不要長時間把肚臍暴露在空氣中,以免受涼。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2、耳朵

耳朵不能清理的太乾淨,簡單的來說是耳屎不能清理的太乾淨。耳屎並不是什麼髒東西,它是耳朵內部的分泌物,能起到一定的保護耳膜的作用。可以阻隔髒水、小蟲子、細小的東西進入耳內。通常情況下耳屎不用刻意去掏,耳屎多時會自己從耳道脫落排出耳朵,不用擔心耳屎多堵住寶寶的耳朵,寶寶聽力下降。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有些父母會自己動手給寶寶掏耳朵,但是寶寶的耳道非常窄,皮膚又比較嬌嫩、脆弱,在掏耳朵時很容易弄傷寶寶的耳膜。尤其是頻繁的掏耳屎,不注意衛生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炎症,再加上掏耳屎時手抖或者被人撞到,很有可能會用棉籤或者耳勺弄傷鼓膜,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架。

一般情況下,若出現寶寶耳屎過多堵住耳朵的情況,建議各位家長不要自己動手,最好是找專業醫生的幫助。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3、私處

孩子的私處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分泌物不多且不髒,簡單的用清水你沖洗即可,謹記千萬不能用力去搓洗!寶寶私處的分泌物會對寶寶的粘膜起到保護的作用,算是一道天然的防護牆。用力清潔或者過度清潔反而會失去這道保護的屏障,早晨寶寶私處細菌滋生,繁衍成群,誘發一些炎症,多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

孩子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乾淨!不要因為無知傷害到寶寶

注意:清洗時用溫水蘸屎毛巾,輕輕地擦拭寶寶的私處,但是不要過度清潔,比如擦拭私處的分泌物,不需要刻意擦掉或者每天清潔,過度清潔反而或造成寶寶私處感染髮炎,用清水沖洗即可。更換紙尿褲前先用紙巾擦拭乾淨再穿紙尿褲,勤換紙尿褲,保證寶寶私處乾爽、衛生。

總的來說,家長在清理寶寶這3個部位時,一定要謹慎,但是不需要清理得太乾淨,以免傷到寶寶。

我是【靠譜爸媽育兒經】,歡迎留言關注,如果喜歡也可以收藏起來或轉發給家人哦。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做靠譜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