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秦国强大国力的情况下,白起的战力和军事才能怎么样?

今古影视


白起的军事才能和战力应该还是属一属二,但与王煎、蒙恬、李牧、廉颇相比也不算绝对优势,不分伯仲吧。

1.秦国本来就是虎狼之师,铁血军队,军功制的改革更是让亲人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所以带领这样一支军队你只要会指挥,不武断专行,兼听则明,加上能驾驭众将士,基本不会差。

2.拿长平之战为例,赵国败了,秦国胜了也是惨胜,可见并不在于突出的兵法绝对优势,而是赵括高估了赵军的战斗力,在一场激烈的博斗中,秦占了上风,如果换上李牧、赵奢、廉颇等人估计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秦国劳师远征毕竟耗不过。从这一点可见白起要比赵括及王纥等人强得多,可见白起应是和四位名将不分伯仲。

3.白起大大小小打了70多场仗,共屠杀和杀死敌人约6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半个中国都被他杀了,谁能说他没有战力,没有军事才能?我给打个90分,都是战国第一梯队的。


成诺556


白起是一个著名的名字,虽然有秦国国力军事本身,但这并不改变他是一个好将军的事实。

秦国商鞅变法以来,军功制度一直实行。贵族的世袭地位已经打破。要获得晋升,必须有扎实的军事技能。而白起则是一步一步走上统帅的位置。这份简历证明了他在众多将军中脱颖而出的卓越能力秦国。

其次白起为歼灭战开创了先例。在战斗中,他们不仅会击败对手,还会尽可能多地摧毁敌人的有效力量。一生的战争,一百万人的屠杀。有些人可能会说白起不够聪明,因为它杀死1000个敌人,伤害800个。然而,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整体素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善战可打。大多数都很难。砍掉一个手指比伤害敌人的十个手指好!这场歼灭战完全符合世界统一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白起和六国没有被肢解,那么嬴政可能无法在他统治期间统一世界。

此外白起知道如何评估形势,知道什么时候该战斗,什么时候不该战斗。不是无头武士。长平战争原本是一场大胜利,打死了赵军40万人,整个国家都被空虚的军队震惊了。这时白起催促趁机消灭赵。但是秦昭襄王听了范咀并让白起退出并接受了赵国和平协议。结果,秦军一退出,赵国违背了我们的诺言,被割让的城市没有被给予。愤怒,让白起再次战斗赵国。白起说,赵国昌平战争失败后,它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震惊和权力空虚时期。现在廉颇已经恢复了活力,并招募了一支新的军队。整个国家是统一的。强行进攻,剩下的五个国家一旦救援,无疑会失败。他因病拒绝带领部队作战。秦昭襄王如果他感到委屈,他决定进攻赵国,并最终从失败中回来邯郸。这表明白起对战争形势的预测相当准确。


莲城快马


白起号称“百万人屠”,常胜将军,仅长平之战就坑杀了45万赵卒。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毛主席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大家,博古通今而且眼界非常高,一首《沁园春雪》把天下明君贬了个遍,可是对白起的军事能力却赞不绝口,有评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白起一生大小战役七十余起,从无败绩,尤其是五次大战影响了战国局势的走向。

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击败魏韩联军,斩敌24万;公元前280年的三伐楚国,攻占楚都郢城,最少杀敌15万;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白起发动闪电战,8天行军一千多里,杀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64年的陉城之战,白起连克韩国9城,杀敌5万;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击败赵国,杀敌45万。战国近250年的战争,死亡人数约200万,其中白起杀敌约100万,占据一半。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伊阙之战消灭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破楚国都城淹杀军民数十万;华阳之战斩首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15万;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长平之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仅这五场战役,白起消灭敌军就已超过百万。

地位高低,往往需要绿叶陪衬,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先看看其他三人的表现。

战国四大名将源自《千字文》的记载,原文是这样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王翦,实际上扫平六国之人,秦始皇尊其为师;廉颇,伐强齐,败骄燕,破魏城,守城悍将;李牧,北抗匈奴十数年,曾用奇计大破匈奴10余万骑;而白起,五次大战,韩魏致残,赵楚慑服,屠敌百万,使秦业帝。此外,白起位居武庙十哲,与姜子牙并列。

军事指挥艺术

1、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很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

2、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3、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4、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无一不中,能未战即可知胜败(《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长平之战

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有一座骷髅庙,这里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坑杀赵降卒二十万处,当时白起将这些骷髅搭在这里向世人炫耀他的功绩,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京观。

当地的百姓觉得这里杀气太重就把这里叫做“杀谷”,后来唐朝皇帝来到这里,听到这个故事,就让当地官员在这里修建一座骷髅庙,并且把村南的山改为头颅山,杀谷为省冤谷,用来祭祀二十万被活埋的俘虏。

1995年,考古专家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尸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尸骨和刀币、箭头、带钩的文物。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当年“长平之战”的战场。在尸骨坑中纵横交错这许多尸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显断裂的痕迹(应该是刀砍)。有的胸腔内遗有箭头,还有的仅见躯干而无头颅。这些都说明这是被杀死之后坑杀的。

总结

白起到底有多强?由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秦国的强大来自于商鞅变法,可是没有白起的加持,秦灭六国的历史固然不会改变,但一定会延时,20年或30年,或更久。


一蓑烟雨任平生xy


白起和秦国是相互成就的,白起若是在其他国家为将,未必能打这么多大胜仗,同样,秦国若是没有白起,想一统天下还要再多等几十年。白起的军事才能是很强的,在秦国这样的国力加持下,则是更强。

白起的军事思想较前人更为先进

白起打仗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也不在乎这场战役拿下多少土地,而是要打歼灭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这也和形势有关,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想法,实力也逐渐具备。所以,打歼灭战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要打歼灭战,所以白起是实行追击战的,这和前人的想法不同,孙子兵法说穷寇莫追,是怕敌人走投无路而拼死抵抗,这样伤亡会很大。白起不被前人的思想束缚,而是结合当代需要,估计战场形势,实施一定要歼灭的追击战。白起一生无败绩,事实证明,白起的追击也是成功的。虽然有风险,但是白起并无失败,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白起并不是依靠秦军硬攻

秦军战斗力强悍,这是事实。若是给你100秦军,打赢100魏军,楚军等等,都不在话下。但是若给你十万秦军,和敌军十万交战,就不一样了。双方兵力都很多,若是中计,则战斗力再强也会战败。白起擅长避实击虚,以谋略取胜,即使打歼灭战也是分割包围,尽可能地削弱敌军。白起的战术也很厉害,是以前没有的。将筑垒工事用来进攻,十分适合他打歼灭战,可以防止敌人突围。

万幸白起是秦将

长平之战是白起最光辉的一战,也是背负骂名的一战。题目说抛开国力不谈,但是行军打仗其实比的就是综合国力。若是秦国国力没有超过赵国,那么长平之战即使赵国不能取胜,也可以自保,不会让四十万大军覆灭。白起在长平之战的打法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到了战争后期,他也只能是靠秦军强大的战斗力和赵军一换一了。赵国军队也很厉害,是胡服骑射的精锐。并且赵军有四十多万,战斗力还强,若是以击败为目的,只是打退赵军,那么很多名将都能做到。但是白起要的是歼灭。纵观整个历史,这样大型的包围歼灭战也没有几个。白起前期已经尽力了,他的指挥没问题,但是为了歼灭,就不得不一换一地围住赵军,使得赵军断粮而投降。这要是没有秦国强大的国力支持,白起断然是做不到歼灭的,最多是打退敌军。

白起与秦国是天作之合,白起和秦国一起推进了历史的走向。白起的军事才能很厉害,只是有了秦国作为后盾,威力则更大。


未济


白起的能力根本不用怀疑,战国时代第一战神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他的官位是踩着敌人的尸体往上走的,从步卒一直到秦国的大元帅,37年未尝败绩。

白起成名之战“伊阙之战” 。此战白起以己方兵力只有对方一半的情况下,一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 “鄢郢之战”白起恐己方士兵逃跑,战前把所有桥梁拆毁,船只炸毁,想逃?没门,只能勇往直前,赢了就班师回朝,“背水一战”至秦兵异常勇猛,一路杀到鄢郢,重创楚军,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 “华阳之战” 斩首魏赵联军15万。“陉城之战” 斩首韩军5万人。“长平之战” 围困赵军,斩首坑杀45万人。 白起外号“人屠”,只要攻下城池,一律不留活口,不论男女老少,百姓军民。 这就是“战国战神”。

但是,长平之战,若白起与赵括易位,白起率赵军与赵括率领的秦军决战,失败的将是白起。因为长平之战,非赵括无能,而是因为赵国国力不如秦国,而其它五国又拒不增援,赵国战败已成必然,非战之罪也!

白起是一名优秀的统帅,再加上秦国的国力远超他国,故而成全了白起战神之名。



当代曹植


历史隐约山河图,请君与我倾耳听。

如果不考虑秦强大国力,白起的战力和军事会如何?

个人观点是,白起在漫长的军事生涯里已经有一套自己军事观和打法,不论生在哪个混乱年代,白起都是了不起的军事家。秦国在白起与六国用兵之前,已经有了完备的军事体系和精良的士兵与军备。如果生在其他年代,他会多想想办法怎么组织一支军队和拥有足够的后勤补给。

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杀降卒四十多万。而此时长平离邯郸近在咫尺。

前257年,秦军想围攻邯郸,秦王派人去请白起时,他说已经过了最佳时机。从事后秦军的战绩看,白起对战争的形势判断相当准确。

而白起参与的几次重大战役

前293年,伊阙之战

前279年,鄢郢之战

前260年,长平之战

这几次战役,白起歼灭各国有生力量。这些地方都是战略要地之争。白起为秦国一统天下赢得了强大的地缘优势。


卯三国


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昭襄王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与王翦、李牧、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其军事生涯中主要的辉煌战例包括:

1.攻陷楚国都城郢并烧尽楚国王陵;

2.伊阙杀三晋联军24 万;

3.秦赵“长平之战”,摧毁赵国主力五十余万,其中在战场上击杀38万余,逼降赵括领军的赵军后阬杀20余万。因此被山东六国和后人称为“人屠”。

但是,从当时秦军领军将领的角度,这二十万人是必须要杀掉的。二十余万轻壮带回秦国腹地是不可想象的,赵军也都是热血男儿,不可能不生事端。放走的话这仗就相当于白打了。因为昭襄王和范雎的权谋考量,白起不得不背负这杀降的恶名。这是他为秦国做出的最大牺牲。

白起出身郿县白氏,时代军旅,是从伍长什长左更凭战功一级级升上去的,他的作战风格与统一战争时期的王翦孑然不同,王翦稳扎稳打,总是集中优势兵力并依靠强盛国力,与面临灭国大战的六国大军先长期对峙,后趁敌军军心浮动,将领调换或军队调动时发动攻击。 白起领军时期处于昭襄王统治时代,六国实力并没有完全衰朽,这时白起要面对的敌人比统一战争时期更强,所以白起采用更多的是奇袭战:不以占地多少为胜,而以杀伤人数,消灭六国有生力量为主。 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曾在《百家讲坛》-《秦始皇》里讲到:秦国大战六国共杀死六国一百余万人,白起一个人就杀了九十多万。作为当时形势下的秦国主将,白起不愧“杀神”之名。

太史公的《史记》中,秦国计然派名士纲成君蔡泽言道:“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强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后,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於杜邮。

白起最后死于抗命,死于昭襄王的怀疑,功高震主因而无得善终。但这不影响他的“战神”之名。






安德鲁1821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

天时: 群雄争霸,要是和平年代上哪扬名立万,白起和平年代妥妥的社会不安分子

地利: 秦变法,国力昌盛,大力任用秦国以外的人才。又有天府之国的大粮仓,又有函谷关的天险。没有国力,没有兵你还怎么打

人和: 白起的军事才能和战力肯定是奥利给的,不考虑别的,他也是最厉害的。要不怎么能叫人屠。但是要不是秦的军功奖励制白起也是起不来的,你看春秋战国时,哪个国家的大将军不是来自于宗族。和名师之后,在看看白起白手起家,后来认识了芈月的弟弟魏冉。跟着魏冉后面打下手,靠着魏冉的大树才由一个小兵慢慢成长的。


小地方的闲人


白起的威名是打出来的,虽然有秦国国力军力本身的加成,但是并不能改变他本身是一名优秀将领的事实。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实施了军功爵制。贵族世袭的局面被打破,想要晋升就必须要有实打实的军功。而白起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统帅位置的。在将星如云的秦国脱颖而出,这份履历就证明了他能力的优秀。

其次白起开创了歼灭战的先例。在作战时不仅会击败对手,还会尽可能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一生征战,百万人屠。可能有人会说白起的打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够聪明。但是战争史告诉我们,在整体素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是没那么多巧仗可打的,绝大多数都是硬碰硬的较量。而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种歼灭战恰恰是最符合秦国统一天下大业的。如果没有白起,六国没有被打残,那么嬴政在位期间未必能统一天下。

再者白起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什么时候不能打。并不是无脑的猛将。长平之战原本大胜,坑杀赵军40万,赵国国都兵力空虚,举国震惊。这时候白起力主趁机灭赵。但是秦昭襄王听信了范咀的话让白起撤军,接受赵国割地议和。结果秦军一撤,赵国就反悔了,原本割让的城池也不给了。秦昭襄王怒了,让白起再去打赵国。白起说,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后,已经度过了最初震惊,力量空虚的时期。现在重新启用了廉颇,征发了新军,整个国家上下一心。强行攻打,其余五国一旦救援,必败无疑。托病拒绝领兵出战。秦昭襄王心有不平还是决定攻打赵国,最后在邯郸城外惨败而归。由此可见白起对于战争形势的预判是相当准确的。


虎说拔刀莫回头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头就说了,打仗不是简单的事情!

国力再强如果没有好的将领,被击垮也是一两场战役的事情!

魏国 战国初期国力最盛,主要是因为魏国国君推行李悝变法致使国家富强,但是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还因为采用吴起变法,大战72,全胜64,战平8,魏武卒名震天下!魏国一时间风头无二,相邻的秦国被打的几乎成为游牧名族。

然后好景不长,魏国用庞涓为将带兵攻赵,却被孙膑围魏救赵并在桂林设伏,庞涓只身逃回魏国,再后来又经过马陵之战,魏国再次战败,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战胜国的齐国成为强国争霸中原。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绝非是依靠秦国的国力,更多的是凭借自己优秀的战争指挥能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步步击垮敌国,使秦国越来越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