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词牌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 魏晋时古辞亡失。 晋太康末, 京 洛 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

古《横吹曲》名。传说 汉代张骞从 西域 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 魏 晋 时古辞亡失。 晋太康末, 京 洛 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 南朝 梁 、 陈 和 唐 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参阅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

唐代: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折杨柳

唐代:张九龄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歌辞五首

南北朝:佚名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折杨柳

唐代:鱼玄机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折杨柳

唐代:崔涂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

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

折杨柳

唐代: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折杨柳

唐代:孟郊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

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

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

花惊燕地云,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折杨柳歌辞二首

南北朝:佚名

其一

遥看孟津河,

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

不解汉儿歌。

其二

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

然后别雄雌。

折杨柳十首

唐代: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阴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暖好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

唐代:张祜

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

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

折杨柳

唐代:韦承庆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折杨柳七首(第一、二、四首一作王贞白诗)

唐代:段成式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

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

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

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

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唐代:李端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折杨柳

唐代:卢照邻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折杨柳

唐代:乔知之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折杨柳

唐代:郑愔

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

折杨柳·小叶柳

明代:止庵法师

小叶柳,大叶杨,今年折尽明年长。明年今日在何乡,春风吹断铁心肠。叶叶比君眉,条条比君发。朝如青丝暮如雪,能使离人几回别。

折杨柳·昔攀垂柳唱《阳关》

明代:唐汝询

昔攀垂柳唱《阳关》,柳复垂丝君未还。惟有杨花易飘荡,随风吹得到阴山。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

唐代:宋之问

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傍人那得知。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

明代:杨慎

白雪新年尽,东风昨夜惊。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如何于里别,只赠一枝行。

折杨柳枝二首

唐代:张祜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青丝。

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

折杨柳

唐代:刘宪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

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折杨柳行

魏晋:曹丕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倐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于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折杨柳行

魏晋:曹丕

端居若无悰。驾游博望山。

折杨柳词四首

唐代:齐己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重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殿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折杨柳

南北朝:徐陵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折杨柳

唐代:徐延寿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

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叶。好风吹长条,婀娜何如妾。

妾见柳园新,高楼四五春。莫吹胡塞曲,愁杀陇头人。

折杨柳三首(一作段成式诗)

唐代:王贞白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风里御炉香。

如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折杨柳歌词(二首)

明代:高启

江头横吹悲,北客休南去。闻道武昌门,愁人无别树。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歌辞

南北朝:南北无名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折杨柳

明代:岳岱

垂柳挂江头,朝朝上绮楼。折来无远使,游子在边州。雨送参差泪,花飞历乱愁。蛾眉空怅望,翠叶易逢秋。

折杨柳

明代:刘效祖

杨柳千条拂地垂,春风送客妾心悲。谁家年少轻离别,偏把愁声笛里吹。

折杨柳

唐代:翁绶

紫陌金堤映绮罗,游人处处动离歌。阴移古戍迷芳草,

花带残阳落远波。台上少年吹白雪,楼中思妇敛青蛾。

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

折杨柳

隋代:江总

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羌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折杨柳

宋代:李新

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

折杨柳

唐代:张祜

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

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

折杨柳五首

宋代:曹勋

去日同君过渭桥,桥边新雪未全消。如今窗外杨花满,憔悴无心约细腰。

折杨柳

清代:纳兰性德

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眼凝清露重,眉敛翠烟深。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纵垂千万缕,那系别离心。

折杨柳

明代:薛蕙

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一作宋之问诗)

唐代:沈佺期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踠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傍人那得知。

折杨柳

唐代:崔湜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折杨柳

明代:皇甫汸

不见隋堤柳,长条大道间。丝阴流水去,带影逐春还。妒眉销翠黛,听笛损朱颜。日暮行人尽,思君可重攀。

折杨柳

明代:顾闻

芳草接金堤,垂杨绿更齐。夕絮离天远,春丝别雾迷。曲中青镜改,愁畔紫骝嘶。红楼叹少妇,肠断玉关西。

折杨柳

宋代:文同

垂杨百尺临池水,风定烟浓盘不起。欲折长条寄远行,想到君边已憔悴。

折杨柳七首

唐代:段成式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偏惹御炉香。而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玉楼烟薄不胜芳,金屋寒轻翠带长。公子骅骝往何处,绿阴堪系紫游缰。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君王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微黄才绽未成阴,绣户珠帘相映深。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只向江南并塞北,酒旗相伴惹行人。陌上河边千万枝,怕寒愁雨尽低垂。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

折杨柳词

明代:王绂

每为多情记别离,道傍披拂乱如丝。东风也学时人态,偏向柔条恣意吹。

折杨柳

明代:王逢年

边楼夜笛吹霜月,玉门杨柳边人折。长条短条系相思,故园东风莺啭枝。鸳鸯机上肠应断,绿满天涯人未归。

折杨柳

明代:陈言

袅袅城边柳,相思几度攀。不颦复不语,长望独长叹。露叶凝愁黛,垂条拂髻鬟。落花相与恨,不断若连环。

折杨柳行

南北朝:谢灵运

骚屑出穴风。挥霍见日雪。飕飕无久摇。皎皎几时洁。未觉泮春冰。已复谢秋节。空对尺素迁。独视寸阴灭。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歌

清代:许虬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折杨柳歌辞

宋代:无名氏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1]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折杨柳

宋代:杨氏

昔去临过路,柔黄缀树生。今来归故里,暗绿与楼平。花起轻飘絮,条声巧啭莺。因看攀折处,记取别时情。

折杨柳

唐代:欧阳瑾

垂柳拂妆台,葳蕤叶半开。年华枝上见,边思曲中来。

嫩色宜新雨,轻花伴落梅。朝朝倦攀折,征戍几时回。

折杨柳五首

宋代:曹勋

折杨柳,上隋堤,攀条同忆送君时。君王近发关中卒,更戍归来尚未迟。

折杨柳

明代:魏时敏

嫩叶柔条拂短檐,莺啼燕语晓风恬。伤春无计留春住,怕见飞花不卷帘。

折杨柳歌词(二首)

明代:高启

高枝拂翠幰,低枝垂绮筵。春风千万树,此树妾门前。

折杨柳五首

宋代:曹勋

折杨柳,灞桥西,去日同君上柳堤。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

折杨柳

唐代: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折杨柳

明代:朱成泳

灵州城下柳,多被官军窃。犹余拂地条,更苦行人折。无复眼窥春,不见花飞雪。今君赴玉关,将何赠离别。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

明代:晏铎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

折杨柳

明代:林世璧

榆塞年年别,兰闺空复春。东风不相识,杨柳满河滨。弄色黄金嫩,飘花白雪新。折来双泪落,遥寄玉关人。

折杨柳枝词戏赠朱文昭

明代:黄哲

绿阴驰道绕隋宫,拂雨撩烟送晚风。万树千条都折尽,不堪回首画桥东。

折杨柳五首

宋代:曹勋

君去霏霏雪满衣,思君杨柳正依依。新来又得征人信,君去交河尚未归。

折杨柳三首一作段成式诗

唐代:王贞白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风里御炉香。如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折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

宋代:王铚

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苹。长亭短亭锁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折杨柳》诗词67篇大全集 辞多言兵事劳苦 后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