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注意力?

小風箏333


現在一般認為注意力就是一段時間內注意指向、集中於當下事件的能力。這種說法是非常概念化的。

實際上,注意力是一種在認知能力、自我控制意識下有效地調動個體的自我調節功能,將注意集中於當下事件的能力。

比如幼兒和小學生,自我控制處於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階段。幼兒覺得不喜歡注意就難以集中了,學齡兒童因為具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自律性因此枯燥的內容:作業,乏味的知識:學科,拘束的場景:課堂。都可以始終集中注意。

另外,我們的任務內容各有不同。有的需要速度,有的需要仔細,有的需要較高協調。我們就需要不斷調節自己的緊張度,覺醒度。

往往注意走神的前兆就是警醒度下降,狀態不濟。因此注意力不集中也屬於自我調節功能失調。當然導致自我調節功能失調的原因有很多。

另外,我們知道狀態不佳,注意難以維繫,我們也可以通過意識主動尋求刺激來提高。比如藉助外力,傳統的有懸樑刺股,純意識化的想象一下今天覆習完明天考一百分,今幹完活明天賺10萬,想象一下今天不幹完,明天挨批、下崗。是不是也會有動力繼續保持注意集中。這就是認知意識—自我控制意識對注意力的影響。

因此,注意力的定義中,不需要關注集中、指向於什麼,而是關注自我控制意識讓我們優先選擇執行、注意於什麼;自我調節功能是否提高了我們的警醒狀態,調節了感知覺抵抗外界干擾,、調節肌肉狀態使姿勢保持的更久,使身體機能始終跟任務要求匹配






潘sir鑑定


注意力,通常是指選擇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選擇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視其他刺激的傾向。它是人的感覺(視覺、聽覺、味覺等)和知覺(意識、思維等)同時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指向和集中(對其他因素的的排除)。人在注意著什麼的時候,總是在感知著、記憶著、思考著、想象著或體驗著什麼。人在同一時間內不能感知很多對象,只能感知環境中的少數對象。而要獲得對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需要使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指向有關的對象。人在清醒的時候,每一瞬間總是注意著某種事物。通常所謂“沒有注意”,只不過是對當前所應當指向的事物沒有注意,而注意了其他無關的事物。


小風箏333


什麼是注意力

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五大信息通道對客觀事物的關注能力。

注意力劃分:注意包括被動注意(又稱不隨意注意)和主動注意(又稱隨意注意),主要分為視覺主動、被動注意;聽覺主動、被動注意;觸覺主動、被動意識。

注意力與記憶力的關係

  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記憶力是注意力的結果。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就沒有良好的記憶力,良好的記憶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注意力基礎上的。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注意力有以下四種特質,是衡量一個人注意力好壞的標誌:

  1、注意的穩定性

  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事件的能力。如聽課質量:當孩子在聽課時大部分時間處在“開小差”狀態或者偶爾會出現“開小差”狀態。導致孩子知識斷點比較多,直接影響聽課質量。

  2、注意的廣度

  也就是注意的範圍有多大,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楚地覺察或認識的對象的數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鐘內,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相互間聯繫的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繫的數字,3—4個相互間沒有聯繫的幾何圖形。當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廣度。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廣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及不斷地有意識訓練,注意廣度會不斷得到提高。

  3、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於活動當中。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你能夠一邊炒菜,一邊聽新聞。

  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東西都關注。如果要求自己什麼都注意,那最終可能什麼東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標熟悉或不是很複雜時,卻可以同時注意一個或幾個目標,並且不忽略任何一個目標。能否做到這一點,還和注意力能夠持續的時間有關,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逐漸培養有效注意力的能力。

  4、注意的轉移性

  注意的轉移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及時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或者活動。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思維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斷的基本保證。例如,在孩子看完一個有趣的片子後,讓隔壁的姐姐給孩子來講解數學的解題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從片子中轉到解題當中,孩子的注意轉移性就不錯。

  注意力集中和轉移注意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孩子每天都在這兩種狀態下學習或生活,每天要上好多節課,每一節課的內容都有所不同。上語文課的時候全神貫注,上數學課時無法讓注意力從語文課轉移到數學課上,那麼數學課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可見,對學生來說,學會轉移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對提高學習成績同樣有益處。

  

  注意力不集中的形成原因

  

  通常注意力不集中有幾方面原因形成

  1、生理原因——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或與年齡不成比例,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病理原因——兒童存在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這些情況需要得到專科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才能改善。

  3、環境原因——許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孩子的學習環境混亂、嘈雜、干擾過多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4、家長教育方式──家長可從這幾方面自查:

  ①父母教養態度是否一致?

  ②是否太寵愛孩子,使孩子缺少行為規範?

  ③是否為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或書籍?

  ④家庭生活步調是否太快令幼兒不能適應?

  ⑤家裡的活動是否太多,無法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

  ⑥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積累了不愉快的經驗?例如孩子程度跟不上老師家長的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時大人給予強化等。

  ⑦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壓力?是否過多的批評、數落孩子?

  5、心理原因──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關注,或者為了逃避父母給予的過重的負擔,便下意識地通過一些行為來達到目的。

  

  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現

  注意力不集中,即所謂的不專心,是一個在學生中十分普遍的現象,也是最困擾我們家長的重要問題之一。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歸納一下,主要有:

  1、好動,坐不住。

  2、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

  3、粗心,馬虎,差錯多,做事無效率。

  4、拖沓,磨蹭。

  5、一心多用,有始無終,學習、做事質量低,效率不高。

  6、活動過多:在任何場合下都無法安靜,手腳不停或不斷插嘴、干擾大人的活動,平時走路急促,經常無目的亂闖亂跑,不聽勸阻。

7、衝動任性:情緒不穩定,易變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結論,行為不顧忌後果。

  8、自控力差:不遵守規章秩序,不聽老師、家長的指示,做事亂無章法,隨隨便便,一切聽之任之,不能與別人很好合作,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9、人際關係緊張:與同學朋友難以共享物品或依順序等待,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打架,出現暴力傾向,難以與同學形成正常的朋友關係;不聽從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話,通常反覆使家長經歷挫折與憤怒。

10、輕易打斷別人談話,不假思索的響應;或是無法按照社會要求控制自己的行為;容易錯誤理解、輕視或疏忽別人傳遞訊息的真實含義,致使人緣不佳;很容易被眾多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抗誘惑和干擾的能力差,他們往往無法遵守規範和指令,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

  11、嚴重的可能就是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1、學校紀律難約束:因缺乏自我抑制(衝動)能力 ,各種行為問題會逐漸增加,語言和行為有衝動性,部分兒童具有高攻擊性;當受到壓力時,會更無法掌控抑制能力,過動行為更加嚴重;

2、無法同時記住數個指令,思路呈跳躍式,常出現做錯或漏掉等情況;

3、上課時小動作多,如玩鉛筆,玩橡皮,摳這摳那,玩課本撕書等,易導致課堂上違規、違紀等情形,有曠課,逃學的傾向;

4、學習成績差:注意力集中時間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實際的答案,無法形容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課業內容已提高至相當的水平,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逐漸下滑;

5、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對授課內容一知半解。作業拖沓、學習時易走神、發呆、被無關事情吸引,導致學習費時、效率低下;即使考試前書念得很熟,考試時卻會因分神而記不起來或寫錯等,嚴重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

6、辦事時總是丟三落四,如經常忘記學習用品放在哪裡,學習容易半途而廢;

7、自理自立能力差:無法完成有結構性或有目標的活動,如家務、作業等;有時在無特別原因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憤怒的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髒亂現象;

8、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作好整理、整頓的工作;

   9、自信心不足:在過重的學業要求與升學的高壓力下, 注意力不足多動的學生很容易被定位為問題青少年,同時本人也因無法充分地發揮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對學業的興趣;由於自信心不夠強,常常會引起各種問題與行為,最後會感到被孤立; 因長期地環境不適應與經歷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負面影響

  

1、做作業速度過慢: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做同樣數量的作業,要比班上最快的孩子多花一倍的時間;與一般學生比,也要多花將近一半的時間。

2、不願意動腦筋:做一道難題需要很長時間的連續思考,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思考時間不能持續很久,往往會半途而廢。長久下去,他們會失去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3、影響思維敏捷性、速度:由於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學習任務稍微加大,這類孩子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而且學習會很被動,常常落在其他同學的後面。

可見,注意力不集中對孩子影響可謂非常之大,因此父母很有必要對此進行干預。

  

  注意力矯正

  

  我國臺灣、香港等地較早就有這方面的研究與訓練,大陸進行此方面的研究較晚。兒童早期進行注意力訓練,是保證孩子以後學習的關鍵。

  





懂一點點教育


注意力,通常是指選擇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選擇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視其他刺激的傾向。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學習的興趣,注意力慢慢就集中了,我家孩子比較喜歡索尼koov,一款益智編程教育機器人,把編程和玩兒融入一起,可玩性比較好,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兒子成績也比以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