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新加坡是什麼味兒的?

我的腦海裡走馬燈似地閃現出一幅美好的光景——海南雞飯、肉骨茶、炒蘿蔔糕、福建炒麵、叻沙、沙嗲、椰漿飯、羅惹、黑果燜雞、咖喱魚頭、印度煎餅、辣椒螃蟹……

海南雞飯、肉骨茶、肉脞面源起於中國南方; 咖喱魚頭的家鄉在印度; 沙叻、黑果燜雞是馬來人和華人共同創造的娘惹菜的代表。 但在今天,它們的共同身份是新加坡。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黑果燜雞 攝/三個料理人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沙嗲 攝/三個料理人

多元的種族和文化,讓新加坡的味道,既傳統又現代,既豐富又聚焦,既新穎又懷舊,餘味悠長。

在這其中,作為一個粉面湯愛好者,叻沙、肉脞面、肉骨茶的味道,是我的心頭至愛。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咖喱叻沙 攝/三個料理人

▍叻沙

如果能跟我一樣,也是個粉面愛好者,那一定不能錯過叻沙。

跟嶺南地區的腸粉的多樣性很像,在新馬地區,流行著近10種叻沙,每種的原料和做法都有細微的區別。

最常見的,是咖喱叻沙(curry laksa)和亞參叻沙(Asam laksa)。

新加坡最常見的就是咖喱叻沙,其最有特色的是湯頭——加入咖喱和椰漿,咖喱讓湯頭個性鮮明,椰漿則賦予濃稠的口感,搭配豆芽、油豆腐、魚餅、蚶、蝦等。 咖喱叻沙中,最有名的是娘惹叻沙。 所謂峇峇孃惹(馬來語: Baba Nyonya),又稱土生華人(straits Chinese)是指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之間開始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明代、清代移民和當地原住民通婚後生育的混血後裔。

至於叻沙中的粉條,是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 一般上售賣的叻沙所使用的粉條是新鮮製作而不是乾麵。

加東叻沙(Katong laksa),和娘惹叻沙基本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湯裡的瀨粉會被剪得短短的,用勺子就可以舀著吃。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新加坡著名的328加東叻沙 圖片來源: michelinguide

亞參叻沙,酸辣口。 酸味來自羅望子(Asam) 。 羅望子原產於非洲,味酸,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提味品。 除了羅望子,湯底還要加入鮮魚一起燉煮,用蝦膏而非椰漿來調味,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羅望子 圖片來源: fooding.com.tw

▍肉脞面(bak chor mee)

肉脞面,其實就是豬肉末面,起源於潮州,bak chor mee是肉脞面的潮州叫法。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肉脞面 攝/三個料理人

吃法分幹拌和帶湯,幹拌吃起來更帶感一點。 面過水快煮後,加入醋、辣醬、香菇、豬油、豬肉末、豬肝、貢丸、雲吞等配料,每家店的配料都可能不同。

香菇有滷有炒。 另外,在肉脞面的調味中,醋和辣醬是點睛之筆,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方。 醋只酸不行,還得香。 吃的時候,可以多吃幾家,比較一下。 食物,拼的就是細節。

肉脞面的“面”有多種選擇,粿條、面線、米粉等,但我最喜歡的是面薄(Mee Pok)。 面薄就是壓得扁平的雞蛋麵,吃起來硬硬的,勁道,吸附湯汁的同時絕不會泡得綿軟。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肉脞面,老巴剎夜市 攝/三個料理人

2016年,專賣肉脞面的吊橋頭大華豬肉粿條面榮獲米其林一星,讓肉脞面一時風頭無兩。 過去肉脞面是本地人的心頭好,現在越來越來的遊客也開始涉獵。

▍肉骨茶

肉骨就是帶肉的骨頭,用香料或中藥咕咕嚕嚕地燉,直燉到肉骨分離,湯醇色美。 吃的時候,油條泡在湯裡,肉過一遍辣椒醬油蘸水,美滿得很。

在新加坡,一口肉骨茶下肚,你的味覺就被胡椒統治了。 但在馬來西亞,肉骨茶則有一股濃重的藥材味。 這兩者的分別在於,新加坡肉骨茶是潮式肉骨茶,以胡椒、蒜頭為基礎湯底,色澤清淡; 馬來西亞則偏向福建肉骨茶,會加黑醬油調味,色澤深沉。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肉骨茶 攝/三個料理人

肉骨茶裡沒有茶,為什麼會帶個茶字? 大馬作家林金城在《知食份子尋味地圖》中寫到: 1930年代在巴生鐵橋旁有兩家小吃攤,一家是李文地所開,因為賣燉肉骨與蔥油飯,被稱為“肉骨地”。 由於福建話的“地”與“茶”的發音相似,後來就演變成“肉骨茶”,李文地也順應民意,把招牌改成了“德地肉骨茶”。

叻沙、肉脞面、肉骨茶……探尋新加坡之味

▲ 自制肉骨茶 攝/三個料理人

每每追溯飲食歷史和習慣,都被人的流動和融合所創造、改變的食物所震撼。 你吃的不是叻沙、肉脞面、肉骨茶,而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