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北京小吃驢打滾。

天津,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

北方人拿點心當常食,南方人才拿點心當閒食呢。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天津人琳琅滿目的糕點。

天津人耐點心是出了名的,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只你要是會說天津話,那必然吃過天津點心。

愛吃自然就會講究,蘇州人拿點心當閒食,但天津人的點心可是上得了檯面的正主。

老天津城各色點心鋪林立,津八件尤其最受歡迎。天津人逢年過節串個門提個親辦點事,手裡必須都拎著個「點心匣子」才算體面。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津八件是天津人點心界的愛馬仕。實際上就是用棗泥、紅果、玫瑰、 豆沙、椒鹽、葡萄乾等餡料,以皮包餡,

現在的津八件數目也越發多了起來,老百姓也不太能分清,反正一個盒子買來八樣都齊了,再來個槽子糕,拿去送禮倍兒有面!

不僅是上流社會送禮愛拿點心,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也愛吃點心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吃個整塊點心彷彿有些奢侈,但吃貨的力量是無窮的,點心吃不起,吃「點心渣兒」總行吧!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點心渣兒其實就是是各樣點心,像是白皮兒一類的酥皮點心上掉下的渣或皮,拌勻了撒上白糖,再拿勺一擓,

那會各大糕點鋪的點心渣兒可得說是拯救了無數天津人的胃,甚至現在有些天津老人更是心心念唸的就是那股「點心渣兒和白糖」的味!

而天津小孩離不開的除了相聲那就要屬白皮點心了,在沒到飯點的下午,一塊香噴油酥的白皮點心能滿足一切的幻想,再來上那麼一杯正興德的花茶,忒美了!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京糕餅、

天津人對於點心的熱愛早就融進了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別說吃點心解悶,就連天津人最愛的相聲裡,也有著點心的加盟。

說起來也奇怪,性格粗獷的北方人不是普遍都對肉類感興趣嗎,怎麼天津人對於點心這麼痴迷呢?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重陽糕,

「天津」,天子渡津之所。最早的天津人就是永樂帝從南方遷來的,以江蘇安徽兩地居多。

朋友們,基因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啊,你甚至可以說血統決定了天津人對於點心的痴迷。

別說北方沒有好點心,只派天津出戰,都足以撐起半壁江山了。你笨尋思,津門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廣義來說哪個不是點心!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蛤蟆吐蜜家的耳朵眼炸糕。

不止是天津人愛吃點心,北方人都對天津的點心讚不絕口

過去誰要是到天津出差,要是不帶個炸糕棗泥卷的那就等於白來了,就連大名鼎鼎的保定稻香村,當年都在天津學過手藝。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蜜三刀、

就連點心這個名字,都是天津人流傳起來的,北京人管這都叫「餑餑」

天津,就是北方城市的點心之光啊!

天津點心為什麼這麼好吃

天津點心到底有什麼特別,憑什麼就能撐起了北方點心的大半壁江山呢?

無他,就好吃唄!

如今的天津點心具體一點可以分為三大派,宮廷點心,清真點心,西式點心。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鳳梨酥也是天津人愛吃的點心。

清末宣統退位,相當一部分宮廷點心師傅並沒有來到北京民間,反而隨著王朝更替,與那些滿清流亡貴族一起到了天津,天津才是真正傳承了宮廷風味的存在

所以朋友們,都說天津點心好吃,集結了封建王朝幾百年的點心精髓,最優秀的宮廷點心都流落到了天津衛,那玩意不好吃就怪了。

曾經上過舌尖的「棗泥卷」就是宮廷點心的優秀代表。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鮮潤棗泥做餡,輕輕拿起,外皮如雪片般散落

最能代表宮廷味道的點心莫過於「薩其馬」了。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東北滿族名點、薩其馬。

松香甜軟,入口即化的薩琪馬是滿族入關後在北京流行開來的一道滿族餑餑,薩琪瑪為滿語的直接音譯,翻譯成漢字意為「糖纏」

,簡直是東北人口味的最佳解讀。

天津點心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就是清真點心

天津自古就是回民聚集之地,貴教清真的點心更是獨樹一幟,深得北方人歡心。

滿式點心偏重奶油,漢式點心偏重豬油,而清真點心則用的是特別的香油,味道特別誘人。茲一進點心鋪,就會有一股濃郁的芝麻油香撲面而來,不買兩斤「牛舌餅」是決計出不了門的。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用香油做的牛舌餅可以稱得上是清真點心的門戶擔當了,皮酥餡嫩,咬上一口酥的掉渣,素油的香氣充斥整個

單說滿漢清真的點心就足夠能打了,天津的西式糕點更是在國內首屈一指。

和其他具有西式風格的城市一樣,天津人對於西餐的熱愛可以說十分深刻了,有什麼大事習慣去起士林,帶什麼禮物首選起士林西式點心。

在20世紀的點心界,俄式大列巴、吐司麵包、黃油布丁是天津人最引以為傲的存在。中西結合的風格導致天津點心顯得魔幻主義又紮根現實,你敢說你到天津不想吃個拿破崙?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路西仕的拿破崙千層。

拿破崙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千層,起士林的拿破崙外皮酥脆,甜而不膩,鬆軟香滑,換個地你還真吃不到這個味!

其實北方人最愛天津點心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天津點心的定位。

蘇式點心是江南士大夫階層的小吃,吃著解悶的,精緻秀氣、小資產階級的作風哪能得到北方人的認可?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蘇式方糕。

天津點心則是日常生活的存在,傳承了東北滿族的香甜口味,加上清真糕點常用的香油,量大實在十分符合北方傳統的審美,難怪人人都愛!

最後,朋友們,雖說津式點心承襲了北京點心的文化,但可別再一提起北方點心就北京稻香村了,這不僅保定稻香村不樂意,天津點心也會不高興的!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山楂鍋盔

老天津的點心鋪遍地都是,經過無數口碑驗證的天津點心才是真正人民喜聞樂見的東西。

至於北京稻香村,受蘇州稻香村影響就不說了,現在山寨多的已然像是北方點心的叛徒

天津點心指南

點心是人類不能抗拒的存在,所有的壞情緒都可以在那一塊塊白皮點心的碎渣裡消失殆盡。

而在一年到頭的時分,一盒地道的天津點心往往能讓人眉開眼笑。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年貨還是得來點糕點。

老天津必吃點心指南

福字餅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祥禾餑餑鋪。

中國傳統形意點心的代表,將康熙皇帝書寫福字,拓印在糕點上,兆頭好就不說了,味道也絕對是一絕。

棗泥卷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棗泥卷配花茶是天津經典搭配。

慈禧老佛爺的最愛,翻毛飛雪的工藝傳承了幾百年,真可以說是點心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棗花酥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在宮中會有時令的賞花節,每當賞花節都會比較隆重的舉行

宮廷點心裡另一個能打的代表,顏值擔當的存在。

槽子糕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也可以管這個叫雞蛋糕。

天津人也管這玩意叫爐元,用雞蛋、白糖、麵粉入模烤制而成,入口鬆軟。是無數天津小孩最愛的存在。

江米條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 右下角這個就是江米條。

用糯米麵加豆粉蒸出來的點心,撒上糖粉那才叫真無敵呢,少馬爺是江米條的忠實粉絲,屢屢在相聲中提及。

馬蹄酥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天津起士林的最為出名,起士林的麵包,沒人能吃八個。嘿,配上一杯冰美式就真沒誰了。

光說不給指南從來不是24季的風格,到哪裡去吃最好的天津點心。

桂順齋

地址:和平區和平路101號

流傳在天津人民心中的都市傳說,據說二廠的香油味能飄到濱海機場。

論吃點心,蘇州人都要膜拜天津人

當然這個也不太清楚,但是槽子糕是真好吃!一定要來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