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對孩子的教育是每位父母的責任

,也是很重要的過程,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到很好的教育,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有很多影響。

然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不同的教育理念,那麼每個國家都有哪些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夠幫助到家長呢?

美國——以尊重和自由為主

提起美國,很多人就會想到獨立自主,雖然這和美國國風有關係,也和孩子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在美國,很多家長們認為,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很重要,美國家長不會要求孩子一味的服從,而是會平等的跟孩子溝通。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英國——讓孩子勇於面對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點從古至今都沒錯。

而在英國,很多家長認為:教導孩子認識失敗的重要性,要比幫助他成功更有用。

為什麼呢?因為失敗一次,就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下一次就要改正這個錯誤,如果一直失敗,那就不斷嘗試。

第一培養了孩子的忍耐力;

第二則是幫助他端正人生態度。

比如,當孩子吃東西卻怎麼也拿不到的時候,先不要去想著幫孩子拿,而是站在一旁先看著,或者教會孩子運用什麼辦法可以拿到東西,這樣做遠比直接幫他的教育意義更大。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法國——浪漫是教出來的

法國家庭對寶寶們獨立方面的培養也很重視。

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要求他們自己睡覺

在他們不會吃飯時,就要教會孩子如何自己拿餐具,而非父母喂,原因是父母希望孩子知道吃飯的時間應該是一家人的歡樂時光

法國父母在寶寶剛會說話時,就會教他們如何用“請”“謝謝”,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斷教孩子如何運用,如果出現在應該說這兩個詞語的場合,孩子卻拒絕,那作為父母就不能妥協。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加拿大——方式很重要

在加拿大,更多父母注重的是培養孩子的方式。

比如,從小就讓孩子熱愛大自然,加拿大父母經常會帶孩子出門澆花種草修剪樹叢,不僅能幫助孩子認識世界,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除此以外,加拿大的父母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會做好梳理。

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放在國內,可能就是說句“對不起”就好,但是在加拿大,很多父母更重視道歉的方式,他們會教給孩子如何寫道歉信,這樣一來,道歉這項工作在孩子心裡就變得不那麼可怕了。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日本——謙虛使人進步

提到日本的教育方式,要說的很多。

  • 日本的禮儀方面

日本父母從很小就會教導孩子學會如何付出,因為只有付出,才能更珍惜收穫到的一切。

  • 日本父母會教孩子如何學會抵抗壓力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原則:3+2,簡單解釋就是孩子做5件事情,你要表揚3件批評2件,並且說出為什麼做的不好,這樣孩子們就會有下一次我要做的更好的意識。

其實這樣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們如何應對更大的困難

,且培養孩子謙卑的心態。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德國——嚴謹從小做起

德國父母教育孩子和法國相似,講究的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性

德國父母不會幫助孩子做事情,而是動手讓孩子們先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

以及讓他們學會如何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的人生觀。

德國父母還將以身作則這一點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們不會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也不會一直圍著孩子轉,相反他們會樹立一種自我價值觀,從孩子很小的就培養他們的自我肯定意識。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看了各國媽媽的育兒方法,我也有很大的感悟,於是我在網絡上開始找尋一些孩子看的繪本,麗麗在網絡上開始找尋德國孩子看的繪本,發現了兩套好書分享給粉絲,一套是《德國全景腦力開發紙板書》,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知事物,孩子越玩越聰明。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另一套是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這是德國寶寶的情緒早教繪本。提高寶寶的自我管理能力,打造高情商的孩子。這套書主要針對兩到五歲的孩子,塑造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健全的人格。麗麗女兒非常喜歡這兩套書,分享給大家。

看6個國家的早教經驗,原來早教可以如此不同,值得每個父母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