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谢谢,郭警官,和您聊完之后,感觉心理压力一下就没那么大了”!

“以后在戒治中,遇到什么问题,及时和我说,我会帮助你的”。

这是戒毒人员A向白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咨询师民警表达他的真诚谢意时的一幕。每当戒毒人员遇到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危机时,心理咨询师民警都会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戒毒人员缓解心理压力,化解心理问题,解决心理矛盾,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近年来,在开展戒毒工作中,白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高度重视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以改善戒毒人员不良心理为重点,以创新心理矫治方式方法为突破,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帮助戒毒人员戒断“心瘾”,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业务过硬“心精英”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心理咨询师团队

着眼于改善民警队伍知识结构,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增强心理学专业人才储备;从外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变,鼓励民警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获得从业资格;组织心理咨询师民警开展业务学习、业务交流及外出参观,让他们真正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提高技能、在参观中开拓视野。

白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科长乔伟表示,场所现有心理咨询师28人,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2人,三级心理咨询师26人。心理咨询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均在大专以上学历,心理矫治工作经验丰富。

制造治本攻心“新硬核”

投资建设个体咨询室、音乐治疗室、团体辅导室等心理矫治功能室,为心理矫治工作开展提供硬件保障;配备司法版心理测试软件等专业设备,发挥专业软件在心理矫治中的作用,让科技“发声”,让数据“说话”,累计开展专业测试100余次。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在我们的专业指导下,戒毒人员通过问卷测试、填写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lang=EN-US>MMPI)量表、SCL-90项症状清单、抑郁自评量表(lang=EN-US>SB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等方式,对量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发现戒毒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矫治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心理咨询师民警张新颖说。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实现心理矫治“零距离”

“我们通过心理互助小组的形式,把大队的戒毒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中的戒毒人员在大队心理咨询师民警的带领下,开展交流互动,这不仅能够增近戒毒人员之间的了解,更能够让戒毒人员学会倾诉与倾听,让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二大队大队长付文辉表示。

场所成立了心理矫治中心,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心理矫治中心实体化运作;在各大队成立了心理矫治工作站,大队心理咨询师民警对戒毒人员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及个案化心理矫治,让戒毒人员心理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在戒毒人员中成立了心理矫治互助小组,将戒毒大队戒毒人员分成若干心理矫治互助小组,定期组织戒毒人员开展讨论、互动及交流,让戒毒人员敞开心扉、真诚交流。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心理咨询师民警对戒毒人员开展音乐心理矫治

形成交流互动“新模式”

建立“专业机构+场所”合作,实行精准化培训、专业化培训,邀请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市常青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心理矫治业务培训,使戒毒场所心理咨询师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与承担的心理矫治职责任务相适应;借力借智,以课题研究、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化合作,通过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和智慧,增强心理咨询师心理矫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补齐戒毒场所心理矫治方面存在的短板。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心理协会志愿者走进场所开展心理矫治帮教

白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曹宇辉表示,通过与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是场所提高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戒毒工作中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不断提高民警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提升戒毒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让戒毒人员的“心灵之舟”渡过“险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