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黃瓜出現青枯病,發病時有哪些症狀,以及怎麼治?

黃曉紅在山城


黃瓜青枯病有真菌傳播,主要侵染主根和莖部,病初呈水浸狀,後腐爛,病部腐爛處維管束變褐色,呈絲狀,初期中午葉片萎蔫,早皖能恢復,嚴重時枯死。防治,定植前使用青枯寧100一150倍液進行灌根。發病初期用農鏈黴素,新植黴素,及葉枯寧,進行葉片噴施並灌根。連防2一3次,5一7天一次。




徐新民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黃瓜青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種子或病株殘體上越冬,黃瓜條葉甲和黃瓜十二星葉甲攜帶病菌,在覓食的時候,將病菌傳染到黃瓜上。遇到溫度低高溼的情況下,病害容易發生。如持續陰天,雨雪天氣較多,造成棚內溫度較低,加之光照較少,通風換氣不及時,造成棚內溼度加大,相對溫度在85%以上,這種環境下,大棚發病率較多在30%/40%.甚至出現毀棚現象。


黃瓜青枯病發病症狀:

黃瓜青枯病也是保護地嫁接黃瓜普遍出現的一種新病害,一般發病較輕的大棚植株死亡率達到30%左右,嚴重時全棚死亡。嫁接黃瓜上發病較快,自根栽培發病慢,開花結瓜期發病較重。剛發病病株基部莖蔓收縮變細,下面葉子光澤暗淡、萎蔫、到中午較明顯。病情會逐步發展,收縮的莖蔓會往上擴散,葉片朝下漸漸萎蔫,如缺水狀,到3/5天以後就會整株死亡。橫剖查看根部和莖基部(嫁接口附近),維束管呈褐色,橫切面擠壓後會流出乳白色黏液狀物質,用手指蘸液後在慢慢鬆開,蘸液會拉出小半寸長絲。

黃瓜青枯病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方法:建議:在70度的恆溫高熱的條件下,滅菌72小時,選擇適合的品種,如選用津春4號、中農8號、南韓清味三尺黃瓜等。


(2)藥劑防治方法:建議:每畝可用50%多菌靈或五氯硝基笨2/3公斤,和細土混合,均勻施在土裡,進行田裡消毒。發病初期:隨時噴施14%絡氨銅水劑300/4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間隔6/8天防治1次,持續3/4次即可。用60%琥.500乙磷鋁5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灌根,按每株使用150/200毫升。間隔8天灌根1次,持續灌根3/4次即可。


建議:實施輪作方式,和非瓜蔬菜實行1/2年輪作,在生長期和採收以後清除病株,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時少澆勤快澆,以防大水慢灌,多施有機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到開花結果高峰期增施鉀肥,可在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促使植株抗病能力。




東東在農村


青枯發病期,先用天路殺菌王殺菌+硅根結蒂生根灌根,5天再灌一遍就可以了。不到解決了青枯病,也預防和治療了其他土傳病害。

天路殺菌王植物農藥真菌細菌通殺,噴霧灌根均可。

一樣的套路,選藥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

你可以試試。



塊兒大大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青枯病。它有別與細菌性引起的枯萎病。黃瓜細菌性青枯病在嫁接黃瓜上發病快,自根栽培的發病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開花結瓜期發病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莖部受害處變細,兩端呈水漬狀,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權及葉片首先出現萎蔫,中午明顯。病情逐漸發展,收縮莖蔓向上擴展,葉片向上漸次萎蔫,似缺水狀,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莖外表症狀不明顯。剖開莖蔓,用手捏擠,從維管束的橫斷面上溢出白色菌膿,用乾淨火柴棍、小刀刀尖沾上菌膿輕輕拉開,可把菌膿拉成絲狀。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也未見腐爛。

黃瓜青枯病是系統性侵染的維管束病害,病菌由黃瓜甲蟲傳播。黃瓜細菌性枯萎病過去國內未見報道,近年浙江麗水地區、吉林長春已見發病。溫溼度是影響此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低溫高溼的環境,病害易發生。持續陰天,雨雪天氣較多,造成棚內溫度極低,加之光照少,通風換氣不良,棚內溼度過大,相對溼度在85%以上,這種條件下,大棚發病率多在30%一 45%,甚至毀棚。一些保溫性能好的、有加熱設施的大棚發病輕。黃瓜開花結瓜前發病率為11.2%,而開花結瓜期病株率為24.6%,病株死亡率為100%,有的大棚全部枯死,甚者剛好採瓜,不得不拉秧改種,對黃瓜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在自然條件下,自根栽培的黃瓜未見發生此病,而嫁接栽培的黃瓜均有發生。種子帶菌,引起黃瓜發病,病殘體帶菌遺留在

防治方法

1.實施輪作,與非瓜類蔬菜實行 2 年以上輪作。45℃恆溫水浸種15分鐘撈出後移入冷水中冷卻,催芽播種。生長期和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要少澆、勤澆,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在開花結果盛期增施鉀肥,可以在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重點防治黃瓜條葉甲、黃瓜十二星葉甲,防止傳播病菌。

2,發生黃瓜條葉甲、黃瓜十二星葉甲時噴施: 0.3%苦參鹼水劑800- 1000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1000倍液,或0.6%氧苦·內酯水劑 1000倍液,或1%蛇床子素水乳劑 400倍液,或0.3%印棟素乳油600一1000倍液,或0.5%藜蘆鹼醇溶液800- 10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一 600倍液,或10%高滲菸鹼水劑 1000倍液,或15%蓖麻油酸菸鹼乳油800- 1000倍液,或0.65%茼蒿素水劑400- 500倍液,或3.2%菸鹼川棟素水劑 200- 300倍液防治地上、地下害蟲。

3.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 - 60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用1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然後沖洗乾淨,催芽播種。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75%五氯硝基苯可溼性粉劑30- 60 千克/公頃,與細土混合後,均勻施入土壤,大田消毒。發病初期噴14%絡氨銅水劑 300- 4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或78%硝基腐殖酸銅可溼性粉劑 600倍液,每隔7一10天噴1次,連續3-4次。用60%琥·乙膦鋁5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 4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灌根,每隔10天灌根 1次,連續2-3次。





惠子在西北


黃瓜青枯病,棚室嫁接黃瓜發生多,在嫁接黃瓜上發病快,自根栽培的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開花結瓜期發病嚴重。開始發病時株基部莖蔓收縮變細,下部葉片光澤暗淡、萎蔫,中午明顯。病情逐漸發展,收縮莖蔓向上擴展,葉片向上漸次萎蔫,似缺水狀,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低溫高溼的環境,病害易發生。持續陰天,雨雪天氣較多,造成棚內溫度極低,光照少,通風換氣不良,棚內溼度過大,大棚內極易病病。管理粗放、栽植過深、肥水過大,病害發生重,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防治上可以選用適宜的品種,與非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生長期和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要少澆勤澆,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在開花結果盛期增施鉀肥,可以在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病後用噻菌銅或者農用鏈黴素或者噻森銅或者松脂酸銅或者葉枯唑或者氯溴異氰尿酸或者喹啉銅或者乙蒜素等藥灌根防治



懶小夏夏


你好,黃瓜青枯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大棚嫁接的黃瓜發生普遍,對生產危害很大,發病嚴重時全棚植株死亡。黃瓜青枯病在嫁接黃瓜上發病快,自根栽培的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開花結瓜期發病嚴重。開始發病時株基部莖蔓收縮變細,下部葉片光澤暗淡、萎蔫,中午明顯。病情逐漸發展,收縮莖蔓向上擴展,葉片向上漸次萎蔫,似缺水狀,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

發病時的症狀:

該病在黃瓜拔節時開始發病,症狀先表現在植株的上部葉片上。病斑從葉尖、葉緣處沿葉脈開始發病,發病初期現白色小點,後出現不規則的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外緣有紫褐色暈圈。發病後期整個葉片似水燙狀青枯,嚴重的不能正常抽穗結實或全株萎蔫死亡。

發病的特點:

低溫高溼的環境,病害易發生。持續陰天,雨雪天氣較多,造成棚內溫度極低,光照少,通風換氣不良,棚內溼度過大,大棚內極易病病。管理粗放、栽植過深、肥水過大,病害發生重,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

防治黃瓜青枯病方法:

1、實行3年以上輪作。

2、加強管理,密度適當,採用高壟或高畦栽培,不要在低窪地種植黃瓜。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雨後排水要及時,嚴禁大水漫灌。

4、生長期和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要做到量少勤澆,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

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有效防治黃瓜出現青枯病。





斗門阿強


黃瓜青枯病又稱細菌性枯萎病,是一種由細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這種病害對生產危害很大,發病嚴重時全棚植株死亡。

黃瓜青枯病預防措施:

1.選擇對細菌性枯萎病抗性強的黃瓜品種,例如:中農5號、碧春、滿園綠等

2.在播種前,種子放在70℃的恆溫乾熱條件下,滅菌72小時。或者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然後沖洗乾淨,催芽播種。

3.培育壯苗,增強作物抗病耐病能力。種植前可以進行土壤消毒或者高溫悶棚消滅土壤中的病菌,減少侵染源。

4.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減輕病害發生。

5.減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機肥,千萬不要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

6.生長期和收穫後清除病葉,及時深埋。雨天及時排水,澆水要少澆勤澆,防止大水漫灌。

7.在開花結果盛期增施磷鉀肥,可以隨水衝施鑫科植保高鉀衝施肥,為土壤和植株補充中微量元素,保根護根,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晴朗說


我家之前種的黃瓜也是,出現各種病害,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辦了,但是去年經過朋友介紹,用了一個益顆良粒,效果很好,就再也沒有出現病害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