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导语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时代,那时候的人不信奉儒家而信奉老庄,不追逐功名而向往隐逸。无论是生活习惯、审美追求,还是思想文化,都与其他朝代不同。魏晋名士也是潇洒至极,有人喜欢爬树、有人喜欢裸奔、有人喜欢打铁、有人喜欢长啸,留下了无数传奇佳话,但也因此而饱受诟病,招致了许多非议批评。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即使在当时,也有人对游戏人生的社会风气提出质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熟悉的书法家王羲之。一天,王羲之约了谢安同上城楼,一边远眺河山,一边说道:“夏朝的大禹、周朝的文王,他们所做才是正事。我们晋朝人整天就知道聚会聊天、游山玩水,这么下去我们要完了啊。”谢安听后一笑说:“秦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就完了,难道也是聊天聊的吗?老兄,你别犯病了。”

魏晋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喜欢的人极其喜欢,憎恶的极其憎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无论如何,那个时代的种种传奇不应该就此消亡,好在古人还留下了一本记录魏晋名人轶事的《世说新语》。今天我们从《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切入,了解下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审美追求和趣闻轶事,带领大家走向那个独一无二的传奇时代。

一、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饮酒嗑药,与猪同醉。

我们常听到“魏晋名士”一词,但什么的人才算“名士”呢?东晋大臣王恭对此有个说法: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也就是说,名士不需要有什么奇才,只要身心闲暇,能喝酒,熟读《离骚》,就是名士了。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竹林七贤

在这句话里,喝酒用的词是“痛饮酒”,不但要喝,还要喝得酣畅淋漓,大醉一场。

魏晋是个好酒成风的年代,嗜酒者繁多,嵇康、阮籍、刘伶、阮咸等等不胜枚举。西晋文学家张翰有句话叫“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东晋吏部郎毕卓也曾说过“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从这些话里,足以看出时人对酒的狂热。

孔群也是酒的资深爱好者,有人对他说:“你这么爱喝酒,没看到那盖酒坛子的布慢慢就会烂掉吗?”孔群答道:“我只知道用酒腌过的肉放的时间更长。”

不仅名士整日醉于酒中,小人物也痴迷于酒。苏峻之乱时,庾冰逃亡,有一个小卒驾船载着庾冰出了钱塘口。因为有他的帮助,庾冰才安然无恙。后来战乱平息,庾冰想要报恩,问小卒有没有什么愿望。小卒说:“也没有其他要求,只要后半辈子天天有酒喝就可以了。”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阮咸

当时,不仅人爱喝酒,连动物也有爱喝酒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与族人一起饮宴,围坐在酒瓮旁用大瓢来狂饮。有一群猪看到这一幕,也凑上去喝酒瓮中的酒。阮咸等人也不驱赶它们,就这么和群猪一起喝了,真称得上是豁达至极。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也是一个酒鬼。他常常带一壶酒,乘坐鹿车,让人带着锄头跟在身后,说:“死便埋我。”刘伶的妻子对他很不满,将刘伶的酒器都毁了,哭着劝他戒酒。刘伶说:“好,但我只有对着神像发誓才能奏效,你去准备酒肉祭品吧。”妻子喜出望外,将酒肉供在神像前,等待刘伶发誓,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说完之后,又是一顿狂饮,醉倒在地。刘伶平日沉默寡言,喝醉之后却放浪形骸,脱了衣服在屋子里裸奔。有人看到了这一幕,对他加以讽刺,他不以为意,回答道: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怎么跑到我裤衩里来了?

除了酒之外,五石散也是当时的流行品,在名士们之间广泛流传。五石散是一种药物,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石硫磺五种矿石炼制而成。最早发明五石散的是医药大师张仲景,因为五石散在食用过后,浑身发热,所以张仲景用它来治疗伤寒。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何晏

第一个给五石散开发独特作用的人叫做何晏,是河南南阳人,曹操的养子。他外表非常俊秀,肤色白皙,以至于魏明帝怀疑他偷偷涂了粉。为了解开疑惑,魏明帝特意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请何晏吃热汤饼。何晏吃得汗如雨下,用袖子来擦脸,面色反而更是洁白如玉。

何晏在私人生活上非常放荡,他沉迷女色,靠吃五石散来增强性能力,却偶然发现吃完后神清气爽。也就是说,五石散居然具有春药和毒品的双重功效。何晏可能对已有的五石散进行了改造,吃过之后不仅全身发热,还能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服用者需要不时行走来散热,即“行散”——这是“散步”一词的源头。除此之外,服药者还爱穿单衣,饮热酒,故而在当时有一种好裸体、好肥袍、好饮酒的风潮。随着五石散的传播,这种风潮也传越广,无意中造就了一个时代的风气。

这种风气与当时动荡的局势也脱不开关系。王朝沉浮,个人的命运在其中显得微不足道。人们的愁闷无法排解,只有借酒和药来消减。即使知道药品伤身,但仍旧选择服用。宁肯留住这一刻的快乐,不去想后世的清明。

二、竹林七贤人物探秘——阮籍、嵇康、山涛三人的豁达人生。

竹林七贤中的核心人物叫做阮籍,是河南陈留人。他有四个爱好:喝酒、写诗、长啸、驾车狂奔。作为魏晋名士中的翘楚,不好酒是不可能的,但阮籍好酒的原因与他人不同。别人是因为喜欢喝酒,他是为了借酒消愁。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阮籍

东晋的王忱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所谓胸中垒块,就是对时政的怨气和对身不由己的叹息。

魏晋易代的时期,司马家推行高压统治,不少名士因为不与司马家合作而死去,嵇康就是一个例子。对于司马家,阮籍的态度则是不敌对,但也不参与政事。正是因为这样,即使他的行为放浪不羁,司马昭也可以容忍他,但阮籍的内心却非常愁苦,可以从他的诗句中窥见一二: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他常常喝酒之后,在荒野上驾车狂奔。东晋孙盛在《魏氏春秋》中的记载:“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驾车出门,因为前面没有路了,忍不住痛哭,想必是想到了自己的前程吧。无望如此,谁能理解?

据记载,阮籍隔壁的美妇人开着一家酒肆,阮籍常去喝酒,喝醉了便倒在妇人身旁。妇人的丈夫以为阮籍心存不轨,但观察了很多天后,发现阮籍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喝醉了而已。很多人对此的评论是阮籍坐怀不乱,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在这背后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人对于美的超脱。身躯固然是美,但那与肉欲无关,而是来自于生命本身的美感。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阮籍醉卧

当时,苏门山中有一个隐居的人,被称为苏门真人,阮籍对他很好奇,便特意去拜访。果然在苏门山顶看到一个人抱膝而坐,正是苏门真人。但是,不论阮籍对他说什么,他都面无表情、默不作声。阮籍无奈,只能和他相对而坐,默然对视。

时间慢慢流逝而过,直到暮色降临,阮籍向苏门真人看去,他仍然面无表情,阮籍心中忽然有所悟,长啸了一声。苏门真人便笑了,开口说道:“你可以再啸一次。”阮籍便对着山间长啸了一番,兴尽而去。在下山的途中,阮籍听到山上也有人长啸,声音响彻山谷。阮籍回头看去,正是苏门真人。

苏门真人和阮籍相遇,以啸相通,传为美谈。但在这故事里,还有古怪之处,阮籍为什么会突然长啸一声呢?

其实很简单,当时,两人在群山之巅对坐,林木苍苍,风吹叶动,天人合一。在这样的情境下,有什么话好说呢?有什么话能描绘出这样的感受呢?语言无法表述,那么就长啸一声吧。一声长啸,溶于山林,抵达幽深之境。苏门真人回啸,这一来一回,就是神交了。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嵇康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也是一个奇人,他原籍安徽宿县,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据描述,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山涛对他的评价则是:“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用“玉山将崩”来形容,可谓出尘到了一定境界。

他的性格十分刚直,对司马家一直都是抗拒态度。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想要推荐他做官,他不仅没有丝毫的欣喜和感激,还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对司马家的态度决定了他的结局。他因帮助好友吕安开脱罪名,被牵扯进一桩案件。司马昭想起嵇康一贯的行为,起了杀心,一道斩杀令将他送到了生命的尽头。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赦免。司马昭最终也没有同意。临刑前,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叹道:“当初,袁孝尼想跟我学这首歌,我没有答应他,《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之后,从容赴死。他的生命也随着这首《广陵散》一起消逝了。

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大的是山涛,河南武陟人。他为人宽厚,不露锋芒,与嵇康、阮籍一贯交好。一日,嵇康、阮籍、山涛三人相对畅谈,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山涛的妻子韩氏便让人捎来一句话,说已经准备好了酒肉,想留两人过夜。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山涛和嵇康

韩氏不是临时提议,她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因为山涛自从和嵇康、阮籍相识之后,和他们分外热络,三天两头就要聚一聚,以至于冷落了自己。三个男人整天凑在一起做什么呢?于是她便去问山涛。山涛说:“在我心里,嵇康和阮籍是我真正的朋友。”

韩氏说:“在古时候,负羁之妻曾经悄悄观察过狐偃和赵衰,我也想悄悄看看嵇康和阮籍二人,可以吗?”

山涛大笑说:“有何不可?”

于是,这天晚上,趁着天色已晚,两人留宿此地,韩氏透过墙上的小洞偷偷看嵇康和阮籍。只见嵇康身材颀长,风度非凡。阮籍松颜鹤相,气质出尘。两人与山涛通宵畅谈,韩氏就在那里痴痴地看到了天亮。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第二日,在送走了两人后,山涛问:“看够了吗?这两个人怎么样?”

韩氏说:“好像还没看够。”

山涛问:“你觉得我和他们二人比如何?”

韩氏说:“论容止与才华,你比不上他们。他们和你交好应该是因为你的见识和雅量。”

山涛为人的确雅量。他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反而收到嵇康一怒之下写就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但他却并不因此和嵇康置气,嵇康死后,是他将嵇康的儿子抚养长大。

嵇康也知道这一点,他在临刑前对儿子说:“不要怕,有山涛伯伯在,你就不会是孤儿。”

竹林精神是魏晋风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段不羁时光。虽然随着嵇康在洛阳被杀,这个名士团体就此瓦解,但他们豁达隐逸、洒脱不羁的精神追求却在这块土地上默默地扎下了根。

三、魏晋风流背后的悲剧内核——从白痴皇帝开始的一场持续三百年的黑暗乱世。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晋朝从此开始。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智力有些问题,他身上发生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司马炎

在一个饥荒的年份,许多百姓没有米吃,都饿死了。司马衷听了之后很是疑惑,问道:既然没有米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呢。这样一个人,自然是不适合继承帝位的。大臣们焦虑不已,纷纷上谏,希望让齐王司马攸来继位。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弟弟。儿子和弟弟之间,司马炎自然把儿子摆在前头,对一众大臣的意见视而不见。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终究还是登上了皇帝宝座,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的分裂和动荡时代自此开始。

皇上的智力有问题,辅政的太傅杨骏又斗不过皇后贾南风,便形成了贾后专权的局面。有军权的诸王看到这种局面也不甘寂寞,纷纷想要夺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因此元气大伤,胡族趁此时机举兵进攻中原,正是所谓的“五胡乱华”。民族、社会、政治各种矛盾一同爆发,中国北部完全陷入了混战之中,这一时期持续了三百年,被称为中国的中世纪。我们往往只看到了魏晋名士的潇洒肆意、乐观旷达,却忽视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内核。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司马衷

司马衷作为一代国君,虽然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他,但他毕竟有着导火索的作用。正是他登上了帝位,才导致了后续事件的快速发酵。

关于司马衷,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嵇康死之后,他的儿子嵇绍被山涛抚养长大,后来被举荐为官。他继承了父亲的基因,身材伟岸,俊朗潇洒,有人对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嵇绍仪表非凡,在人群中仿佛鹤立鸡群。”一个流传千年的成语就此诞生。但对此,王戎的回复是:“那你是没见过他爹啊!”

嵇绍性子也像极了嵇康,为人刚直。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了皇帝司马衷,进攻成都王司马颖,嵇绍也跟随皇帝出征。有人问嵇绍:“这次出征,吉凶未卜,你有好马吗?” 他说:“我身为侍中,应该在皇帝身边保护,置生死于度外,还要什么好马!”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嵇绍保护司马衷

果然,司马越大败。皇帝身中三箭,身边的侍从都跑光了,只剩下嵇绍一个人在身边保护他。敌方的士兵们冲上来砍杀他,皇帝怒喊:“不要杀我的大臣啊!”士兵们置若罔闻。

随后,司马衷被劫持到了邺城,侍从要给他洗龙袍上的血污。司马衷说:“这上面是嵇侍中的血,你们不要洗。”这话听来让人倍觉唏嘘,当年,嵇康誓死不愿和司马家合作,而他的儿子却为了司马家而死。个中曲折,像是历史开的一场玩笑。但更让人觉得,在如此乱世,嵇绍的忠心是那么的可贵。

四、总结

首先说了:魏晋是个好酒成风的年代,名士们嗜酒如狂。西晋文学家张翰有句话叫“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东晋吏部郎毕卓也曾说过“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从这些话中,足以看出名士对酒的狂热。除了酒之外,五石散也是当时的流行品。五石散是一种药物,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石硫磺五种矿石炼制而成,吃过之后不仅全身发热,还能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服用者需要不时行走来散热,即“行散”。除此之外,服用者还要穿单衣,饮热酒,故而在当时有一种好裸体、好肥袍、好饮酒的风潮。随着五石散的传播,这种风潮也越传越广,无意中造就了一个时代的风气。

浅谈魏晋时期独特的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以及魏晋名士的不羁生活

其次说了:竹林七贤中的核心人物叫做阮籍。他有四个爱好:喝酒、写诗、长啸、驾车狂奔。他虽然活的洒脱自在,但内心却极为愁苦。东晋的王忱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所谓胸中垒块,就是对时政的怨气和对身不由己的叹息。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也是一个奇人,他性格十分刚直,对司马家一直都是抗拒态度,由此引来了杀身之祸。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赦免。临行前,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曲毕,从容赴死。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大的是山涛。他为人宽厚,不露锋芒,与嵇康、阮籍一贯交好。他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反而收到嵇康一怒之下写就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但他未曾因此生气,嵇康死后,是他将嵇康的儿子抚养长大。

最后说了: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晋朝从此开始。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智力有些问题,他继位后,形成了贾后专权的局面。有军权的诸王也不甘寂寞,纷纷想要夺权,历史上称为“八王之乱”。内忧外患,晋朝因此元气大伤,胡族趁此时机举兵进攻中原,正是所谓的“五胡乱华”。民族、社会、政治各种矛盾一同爆发,中国北部完全陷入了混战之中,这一时段持续了三百年,被称为中国的中世纪。我们往往只看到了魏晋名士的潇洒肆意、乐观旷达,却忽视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内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