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特色美食“籺”系列之高州田艾籺

做籺吃籺是茂名人過冬至,過春節必不可少的習俗。之前,小悅已經給大家介紹過茂名的簸箕炊和高州薯包籺,今天給大家介紹高州的田艾籺。


茂名特色美食“籺”系列之高州田艾籺


– 田艾葉 –


做田艾籺,要用到南方的田艾葉。田艾又叫白頭翁,是冬天收割完後田野裡生長出來的一種野草,經常摘取來製作餅等糕點食用,以達到避邪氣、驅寒毒的功效。據《食物本草》裡介紹,田艾還具有祛溼,暖胃,清腸等功效。

茂名特色美食“籺”系列之高州田艾籺


– 做艾籺 –


首先將艾蓉(田艾上的棉狀物)和紅糖炒成固體狀,然後和糯米粉一起加水和成糯米糰,用來做田艾籺的外皮。


木瓜絲用糖水醃製後做餡,將木瓜絲加上炒香的花生仁、芝麻仁等包到糯米皮中,再用模具摁一下,墊上修剪過的菠蘿蜜的葉子就可以上鍋蒸了。蒸熟後取出再在籺中間點上一紅點以示吉利。因艾可去塵排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人們非常喜歡吃。


當然也有人喜歡吃鹹的田艾籺,鹹餡料一般用綠豆、花生、瘦肉粒、蝦米、芝麻炒熟、炒香而成,也別有風味。


茂名特色美食“籺”系列之高州田艾籺


– 正窮節做艾籺的傳說 –


在高州,有正窮節做艾籺的習俗,這個習俗和一個有趣的傳說有關。


農曆正月最後一天又稱為“正窮節”,即正月結束的意思。在高州“正窮節”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即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因而也就有民謠唱道:“正月窮,踏艾茸”,意即做艾籺。這天,鄉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


話說從前,到了“正窮”這天,人們紛紛把自家的門戶關得嚴嚴實實的。因為當時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坦胸赤膊、汙垢滿臉,發如亂麻,眼睛發紫、深如葛色的怪物,人們叫他作“窮鬼”。他這天逢門必進,不是討錢,就是討吃,他是個貪得無厭之徒,每次討走東西的數量相當驚人,若稍不遂其意或得罪了他,他便在你的家門前鬧個不休,甚至死死將你纏住,使你不得安寧。用此方法,害你來年五行低落;有良田者,終年沒收成;做生意者財路倒閉,老本蝕盡。對於窮得揭不開鍋的人,也要搞得你妻離子散、別鄉離井。無怪當時有句這樣的俗語:“窮鬼”入屋,不是乞錢便是乞谷。總之“窮鬼”是個眾人憎惡的壞傢伙,他來無影去無蹤,有人說他是天上“災星”下凡,不敢惹他,於是一籌莫展。


後來村民從龍山寨請來一位道士試圖征服“窮鬼”。但來者其實是在寨裡專為道士做飯的廚師,至於法術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捉鬼之技,更談不上。這個所謂的道士自知武藝還未到家,何況這怪物是個不好對付的厲害傢伙,但如不征服此怪,又覺對不起鄉親。一天夜裡,他冥思苦想中,不知不覺伏案睡著了。夢中他忽然悟起師傅曾教過他用“艾草”驅除瘟疫魔怪的方法。第二天清早,道士便帶領人們到田裡採摘“艾草”,採回艾草後,將其枝杆曬乾作焚料,葉、芽洗乾淨後切碎磨成糊,然後倒入米粉中拌勻放至鍋裡煮透,撈起涼一會,就分別做成一團團,再放至蒸器裡蒸熟,這就成了最初的“艾籺”。


到“正窮”前後,道士將艾草乾枝堆放門前焚燒,同時將艾擺在門前,等“窮鬼”拿去吃飽後,就不再來搗亂了。這方法一下子傳遍百里千鄉、各家各戶都照著做,果然靈驗,這習俗便一代代流傳下來,每年到了正月底,家家戶戶做艾籺,用此方法征服“窮鬼”。


茂名特色美食“籺”系列之高州田艾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