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有棵1500岁的银杏“树王”!听,那年轮里的光阴故事

时代的风云变幻,岁月的吉光片羽,老树无言,见证光阴里的故事。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为城市留下的文化遗产、见证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被誉为“活的文物”。


邳州有棵1500岁的银杏“树王”!听,那年轮里的光阴故事


//

千年古树隐身山间古刹

//


徐州历史上水灾、战争频仍,现存古树多在地势较高和偏僻之处。在云龙山的兴化寺和大士岩寺,保存有7棵300年左右的古树、一棵900年的古树。山上的寺院地势高,又僻静,常年有僧尼守护,故生长在这里的树木多年代长久。


大士岩寺观音殿后有一棵侧柏,树干笔直,古木参天,树腰挂有“江苏省城市古树名木”的标牌,有树种、等级、树龄、编号等内容,挂牌单位和时间为“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10月”。这棵935年树龄的一级古树是山上最老的古树。


邳州有棵1500岁的银杏“树王”!听,那年轮里的光阴故事


//

戏马秋风映照百年银杏

//


据徐州苏轼研究会研究员谭敦容介绍,北宋徐州知州苏轼任职徐州期间,在戏马台种过松树,这事从他的诗作《种松得徕字》中可以证实。谭敦容分析,苏轼在戏马台一共种了10棵松,怀古堂4棵,石经院6棵,由于时间久远,台头寺早已损毁,苏轼种的10棵树也无缘见到,但苏轼重视生态保护的思想、亲自种树的精神被永远地记录下来。


邳州有棵1500岁的银杏“树王”!听,那年轮里的光阴故事


户部山郑家是清初避战乱时迁居徐州的,初居南关下街,以做小买卖为生。徐州文史学者李世明说,清同治年间郑家在户部山东买了一座旧院进行改造,后又购买了院北的古庙,扩建为北院,形成南北两个并列的二进四合院。据郑家后人回忆,院中古银杏树下,是孩子们聚乐嬉戏、夏日乘凉的好去处。


//

乡间树王寄托代代乡情

//


邳州四户镇白马寺的银杏树有1500年的高龄,是徐州市志中记载的“树王”级的古树。据《邳州览胜》记载,白马寺始建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寺成后植银杏树一株以作纪念。传说这个寺原称大佛殿,因唐朝薛仁贵东征时在此银杏树上拴过白马,后人遂改称白马寺。


在铜山区的楚王山西坡有一棵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唐槐”的古树,记者于2017年探访到此时正值夏季,但见此树根若盘龙,主干沧桑,分枝茂密,一块“楚王山西坡唐槐”倒卧树下,被访古同道者合力扶起。


邳州有棵1500岁的银杏“树王”!听,那年轮里的光阴故事


树是地球之肺,是自然界的老寿星,人类生存离不开树的养育。古树名木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树木不但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每个市民也需要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徐报融媒记者:张瑾/文 孙井贤/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